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束秦 > 第十三章 名震朝野

第十三章 名震朝野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给山里汉冲喜后小农女被团宠了 盗墓:截胡尹心月,打造长生家族 暗黑神话:这个大唐不对劲! 小祖宗路子野,沦为傅爷心尖宠 天命之子:守护我方反派! 快穿之我的主人很精分 苟在东宫涨天赋,发现太子女儿身 直播算命:开局直播斗法 影视世界从唐人街探案开始 重生不做老舔狗,我有校花女朋友

“府令谬赞,区区小道而已,不值一提,不值一提。 属下倒是还为其拟定了一个名称,便于上奏详述。”扶苏谦虚道 “哦?如何称呼啊?”师献纶摆出一副颇有兴致的模样,内心却在腹诽: “公子还真是少年心性,凡有所成,必须打上自己烙印方可罢休。” 扶苏对师献纶的内心独白当然无从得知,当下慨然道: “属下将其名之曰‘流水作业" 盖因其工序各有所司,完成之时却又如这滔滔渭水连绵不绝,前仆后继。 不知府令阁下意下如何?” 师献纶当然不会反对,公子哥爱干啥干啥,只要别在自己任职期内出了事就行。 当下赞曰:“公子所取之名,兼具形神两大特征,又如此易于表达,实在是再无雕琢余地。 善,大善。 本官这就颁布政令,使工坊内上下诸人皆以流水作业完成各自职分,如此,方可不负陛下所期。” 扶苏满意道:“有府令如此一言,下官安有担忧之理?府令慢走。” 师献纶转身迈步,却又停滞,回过头来对扶苏提醒: “此番公子成就如此业绩,陛下极有可能重开朝会。 以此将苏纸公之于众,之后昭告天下。 公子还是早作对答准备为好。(注1)” 扶苏不由一惊,还真有这个可能。 之前将苏纸送给嬴政时的批复便是尽快量产,且将首批送于朝廷三公九卿等诸高官。 现在想来,这分明就是提前给这些朝廷大员提前暗示。 这样日后再次朝会时秦朝的高级官员都已知晓,不至于太过惊讶。 自己竟是忽略了这点,还想着拖一拖关于苏纸的正式奏疏,若真是如此便要坏了大事了。 当下对着师献纶拱手作揖道:“多谢府令提点,下官定当备好万全之策。” 师献纶哈哈大笑,口称不必,留下个摇头晃脑的背影后便飘然离去了。 始皇帝二十六年,五月初三,朝会重启。 五月的三秦大地已经迎来一年中最热的时刻,迎面扑来的热风让人叫苦不迭。 但该有的事务,一项也不会少。 咸阳宫内,秦帝国的文武百官浩浩荡荡地涌入。 在这座可称雄绝当世的大殿,静待帝国最高统治者的意志。 扶苏也在其中,只不过扶苏这次并没有像以往一样站在靠近嬴政的地方,而是在文官末位的位置。 毕竟,现在的他已经官居少府工丞,自然是跟随大流的好。 更别说一会要出演的重头戏,还是要工丞的身份才更有说服力。 殿内群臣议论纷纷,交头接耳,都在与自己相熟的政治伙伴交换信息,分享最近的遭遇。 大家平时都各司其职,能有个拉近感情的机会可是不多。 只有扶苏目不斜视,昂然挺立在众文臣之后。 这也不是扶苏眼高于顶,实在是没有人能让他进行深刻交流。 甫一穿越,扶苏便早早借进言之功逃向少府考工室,蜷缩在工坊一角,尽量避免和人接触露出破绽。 这对初期的扶苏固然是个苟发育的好手段,可也导致他没有在朝中熟识的人脉。 更何况还顶着个大秦长公子的身份,群臣虽敬却不愿亲近。 毕竟嬴政此时正是春秋鼎盛,又有哪个不开眼的想要提前下注? 