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设立九部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彪悍的人生 一号龙将 末世重生:开局离婚怒赚千万 前山小骆驼的新书李天的明末之旅 带着修狗闯妖界 娇娇美人换亲后,京圈大佬宠入骨 大秦:父皇,我的家底你别惦记! 猫猫在无限流签到吃瓜 玉香绕指 鬼才律师:劝人自首还被送锦旗?

看着这个国字脸的中年人,唐梓昱对众人点了点头。 他这个决定,众人也不觉得奇怪。 这次匪祸之乱,只有孔光誉治下的鹿城一直坚守。 最后没有让栖梧山的山匪得逞。 昱地如今缺少官员,孔光誉被重用也是在情理之中。 听唐梓昱这么说之后,其他人对孔光誉拱手作揖,表示祝贺。 “孙大夫,大家都不陌生。” “是昱地有名的杏林大家。” 唐梓昱右手摊开,指着孙大夫的位置。 对于孙大夫被邀请来列席今日这个会议。 其他人都十分好奇。 不明白殿下为何会把他给请过来。 毕竟,孙大夫是无官无职之人。 与大家的交集,就是他为殿下,为滨州军医治过。 “以后,孙大夫就是我们这个团队的一份子!” “本王以后会在滨州博学院,开设医科专业,由孙大夫负责,以培养更多的大夫出来。” “同时也会支持孙大夫的济世堂,在昱地五州开设连锁分店。” “等以后大夫培养出来了,再向下面的州县扩展。” “以保障百姓对就医的需求。” 唐梓昱三言两语说出了自己对孙大夫的安排。 这件事,除了孙大夫自己和老酒鬼之外,其他人都不知情。 听唐梓昱这么说,众人顿时都齐齐起身,对着唐梓昱和孙大夫拱手躬身。 “殿下心系百姓,是昱地百万百姓之福啊!” 孙大夫见状,也赶忙起身回礼。 “殿下,这件事真做成了,昱地夭折的孩童,就会减少许多,肯定能够让昱地的人口得到增长。” “这可是天大的功德!” 掌管昱地政事多年的许元德,很快就明白了这件事背后带来的影响。 整个珑夏,婴孩的出生率其实并不低。 没有计划生育的存在,每家每户至少都会生三胎以上。 但是缺医少药的年代,婴孩的存活率却是极低。 能活下来已是不易,特别是一般百姓家庭,更是普遍会遭遇丧子之痛。 几乎超过一半的孩子会因为各种问题夭折。 而在这一半的孩童里面,至少有七成是女婴。 “这位是昱地的船舶世家,祝家家主,想来大家都不陌生。” “以后昱地的水师船只和商船,那都得靠祝家了。” 唐梓昱简单地介绍了祝兴昌。 这里不少人,都知道昱王殿下有水师执念。 得知祝家被郑家整进桐城大狱,更是让许长史为其翻案。 随后唐梓昱看向老酒鬼,老酒鬼赶忙摆手, “都别看我,老酒鬼以后只做两件事。” “除了喝酒,就是给殿下当保镖。” 自从他昨日听唐梓昱说了恍若仙界的见闻。 他心中便生出了神往之意。 自知那种机会,是可遇不可求。 如果能够护着昱王殿下,重现仙界的种种。 那也算是了却了一桩心愿。 他很想知道,在那般先进文明的世界。 老百姓该是会过上什么样神仙般的舒坦生活。 年轻时侠肝义胆的游侠精神,被他这样的执念再次点燃。 唐梓昱见老酒鬼前辈这般表态,心中也很是感动。 他当初忽悠老酒鬼来滨州,就是想多一个大高手在旁。 这样他也不用太担心黑衣人的刺杀。 “接下来,本王说说昱地未来的架构,既然是开府建号,那就得有个模样和章程。” 众人闻言,都坐直了身体。 这可是今日最重要的一个议程。 “本王在珑夏体制架构的基础上,做了一些较大的调整。” “在原有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的基础上,新增农部、商部,以及医部。” 他说完之后,众人顿时议论起来。 六部的职责他们都清楚,如今殿下将六部变成了九部。 “殿下,自古以来各朝各代,基本上都是六部为主。” “如今多出来三部,农部都能够理解,明白专事农业。” “可商部独立成部,是不是有些不妥呀!” “还有医部又主管那一块呢?” 许元德作为昱地政事的一把手,心中也不太明白,殿下开府建号的动作,竟然这么大。 唐梓昱爽朗一笑,“本王问一下诸位,一个封地或者说一个国家想要强盛,依靠什么?” 许元德,陈思远等人,顿时面容肃穆,认真思考起来。 这个问题,是每个朝代的君王,都有思考过吧。 片刻之后,田鸿博试着说道,“殿下如此重视教育,又主要以培养做工的专业型匠人为主,莫非封地的强盛,是工业?” 唐梓昱笑着摇了摇头。 “肯定是所向无敌的军队。”李达信誓旦旦地说道。 唐梓昱再次摇头。 “农业是封地的底蕴,农业能够保障百姓的温饱,温饱问题解决了,就有了强盛的基础。” “除此之外,所向无敌的军队,能够保障不被外敌侵扰,才能够守住基业。” “与此同时,各种先进的制造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倚仗。” 许元德思索片刻,看着唐梓昱,缓缓说道。 “都不够准确。” 唐梓昱顿了顿,扫视一眼众人,朗声说道。 “农业乃是立国之本,是强国的基石。” “民以食为天,无农不稳,无粮则乱,这个道理无需本王多说。” “工业乃是强国之根,工业强则国家强,工业基础的强大,是一个国度的核心竞争力。” “不说别的,先进的工业体系,才能够打造出先进的武器,才能够让军队所向无敌。” “而商业,则是富国源泉。” “没有贩夫走卒,又怎么能够实现南货北卖?” “最简单的,咱们的滨州酿又如何卖去京都?” “去赚取京都那些酒客的银子?” 唐梓昱的一番话,让所有人的面容严肃起来。 这种论调,他们以前从来没有听说过。 在座的众人,一直接受的都是士农工商这样的阶级教育。 “殿下,商人不事生产,喜投机取巧、舞弊钻营之事。” “商人大多是唯利是图之辈,往往为了谋取利益而枉顾社稷道义。” “殿下如此抬高商人地位,怕是要出乱子啊!” 许元德忧心忡忡地看着唐梓昱。 也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才导致商人一直受到打压。 即便是再有钱,社会地位也很低下,被人们所看不起。 唐梓昱点了点头,“许长史的话,的确有一定的道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003/133486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003/133486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