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大变样的玉泉州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同时穿越:我和无数个我 漕贼 穿越后,我成了冷面煞神的掌心宝 僵约:开局获得僵尸血统与道体 全家一起穿六零 重生星际,非酋觉醒了全系天赋? 再婚前夜亡夫回来了 狂龙:从下山开始无敌! 徒儿,不要,我是你师父 末日大反派:从夜闯校花宿舍开始!

吴飞是滨州军的老人,也是在唐梓昱面前露过脸的猛人。 滨州军如今发展很快,中层军官缺乏,一直跟随李达的那些老卒,有潜力的都受到了提拔和重用。 吴飞听完李达语重心长的话语,重重地点了点头。 自己本就是孤儿,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可现在,心中已经有了牵挂。 而自己牵挂的那个人,正在滨州城内。 若是滨州城破,后果他不敢去想。 他深吸了一口气,“将军,我明白了!” 李达见他慎重的样子,满意地点了点头。 “去吧,吃完了就带人去侦查,将敌人的分布摸清楚。” “是,将军!” 吴飞点了五十人,带着李达派给他的神枪手,领命而去。 剩下的牧原铁骑,李达将其分成两班,轮流吃饭和警戒。 吴飞和众人吃完晚饭,一行六十一人,趁着夜色,向着玉泉州城池的方向疾驰而去。 山谷内的众人,一夜无事。 翌日凌晨,天色未亮,所有人都已经吃完了干粮。 运输水泥预制板的板车,已经全部推到了前面。 同时还有装有投石车和改进过后的灭神炮的板车,也一并出发。 这些属于可以快速安装的武器,在匠人全力建立胸墙的时候,这些武器就可以安装在侧防御。 大炮数量不多,虽然打得远,但是需要安装在胸墙之上,才能够起到更好作用,所以没有第一时间运上去。 粮草辎重只运了一小部分,大部分留在了山谷口。 “各位,多余的话本官不再多说,从今日开始,我们可能随时都会丢掉性命。” “即便如此,我们也要将光复棱堡建立起来。” “唯有如此,我们身后的家人和乡亲,才能够过上舒坦的好日子。” “只要这个任务完成,你们都将是整个昱地的英雄。” “本官在此立誓,誓与棱堡同存亡。” 付清骑在马上,站在队伍的前面,声音激昂洪亮,饱含感染力。 “誓与棱堡同存亡!” 这些被筛选来的民夫,无一不是血性之辈。 听到付清此番煽动性的话语,齐齐大声吼道。 “出发!”付清手臂一挥,辎重队的民夫和匠人,驾着板车齐齐跟在他的后面。 人们在特定的环境中,爆发出来的潜力十分巨大。 当天际露出鱼肚白时,辎重队已经快速地行进了近三四公里。 这样的速度已经让付清等人惊喜不已。 除了民夫和匠人们热情高昂之外,选择的这条路也比较平坦。 西戎占领牧原六州之后,耕地已经荒废,全部长满了牧草和杂草。 许久的干旱,不少牧草都已经干成了枯槁。 放眼望去,满眼皆是一片荒凉,完全没有人打理。 “这好好的牧原六州,如今竟然变成了这个鬼样子!” 高仁看到眼前参差不齐,枯萎发黄的牧草,忍不住感叹起来。 “西戎人骨子里面都是好战的种族,让他们种地和经营牧场,完全不是那个材料。” “西戎的地盘差不多有珑夏三分之一的面积。” “但是总人口与珑夏相比,十分之一都不到。” “朝堂前几年的奏报里面,整个西戎的人口不到一千万。” “这些年西戎一直在学习我们珑夏,一些地方已经开始半耕半牧,人口应该略有增长,但也不会太多。” 付清看着眼前的片片荒凉,心中有一种说不出的悲凉。 即便西戎抢占了牧原六州这片原本生机勃勃的土地。 短短二十来年的时间,竟然把曾经珑夏的一处养马场变成了这幅样子。 “西戎人最大的优势,就是人人皆是优秀的骑兵。” “一千万弓马娴熟的西戎人,除去老弱妇孺,能够轻轻松松拉出一百万的精骑队伍。” “只不过西戎养不起这么多骑兵而已。” “但只要战事起,民众随时可成军卒。” “这才是西戎人最可怕的地方。” 李达策马从旁边走了过来,接过了两人的话茬。 “西戎大多数骑兵都会一种翻身背射的本事,这种本领乃是骑兵的最高技术。” “会这种本事的骑兵,无一不是绝顶高手。” “整个珑夏骑兵里面,会这种本领的可以说是寥寥无几。” “可对于西戎乃至北狄这种生长在马背上的蛮族来说,基本上有一半的人会这种本事。” “这也是我们的骑兵永远被蛮族骑兵压着打的一个原因之一。” 付清有些疑惑,“翻身背射?那是什么?” “付大人,翻身背射是指在骑马奔跑时,转过身子用弓箭射杀追击自己的敌人。” 高仁笑着解释起来。 “不就是转身射箭,这难吗?”付清很是不理解。 “付大人,在运动中拉弓射箭,想要射中目标,对于射手来说已经是一种很大的考验。” “还要在前进的时候,利用转身那两三息的时间,完成拉弓、瞄准、击中目标,更是难上加难。” “即便是本将,都不敢说能够轻松击中目标。” 滨州军的人都知道,李达不仅会一手出神入化的枪法。 一手箭术也是炉火纯青,李达家传的乌翎弓,一般人别说拉开,一般人的个头,说不得都没有乌翎弓高。 也只有他这种大块头,才能够玩得转那把乌翎弓。 连他都没有信心的一件事,可见西戎骑兵的可怕。 “这一路走来,还没有发现西戎人,这对我们倒是一件好事。” 付清此时也松了一口气。 高仁点头,赞同地说道,“应该是这一片牧草有许多已经干枯,没人来这一片放牧。” “这算不算是天助我们!” 李达扫视四周,看到远处已经出现了绿荫,用手指了指,谨慎地对两人说道。 “距离目的地大概还有十来里的路程,我们还是不能掉以轻心。” “高仁,如果出现西戎人,按照之前的计划,保护好民夫和匠人。” “其他的事情,就交给牧原铁骑。” 高仁抬手眺望,认真答道,“将军,末将谨记。” 看到如同长蛇一般绵延的辎重队,李达感到肩头的担子有些沉重。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003/13364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003/133646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