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晚唐:朕 > 第295章 大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第295章 大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可怕!居然做这种游戏! 神豪:为美女花钱,获万倍返还 魔王大人深不可测 公主四岁半:父皇爹爹宠上天 我在忍界拉刀光 离婚后,我的绝世身份藏不住了 你的完美人生 抄家流放后,我带病弱郡王造反了 重生农家有空间 硝烟东起

第295章大唐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汴梁节度使府邸议政堂 时溥、敬翔、杜让能陆续入内。 李晔语诸公,道:“江南已定,四海升平,天下历经战乱,当与民休息,但朕心头还有几件事,与诸爱卿商议商议,分个轻重缓急出来!” “请陛下言!” 李晔点点头道:“一是漕运,泗水、汴河疏通了半年了,还是未能通航,扬州到淮河的运河也要疏通,此事当是急务,你们怎么看呢?” 杜让能道:“陛下所言极是,南北漕运关系江南赋税输送,可以秋收之后,发徭役疏浚。” “臣附议!” “臣附议!” 李晔看向时溥道:“时郡王认为怎么样?” “臣附议!” 时溥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表态同意,江南赋税自来重中之重,他没有理由反对,可泗水流经武宁军腹地,沿途徐州、宿州、泗州、濠州都接壤。 可以说,朝廷掌握的运河,便掌握了武宁镇,这泗水可以运粮,当然也可以运兵,从汴梁去武宁,朝发夕至,拿什么来挡呢? 但从皇帝的角度来讲,生命线被武宁军掌握住,何尝不是如鲠在喉,欲拔之而后快。 李晔道:“泗水的疏浚进展慢了一些,朕听说武宁境内匪患也不少,多有劫掠的,怕是孙儒余寇也说不定,若是武宁军无力进剿的话,朝廷出兵助剿也是可以的!” 武宁境内有匪患吗?我怎么不知道? 时溥摇摇头,好吧,陛下说有肯定有。 “陛下,武宁军有三万众,区区匪患旦夕可平,劳不了朝廷天军!” 李晔点点头,运河疏浚后,泗水一线肯定要驻兵的,这事得慢慢来! “漕运是大事,还有一事,便是修路架桥,长安到洛阳,洛阳到汴梁的路也要修修了,江南各道,沿途各州的驿站,朕还是想恢复起来,各州之间的道路损毁的,也要尽快恢复,诸公以为怎样?” 敬翔道:“陛下,臣以为这件事可以缓一缓,桥可以先用浮桥,道路可逐年修缮,若是同时进行,恐百姓不堪重负啊!” 李晔又说道:“朕要天下没有饥民,百姓老有所养,幼有所学,年过六十者免税,资质上佳的孩童,可以免费上学。 朕想在各州设蒙学,五年学期,期满考核合格,可上少学,少学为期三年,期满考核合格者,可上进学,进学两年,合格者可考官,你们以为怎么样?” 这…… 诸公面面相觑! 李晔笑道:“朕知道户部支撑不了这番用度,这件事,朕用朕的内帑去做,至于能收多少学生,看朕的内帑里有多少了!” 呼! 张承业长呼一口气,不要朝廷出钱就行,刚刚以为整个大唐的孩童都免费上学,这得花多少钱啊,户部全掏空了也不成啊。 现在只是皇室内帑,这是陛下的钱,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议与不议,倒没什么! 而杜让能则敏感的感觉到皇帝的深意。 陛下将内帑拿出来办学,那这些学生自然就是天子门生,数十年之后,这些人走向各地为官,为如何…… 而接下来皇帝陛下的话,更让他证实这一点。 “朕的皇子有些也大了,宗室里也有不少,朕令他们全部入蒙学、少学、进学……” 呼! 诸公脑子嗡嗡的。 “和皇子同学,这些皇子必定有后世之君啊,若是这样的话,这学上的可太值得了!” 时溥道:“陛下,这招收的学生可有章法!” 李晔道:“犯法者子嗣不可,余者择优可入,有爵位的可荫其子,不需选拔,直接可以入学。” 这是把寒门也包裹进去了。 “承袭爵位的,不入学不得承袭,宗室亦是如此,包括朕的皇儿,学成之后,都可以考官,你们觉得怎么样?” 敬翔暗叹:“如此,居长安大不易了,帝室子嗣定然在长安的,入学肯定在长安,逐功尽利者必往长安啊!” 皇子去哪里上学,勋贵必然是跟着去的,而皇亲国戚、大唐勋贵子弟所在的学校,必定是商人大户眼中的圣地啊,他们会不择手段的挤进去,不求与皇子结交,里面随便认识几个人也是受益无穷啊! 皇帝陛下意在无视寒门、贵族,但事实上走样很正常,对李晔而言,选拔人才,收天下之心,对皇子而言,有本事的自然可以收一些潜邸能人。 有好处,自然要自己沾上,诸公各怀心思。 而对皇帝陛下而言,可不仅仅是这些了。 如此新建学堂,他也有别样心思,科举重儒家经义,而新学堂是皇帝内帑来办的,学什么自然由皇帝说的算。 李晔也不否定儒家学说,不过讲一些格物之学总可以吧。 除了进学之外,再设大学,一则取消司农监,设大唐农学院,二则设算学院,专攻数学,三则设海学院,研究航海、制图,四则设工学院,研究炼钢、机械。 除去大学外,再设职业类学校。 一则会计学院,推行新型记账法,二则政学院,推行新官制,三则军事学院,玉山营现在就有,可以继续改进,完善典章制度。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 “五年,朕要诸公以五年为期,定个计划,第一年,漕运要通,第二年,耕地要涨三成,修路五百里,驾桥百座,各道驿站完成,第三年,修路一千里,架桥两百座,各州驿站要完成,第四年,耕地要翻倍,累计新建沟渠两千里,第五年,民无饥馑之忧,官仓充实,集一年余粮!” “至于办学堂,一年一百所学堂,有余力就多建,无力则少建,这虽用的朕的内帑,施行还是由各州学政来做,工部定下学堂制式,诸公,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朕托诸位了!” 皇帝陛下一些话,无非是疏通漕运,修路架桥,兴修水利,兴办学堂。 五年的最终目标,就是集一年的粮草。 至于织布这些轻工业,大唐织造局可以说引领大唐整个织布行业,新式织布机、纺纱机,是超越这个时代的。 五年的计划,那是要造百万张织布机。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0218/122856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0218/1228569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