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正德盛世从豹房开始 > 第六十九章 三种尺子

第六十九章 三种尺子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花开终有时 九级文明太强?放心我会出手 奥特曼之背不好剧本的贝利亚 神话系制卡 龙珠:幼崽悟空的我,战力已破亿 血日降临:我靠宝箱升级庇护所 亮剑之南方战场 生死界碑 可御可萝的我,刺杀病娇反被囚禁 我重生了也要黏着你

回到京城,朱厚照直接来到大明门,六部的所在地。 一行人骑马直接到了工部门口,不知情的官员,还以为出了什么事,纷纷跑出来,看到皇帝,马上缩了回去。 我有这么可怕么? 朱厚照骑在马上,看到站在外面的官员,纷纷退回屋里,一片鸡飞狗跳的样子。 从开着的门看了进去,发现不少人,坐在桌子上,手上拿着笔。 兄弟,你拿着笔都还没开锋,连墨都没沾过,装给谁看啊。 大明这摸鱼技术,真的比不了后世,主要是科技不发达,临时磨墨太费时间了。 大老板突然出现,直接吓跑了一群鱼。 工部尚书李??听到皇帝到来,赶紧到堂前迎接,看到朱厚照带着一队人马过来,心里飞快想着,工部近期有没有出现大问题了。 “李尚书,朕此次到来,主要是想问一下大通河的问题。”朱厚照坐下,直接开门见山。 原来是这个,李鐩放下心来,问道,“请皇上稍等,我把大通河的图纸拿过来。” 看着这图纸,朱厚照又不得不吐槽,这个时代的画图技术,连比例都没有,就一条线,表示这里有一条河。 李尚书看着皇帝皱起眉头,问道,“皇上有什么疑问?” “你这张图,能看出大通河多长么?”朱厚照指着问。 “约四十里的,皇上。”李鐩知道这个数字。 这,这,真不知道如何跟他解释这个的,朱厚照气极而笑。 “你们画的这图,有点太粗糙了,如通洲城才这么一点,河又画得这么宽,难道城还没有河宽么?” 李鐩也发现,不知道怎么跟皇帝解释,两个人的思想,根本不在一个频率上。 “回皇上,这个图一眼就能看明白,况且谁也不会认为,城比河还小的。” 朱厚照一口血差点喷到李鐩头上,什么叫做一眼能看明白,什么叫认为,懂得科学么,要严谨。 “把你们的尺子拿上来。” 跟尺子有什么关系,李鐩心里犯嘀咕,只好叫人把工部的存着的尺子拿了上来。 李鐩拿起其中一把铜尺,说道,“皇上,这个是裁衣尺,这个长度为一尺。” 指着旁边红木做的,“这个是营造尺,也是一尺,最长的是量地尺,为两尺长度,一般用竹子做成。” 朱厚照拿起铜尺,与红木尺子比了一下,发现长了一些,约两厘米。 测量一下量地尺,还是长了一些,又用营造尺跟量地尺比一下,又短了一点。 “尺子怎么有长有短的?不都是一尺么?”朱厚照问道。 “自洪武年定下来的,量地尺为裁衣尺的九寸六分,营造尺的长度比裁衣尺短点。”李鐩解释道。 又拿出一张宝钞,把铜尺放在边上,又把营造尺放在另外一边。 “皇上,这宝钞的外边跟裁衣尺长,墨边里面跟营造尺一样长。” 朱厚照仔细看了一下,果然是如此,但还是不明白,一尺为什么要弄三个尺寸。 “能不能只用一个尺寸,不是更方便么?”朱厚照问道。 “这个?只是一直这么传下来的,而且他们相差也不远。”李鐩说道。 朱厚照马上想打人了,差两厘米,还说差不远,不知道有个词,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么? 两厘米都已经二十厘了,差两万里,真不知道你这个工部尚书是怎么当的。 “去,把王承风,还有王琼给我叫过来!”朱厚照对依拉勒说道。 兵部就在隔壁,王琼来得快,王承风是被人用快马从内库那边带过来。 王承风被快马颠得都快吐出来,还以为发生了大事情。 一下地,根本都站不住,歇了一会,才进了屋,一听到皇帝的问题,心里叫一声,这事也找我,不过就是统一度量衡么。 王承风心里不满,也不敢露出来,说道,“皇上,只要选取一种尺寸为基准,按这个尺寸执行就可以了。” “大家觉得如何?”朱厚照问了一下。 “这个重厘天下尺寸,是不是要廷议讨论一下。”李鐩不想做这种改变古制的决定。 朱厚照望向王琼,后者马上说道,“不用那么麻烦了吧,而且统一尺寸,也方便工部管理!” 李鐩一听,知道这事推不了,心里还是没下定决心。 “皇上,臣还认为,这尺子上面,最好还是标上数字,更容易理解。”王承风明白为什么皇帝找他来,就是那天乱写的后果。 既然来了,那不如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 他从身上掏起那支鹅毛笔,从边上沾了一点墨水,在纸上用尺子画了一条线,按上面刻度,写上阿拉伯数字。 “而且尺子是可以做成软的,不一定要硬的,如可以用牛皮裁成宽条,按标准尺标好,可以做成十尺,五十尺,量地也更方便。” “两位爱卿怎么看?”朱厚照问两位尚书。 两人都点点头,赞成这种方法。 “把斛斗、秤、天平都拿上来吧!”朱厚照心想既然都来了,不如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 “依拉勒,找人去市场把这些也找一份过来,对了,还有裁衣尺。” 六部出门就是棋盘街,商铺满地,马上就借到了这些。 “?[yu]”、“合(g)”、“升”、“?”、“斛” ?为最?量器,由笛?演化?来,??等于半合,?升等于?合,??等于?升,??等于??。 看着这些重量测量工具,朱厚照回忆了后世,发现这些东西都被淘汰了吧。 好像这些都是在测量液体用得多,不是用来称谷物的。 王承风自己上手,用工部的官尺跟市面的尺对照了一下,差了一点。 又拿起称,拿起一块墨,分别称了一下,发现差了一两有多。 李鐩这边已经准备了一石的麦子,几个人也分别测量一下,发现一石居然差了一斗。 李鐩脸色变得很难看,说道,“这是那个商家的斗,差这么多的。” 这可是天子脚下,又在六部门口做生意,拿出的所有的东西,都不准,这叫工部尚书脸往哪里放。 可想而知,其它地方的,只会是差得更多。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9768/1216405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9768/1216405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