第118章:划分边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武圣! 全球高武,我修仙成圣 官场政道 特工穿越有空间,神医王妃轰古代 霸道独宠 口袋修仙:我一掌便可轰碎修仙界 大明:穿成汉王,朱瞻基却重生了 帝王战争:开局无限逆贼模版 开锁、杀猪、吹唢呐,你管这叫小鲜肉? 替嫁夜我被残疾老公虐哭了

耿精忠又一次立的大功。 但这次回来后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得到洪兴皇帝热烈的拥抱。 洪兴只是象征性的表扬了耿精忠几句,就没有了下文。 因为洪兴知道,这时候要是再嘉奖耿精忠,只怕这小子要上天。 他这一战虽然大胜而归,可造成的影响也很恶劣。 这意味着原本两个相安无事的邻居要开始兵戎相见了。 大明现在刚刚走上正轨,各方面发展不错,百姓的生活也渐渐好转起来。 要是再起战事,受苦的还是百姓。 洪兴皇帝眉头紧皱,可有一个人却喜笑颜开。 这个人就是火器研发专家,钟洵。 耿精忠回来之后把情况都上报给了洪兴皇帝,洪兴下令好好安顿这批俘虏,另外把那批缴获的枪也交给了钟洵,让他仔细研究一下。 这批新式武器的到来,让钟洵就像好几年没沾腥荤的猫一样兴奋得几天睡不着觉。 有了这批先进的罗刹国武器,大明的火器研发就又能更进一步。 这次耿精忠虽然给他惹了不小的麻烦,但蒙古国的归降,多多少少让他的心里有了一丝慰藉。 洪兴热烈地接见了蒙古国大汗察珲多尔济。 为了表彰老察的深明大义,洪兴直接给老察也封了个可世袭的爵位。 让他回草原大大方方地放牧去。 这回咱们就是一家人,有哥罩着你,谁要是敢欺负你你就报我的名字! 老察兴高采烈地捧着他的封赏下去了。 就这样,蒙古正式成为大明帝国的一个省。 让大明头疼了两百多年的北方之乱彻底解决。 安顿好了老察,洪兴仔细思索了一番,觉得既然事已至此,那就派人去把老察的蒙古接收一下。 顺便和罗刹国确定一下边界问题。 该来的躲不了。 要谈咱们坐下来好好谈,要打,我也不怕你!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洪兴派了五万人马护送老察返回蒙古。 同行的还有那被俘虏的一千多罗刹人。 这些罗刹人来到北京之后,洪兴立即派人挨个询问调查。 看看有没有什么技术人员,特别是懂枪支火炮的人才。 但很可惜,几番查证下来,确定这一堆人几乎都是炮灰。 有点能耐的要不逃回去了,要不都死在了战场上。 这些人住在这里一个多月,什么活都不干,大明还得管吃管住。 洪兴这里又不是慈善机构,这么多人不干活只吃饭肯定是不行的。 留着他们也没什么用,还是送回去吧! 这次去蒙古的这五万人除了护送老察以及俘虏外,还有一个任务。 防卫和建设蒙古。 蒙古现在已经是大明的一个省,虽说那里没什么娱乐活动,但相应的管理工作人员还是要配备好。 大家有的你也得有。 洪兴六年十月(1667年),五万人马加上老察近十万蒙古人正式启程,朝蒙古浩浩荡荡赶去。 这次带队的不是耿精忠,而是做事更加沉稳老练的尚之信。 尚之信自打攻入北京之后一直很低调。 虽然都和耿精忠封了侯爵,但一向很听话,没有耿精忠那么张狂。 洪兴经过慎重考虑之后,决定派他前去管理蒙古。 罗刹国吃了那么大一个亏,洪兴不相信他们心里没一点想法。 若是再派耿精忠去,只怕这小子一言不合就跟人家干起来。 打仗让耿精忠上,但搞管理还是得让成熟稳重的尚之信来。 临行前,洪兴再一次把尚之信召来,语重心长地吩咐道。 “此番出征,一切须小心谨慎,特别是我大明和罗刹国边界问题,如遇特殊情况,随机应变即可。” 洪兴这次给了尚之信很大的权利,几乎是让他全权代理皇帝处理边境问题。 没办法,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是会引发两国之间的战争的。 到时候万一要打仗了,总不能回来北京找皇上请示了再回去吧! 到那时只怕黄花菜都凉了。 尚之信拿着洪兴颁发的委任状立即动身出发。 十月的北方越往北走越冷,这一路走的极为艰难。 但尚之信丝毫没有放松警惕。 他一边走一边不断地放出探子在前面探路,防止罗刹国来偷袭。 还好一路平安无事。 一行人冒着风雪,在天寒地冻的雪地里走了一个多月才赶到乌兰巴托。 蒙古人自古就是游牧民族,居无定所,牛羊吃到哪,他们就住到哪。 但当初老察率族人迁徙的时候,几乎把这附近的人都迁走了,人走了牛羊自然也要跟着走。 一路奔袭,根本没时间放牧。 这来回一折腾,手里的牛羊早就所剩无几。 洪兴在他们来的时候虽然也赐了不少东西,但冰天雪地的,那么多人,能量消耗大,吃的自然也多。 这次这么多人涌到这里,携带的物资恐怕很难支撑到明年春天。 吃的问题急需解决。 尚之信不想坐以待毙。 安顿好老察他们之后,尚之信决定继续派人把这些罗刹国的俘虏送回去。 顺便跟他们做一下进口生意。 大家打架归打架,生意归生意。 毕竟应该不会有人跟钱过不去。 尚之信带着一万人马,护送这一千多的罗刹国俘虏继续一路向北。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方圆百里,除了他们这支队伍,几乎不见一个活物。 直到走到北海,也就是今天的贝加尔湖地区,才见到一些罗刹人。 这些罗刹人看到从风雪中走出来的明军,一个个吓得花容失色。 那些逃回去的罗刹人为了掩饰自己的失败,把明军描述得如鬼魅一样可怕。 典型的不是我军无能,而是敌军火力太猛。 尚之信看到有罗刹人,急忙派人前去交涉。 一番沟通之后,尚之信也把这些俘虏全部送还,顺便还找他们买了一些物资带回来。 看到明朝千里迢迢把他们的人送了回来,罗刹国深受感动。 此时的罗刹国内部矛盾重重,国力衰弱,无力再与明朝争夺蒙古的归属。 于是在洪兴七年的春季,罗刹国派使者来到乌兰巴托,与尚之信一同商量大明与罗刹边界问题。 最终两国同意以北海为界,确定两国边界。 至此,罗刹国与大明边界争夺问题顺利解决。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9665/1274683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9665/1274683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