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大明的钱到底去哪里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为妾的自我修养 神医下山之从退婚开始 一开始,我只想搞钱 星辰万千遇你皆暗 满级大佬穿七零:撩竹马内卷全国 永恒主宰重修 楚太上的高武世界 末日洪灾:开局偷走鹰酱航母 花间一梦:历史名妓录 七零之娇娇后妈养娃暴富

可他自己却非常清楚! 天子脚下的一县之地,和大明整个国祚背后出现的“隐患”…… 这是何等大的比例! 每每想到这些。 他都感觉到惊心动魄。 而苏怀对于民收民解的补充,对他而言就更是至关重要了。 “快些说……我还要等着给陛下复命!” 苏怀感受到了对方的迫不及待。 他也并没有再多浪费时间。 “当今陛下制定的民收民解,认真说来……” “只是国朝某个根本制度的一小方面。” “从大方面来说,要改的制度,可不只是一个单纯的岁俸支出问题。” “而从小方面而言,由朝廷负责卫所的岁俸,也就是官收官解……这远远要比民收民解"节省下来的财权,还要多!甚至不是几倍,是数十倍“!” 苏怀说到这里。 正色道:“这是蚂蚁和巨象、土堆和大山、更是池塘和海洋的差距!” 然而此话一出。 面前的老者却当即反驳道: “不可能!” “你知道地方卫所,一年要耗费多少的支出吗?” “那是数百万石的粮食……数百万甚至上千万贯的钱财!” “岁俸钱粮分给富户,这已经是陛下开源节流了,刨除掉六合县出现的豪绅、权贵、官府联合起来贪污、吞并……” “如果没有这些贪污吞并,这个制度无疑不是最完美的。” 苏怀看着对方郑重的样子。 不由得嗤笑道:“完美个屁!” \"你……\" 朱元璋怒极,而一旁的蓝玉也不由得抬起头,心脏不由得一颤。 “就算刨除掉你所说的……那些贪污吞并之事。” “但权力呢?” “当今陛下知不知道,他每一次的发俸、放粮,都相当于国朝对卫所,位于士卒的一次权力加强?” “朝廷将这权力放给私人富户,可私人富户根本就没有得到这个权力的资本。\" “那么就相当于,陛下把这个权力,白白的消耗……” “可权力不会无故消失,它只会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 “因此,这些权力,便会被某个卫所的百户、千户、指挥使……直到当地的官府瓜分的干干净净。” “而来自于朝廷的威慑,长久以往,就会成为白纸。” 说到这里,苏怀看向对方。 “我之前在《鸣冤书》中就说过,当今陛下治国如治家,握小权而放大权,岂非矛盾?” “当今陛下也该清楚……” “有些东西,可不是用价值就能衡量的。” “这朝廷的权力和威信,就是其中之一!” 这一刻。 老者明显是被这一番话,气的面红耳赤。 但他自己也陷入沉思。 联系到苏怀之前所说的…… “你……你给咱说个清楚!” “你刚才分明是从大、小两个方面谈!” “这是小方面!” “那大方面呢?” “看来大人现在也终于学会思考了。”苏怀笑了笑,所幸便继续道: “陛下,还有大人所问的民收民解,属于国朝的哪个一环?” 嗯? 面对这个疑问。 老者明显是愣住了。 他思考良久,这才试探说道:“发俸啊!” “错!” “发俸又属于哪一环?” 这一次,朱元璋沉吟许久。 “发俸……发俸是由户部……” “罢了!”苏怀见此,只能摇了摇头,无奈道:“那就换个话题……” “发俸的钱从哪里来,国朝的钱从哪里来?” 得到提醒。 朱元璋猛地醒悟过来。 他看向苏怀,瞬间回答道:“税收!” “你说的是税收?” 苏怀这才点了点头,“不错,正是税收!” “这也是我当初为何要说,为何占据一半天下的南宋的税收要比大明的税收,多出数倍!” “税收!” “这就是其中最为根本的一环!” 苏怀说着。 察觉到语言,并不足以在接下来的解释中,能更好的诠释。 故而。 苏怀所幸从一旁的桌子上,随便拿这一杯茶水。 以手指代茶水。 而后在桌子上,直接画了一个等腰三角形。 而后…… 他又将这等腰三角形,分为六个部分。 最底下的那个最大。 最上面的只有一个尖角。 “大人看到了吗?” 朱元璋站起身,凑近一看。 “这……不就是个三角形吗?” “呵!”苏怀无奈的笑了笑。 察觉到,这等腰三角形似乎也不能更好的诠释。 他眼珠子一转。 目光一亮。 所幸直接看向指着远处天空…… “大人看到,那座宝塔了吗?” 其实从这都察院,朝其看去,只能看到隐约的一角。 朱元璋当过和尚。 故而大明立国之后,对于佛教也有一定程度的宽容。 因此民间的一些佛门,也都有类似的建筑。 朱元璋循声望去。 苏怀这才道:“大人可将刚才三角形,和这宝塔连接起来。” “底座无限之大,到了塔尖就无限之小!” “比如想象一座七层宝塔……” 闻言。 朱元璋缓缓点头,“你且继续说……” 而苏怀接下来的一句话。 就直接让朱元璋只感觉“醍酮灌顶!” “当今陛下,就是那塔尖!一人至高无上!” “而藩王,就是在七层宝塔的第二层!” “国朝的勋贵,诸如没有被抓进牢狱的凉国公的勋贵武将;以及朝堂中枢,能参与朝政会议的文武百官、布政使司,在第三层!” “地方的知府、地方官,军事卫所在第四层!” “如此往下……知县、地方豪绅、最普通的百姓,则占据了最后的五、六、七层!” “也就是说,最底座,占据最广的……代表天下百姓!” 说完这些。 苏怀这才看向面前的老人,“如此划分,大人知道了吗?” 几乎是瞬间。 朱元璋的脑海中,就具象化出了这个结构。 他点了点头。 “假设,这几层的人,都处于自己的位置……” “最上面的拥有无限的权力和威严……依次往下,到了最底下的百姓,则是最普通,没有丝毫威严,只能种地提供粮食……” “为了维持这个秩序不崩,也为了维持其稳定的运行。” “百姓负责了最大的粮食产出,也需要供养这宝塔之上的六层。”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19898/1437893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19898/1437893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