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滨州军的磨刀石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万剑狂神 穿越后,我在古代混的风生水起 协议离婚后:总裁妻子悔哭了 嫡女被家人苛待后,全员跪求原谅 原神:我在提瓦特当富人 离婚后,女神总裁爱上我 斗罗之全职神枪手 重生嫁给乞丐后,我做了皇后 娘子,我们洞房吧 寒灾荒年,他们村却连肥肉都嫌弃

郑家坞堡里面发生的事情,在忙着办滨州博学院的唐梓昱一无所知。 他穿越到珑夏,唯一能够傍身的就是脑海之中,那些如铭刻一般超越这个时代的知识。 “殿下,如今您励精图治,振兴封地,这乃是昱地百姓天大的幸事。” “现下殿下又出了多道新政,这些政令想要传达到昱地六州各地,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过去由于开支不足,精简府衙,只留了很少的官员维持各地的正常运转。” “如今想要政令通达,官员的任免就需要殿下斟酌。” “再则,之前人手不足,昱地六州的豪族塞了不少人进入府衙。” 唐梓昱正在看许元德今天给自己那一沓,应聘学堂先生的简历,听到他这么一说,顿时明白过来。 自己的这些政令,对豪族没有一丁点的好处,甚至可以说是在动摇他们的根基。 目前除了要寻求自己庇护的姜家用行动支持了政令的实施,其它的豪族,现在还观望风向呢。 滨州城周围,有自己坐镇,这些政令倒是能够很好地执行传达。. 可稍微偏远一些,乃至其余五州,说不得现在这些政令还被压在府衙,根本没有人去传达,老百姓更是无从知晓。 这种阳奉阴违的情况,唐梓昱稍微一思索,就明白了缘由。 如果宣传不到位,这些下达的政令,和一张白纸又有什么区别。 只是目前百姓愚昧,别说能识字的没有几个,偏远一点的地方,不少百姓眼里只有乡绅豪族。 当地的乡绅豪族就他们的天,他们的衣食父母,哪里知道自己这个昱王殿下! 这也是乡绅能够横行乡里,鱼肉百姓,又没有多少人报官的原因之一。 目前想要开化明智,搞好宣传,致使政令通达,还是需要费上一番功夫。 不过要解决眼前的问题,也不是没有应对的办法。 “目前各州政令传达,咱们得另辟蹊径,想要依靠有豪族把持的府衙,显然是不可能的。” “你去找李校尉,让他给你安排一队精干兵卒,你再从理事府里面,找几个机灵的人,让他们亲自去一趟各州府衙传令。” “然后让他们再亲自奔走各州各县乡,亲自把这些政令传达下去。” “让他们持我手令,凡是胆敢阻挠传令者,杀无赦!” “去这一趟的人,说不得会遇上凶险,人选你得慎重。” “另外对于执行这次任务的人,都给上一笔差旅补贴。” 乱世用重典,沉疴用猛药,这样的道理唐梓昱还是懂的。 将所有政令先传达下去,谁要是想当出头鸟,那么就不好意思了。 让理事府亲自派人传达,也是给其余五洲的某些人,敲响警钟。 等到自己腾出手来,到时候就是肃清五州官场之时。 “是,殿下,下官这就去办。” “这差旅补贴又是何意?” “就是外出公干的额外俸禄,这也能够让他们更加尽心尽力。” 不管是那一个朝代,人们只有吃饱了肚子,暖了身子,才会有心情谈抱负说理想。 对于理事府的差役,他不仅提高了俸禄,还引进淘汰制,不再是铁饭碗。 翻看着许元德筛选出来的学堂先生简历。 唐梓昱感到很是无奈。 珑夏重文轻武,又独宠儒家的孔孟之道。 所有识文断字之人,所学的大多以儒学为主。 唐梓昱学的是现代知识,明白想要中兴封地,想要当一个逍遥王爷,那就要百花齐放,各行各业都需要兴旺发达。 “这样的思想启蒙,看来只有靠自己了!” 唐梓昱选了数十位滨州城的秀才,并且主要是以穷苦人家为主,只有这些过了苦日子的秀才,才会珍惜好日子有多么的不容易。 “殿下!”放下手中的选好的简历,唐梓昱便看到李达黑着脸,大步地走了进来。 “事情办得如何了?” “回禀殿下,八里庄已经人去楼空,郑宇志等人已经逃回了郑家坞堡。” “在郑家大宅,一共查抄了现银八万两,物资若干。” “矿山、店铺现在已经封管。” “我现在准备点齐兵马,围困郑家坞堡。” 李达黑着脸,一五一十地说道。 “才这么一点!”听到从滨州五大豪族的郑家,只查抄出八万两现银。 唐梓昱顿时明白了过来。 看来滨州城的郑家大宅,仅仅是郑家在城里的一个落脚处。 郑家真正的老巢,还是在郑家坞堡。 “殿下,如今收到百姓状告郑家的状纸都有半人多高了,实在是罄竹难书。” “此时被他逃回郑家坞堡,这如何是好。” “听闻郑家坞堡堪比一个小型城池,而且易守难攻,光是郑家部族的家丁打手就上万人,我们滨州军完全不是其对手啊!” 唐梓昱听许元德这么说,顿时皱起了眉头。 他没有想到,郑家坞堡竟然如此厉害,而且超过上万人的打手家丁,这的确是比目前新兵蛋子超过半数的滨州军强上一线。 “许长史,如今郑家人已逃,你将那些状纸里面典型的事情,派人重点调查,确认属实之后,发出对郑家的通缉令。” “李校尉,刚刚本王还和许长史说起,需要你这边安排一些精兵,协助许长史派人去其余五洲传达政令。” “军营新兵多,目前以训练为主,等到器械司第一批滑轮弩出来之后,就逐步装备。” “有了滑轮弩,将士们手里就有了一件厉害的武器,面对郑家余孽,也有一战之力。” 看到两人哭丧着脸,唐梓昱笑了笑。 “许长史,李校尉,郑家躲进坞堡里面,对于我们来说,未必就一定是坏事。” “咱们新兵多,这郑家余孽不就正好是给我们练兵的时候吗?” “要不然,没有见过血的新兵,在遇到骁勇的西戎兵时,岂不是要吃大亏。” 李达眼前一亮,“对啊,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咱们连西戎骑兵的先锋营都能够干掉,还怕他郑家余孽不成?” “殿下这个主意,实在是高明!” “在实战中练兵,妙啊,妙啊!” 虽然唐梓昱是一个现代人,可他心中固执地认为。 想要一只战力卓绝的军队,那就需要无数的胜利,来树立将士们的勇敢和无畏的精神。 而眼前的郑家,就是现在滨州军的磨刀石。 “许长史,今天给你说的事情,你记得安排一下。” “这些人,你让他们明天来理事府,” 接过唐梓昱递过去的简历,许元德恭敬地回答。 “李校尉,你带本王去军营看看,你到底是如何训练这些新兵的。” 唐梓昱转头看向李达,笑着说道。 “是,殿下!” “殿下还会练兵?” 唐梓昱对于李达的询问,笑笑没有回答。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003/133336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003/133336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