师献纶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即使日夜同扶苏共处一室,却也是毫无亲近之举,只求相安无事。 至于扶苏唯一算得上熟识的匡当? 哼,不更阁下还没那个资格参与这种朝会。 没看见连工丞阁下都敬陪末席么? 因此扶苏只能眼观鼻,鼻观心,祈求嬴政赶紧过来召开朝会,别让自己再感受这令人尴尬的气氛了。 或许是扶苏的祈祷起了作用,一声尖细的嗓音传遍殿内:“陛下驾到~” 嬴政,终于来了。 一如既往的黑红冕服,嬴政漫步到龙椅前,缓缓落座后扫视全场。 殿下群臣仿佛被按下静音键的机器,集体静默。 嬴政目光一一扫过殿下群臣,直至看见末位的扶苏才稍有停顿,不过也是转瞬即逝。 或许一炷香,或许一刻钟,殿内诸臣感觉时间是如此漫长。 嬴政终于有所动作,挥手向身旁侍立的赵高示意。 赵高心领神会,转身吩咐侍者。 一队队黑衣侍者鱼贯而出,将手中所持之物分发给殿内之人。 扶苏也不例外,从侍者手中接过,但其却几乎要抑制不住上扬的嘴角。 还好穿越而来后,时时伪装的习惯能够帮扶苏强行压抑住。 不错,侍者分发之物正是苏纸。 经过造纸工坊一周加班加点的工作,苏纸产量已经颇为可观。 扶苏原本还以为嬴政会先进行些其余朝事的商讨再亮出苏纸,抑或者是在朝会的尾声时拿出作为压轴。 没想到,嬴政开局就是王炸。 殿内诸臣看着手中的苏纸,脸上也是面面相觑。三公九卿等诸大员们早就见识过苏纸,尚且还能保持姿态。 但今日朝会之上,更多的是只闻其名不见其实的中下层官吏。 甚至还有消息闭塞的下层官吏就连手上是何物也不知晓,只是瞪大了眼珠子看着这新奇事物。 嬴政居于上首,将群臣反应一览无余。 心中不由微微自得:城府果然甚浅,若是再让尔等晓得此乃朕长子所作,怕是更加难以自持。 眼见诸臣都亲身感受一番后,嬴政方才缓缓开口: “此物,名曰苏纸,乃是少府所作,用以替代竹简之物。少府工丞何在?” 扶苏连忙出列:“回禀父皇,儿臣在。” “既然此物为尔所作,便由尔来为诸臣释疑解惑吧”,嬴政淡淡道。 “臣遵旨。”扶苏也不怵场,毕竟也不是第一次上朝了。 而且在师献纶的提醒下,扶苏早就演练过无数次今日情景了。 心中暗暗想到:“苏纸发布会,现在开始!” “诸公且看”,扶苏拿出早已准备好的道具,一卷竹简和一张苏纸,对着殿内群臣演示: “此二者所记内容一致,毫无差别。但其重量吾想诸位即使远远观之,也皆能明了。 这便是在下近日的唯一所成,在下称其为苏纸。以此物为书写载体,轻快省便之余成本较之竹简更是低廉。 以目视之,其上字迹清晰程度更是高下立判。 若以此物代替竹简,诸公处理日常庶务的效率提升何止数成! 家中子嗣学习律令典籍更是事半功倍,再无眼困手乏之虞。 实乃居家必备,公务必须者也。” 扶苏感觉自己说的话很耳熟。 殿中诸臣纷纷议论起来,再加之部分臣子早已率先感受,很快便达成一致,殿中只留下惊叹之声。 注1:秦代并无固定朝议制度,只有面对可能有极大争议的重大事项时才会进行。 嬴政登基统一六国后载明史册的朝议只有三次,分别为始皇帝尊号、郡县分封之争、焚书禁锢私学。 直至汉武帝后,朝议才通过制度化的方式确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0322/123144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0322/1231447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