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束秦 > 第二十六章 紧锣密鼓

第二十六章 紧锣密鼓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镇守边疆二十年,女帝奉子逼婚 快穿之谈恋爱吗 暴君吕布 请君问梦 高达seed的和平之歌 不死不灭的我在40k的绝望旅途 绝世保安 穿书七零路人甲要当包租婆 关于我穿越之后那奇怪的日常 我是刻纹师,随身带把刀很合理吧

翌日清晨,咸阳西南不起眼一角。 随着黑底白字的“邸报署”牌匾挂在修缮一新的府邸上,邸报官署正式挂牌成立。 由于事涉机密,并无他人前来恭祝,只有邸报官署的新任员工们到场。 扶苏坐在宽敞的单间内,心中好不自在,少府工坊的差事已经被早早抛诸脑后了。 反正也没什么新发明,不需要自己亲自监工。 连点卯都让师献纶给免去了,先全心全意扑在邸报上一段时间。 张苍却是没有这个福分,仍需每日点卯。 但御史胜在清闲,每日处理完为数不多的事务后便可来此地审阅编辑 虽然张苍是主编,但也不需要事事亲力亲为。 扶苏得嬴政应允,从各个文书部门抽调了众多刀笔之吏 让这些熟练朝廷文书的刀笔之吏作为第一批编辑。 毕竟报纸的主要内容也就是搬运些朝廷旨意和律令条陈 再不济也就是汇总各地新闻,并不需要太多后世经验指导。 这些积年老吏完全可以胜任。 只有政论部分需要张苍和扶苏仔细审阅打磨。 扶苏也不会把这一部分内容交给他们,这才是最关键的喉舌部分。 而邸报的首篇政论,扶苏作为创刊者当仁不让。 从提出这个邸报设想的时候扶苏就已经想好了: “大秦一统,天下一同。” 作为邸报的创刊号,第一篇政论必须严格贯彻好创立宗旨。 没有什么比论证秦朝统一正统性更符合宗旨的了,而扶苏这个大秦长公子的身份会为这篇政论盖上官方认定。 辛苦数个时辰后,政论已然完成,只待其余部分结束后共同成编,一鸣惊人。 完成任务的扶苏开始在衙署之内四处巡视。 署内官员都在紧锣密鼓地完成着自己的任务,为首刊邸报的最终发行忙忙碌碌。 只是见到扶苏后仍然尽皆起身行礼,扶苏笑容和煦地一一打过招呼。 虽然自己并不能分清楚这些编辑的脸和名字,但总归要摆出姿态不是? 时日一久,总归是能熟悉的。 待到行至主编房外,扶苏方才替换掉令下属如沐春风的笑容,用上了亲近热切的表情。 “咚,咚...张兄在否?愚弟前来与贤兄共谋首刊未尽之处。” 扶苏轻敲房门。 鉴于邸报的私密性,主编和总编的办公室都是锁起来的。 若是没有扶苏和张苍的同意,任何人也不得进入。 当然,张苍的办公室扶苏还是有办法能进去的。 只不过扶苏一般也不会动用私权,除非到了十万火急的时刻。 因此扶苏只是在主编室外轻敲房门,静待张苍的回应。 “嘎吱~”主编室的房门被由内而外拉开。 一张神色略有疲惫却难掩兴奋神情的胖脸出现在了扶苏视野中,正是张苍。 “快快进来,为兄正有处难以抉择之事欲与贤弟商讨,只恐打扰贤弟构思政论方才未行 本待明日交付贤弟审阅之时再一同商讨,既然贤弟此时已至,倒也不必拖延了。” 张苍说罢便急匆匆地转身奔向案首,扶苏也急忙跟上: “贤兄受累了,愚弟所思政论已然成型,特此送来交予贤兄针砭 顺道一观贤兄是否有何阴暗,不想竟是与贤兄不谋而合,那便先行商讨疑难之处。” 张苍闻言也不废话,单刀直入: “贤弟且看,首版邸报其余陛下旨意、律令法条为兄皆已审阅完毕,只是这头条旨意... 为兄属实有些难以取舍,苏纸通行天下与陵邑迁民骊山这两项属实不知如何抉择。” 由于是首版邸报的原因,嬴政旨意和新进颁发律令的素材众多,部分编辑轻易便完成了工作要求 张苍也迅速审阅通过,只是这头条旨意,张苍却是犯了难。 毕竟邸报时扶苏一力主导创办的,那头条也最好能由扶苏占据 恰巧近期也并没有震撼全国的头条,能够压住扶苏所提的陵邑迁徙与推行苏纸两项重量级诏命。 可谓是恰到好处。 只是如何抉择这两者,张苍有点头疼。 以自己的私心而论,那决定是应该将苏纸放在首版,如此慰藉天下士人之心。 但邸报主要发行的对象是各高级官僚士大夫,咸阳城内的官吏对苏纸推行的政策决心已经是人尽皆知。 而边地的郡守、郡监们也都应该有所耳闻。 除却偏远之郡的长官们,这应该已经不是秘密。 作为头条诏命的政治影响力并不充分 相反,陵邑迁民制度虽然提出已有时日,但毕竟成效未著。 甚耗时间精力,阻力重重。 若将其封于头条,即再次昭示朝廷推行此事的坚定决心。 对各地郡守也是一种催促警醒,政治意义非凡。 因此张苍才如此踌躇。 所幸犹豫之时扶苏恰至,当即将这个问题抛给了自己的总编长官。 扶苏也能大概感觉出张苍的为难之处,心内也是感慨: “果然没有大公无私的圣人,张苍这是甩锅给我啊! 不过谁让我是总编呢?该挑的担子还是得挑。 这头条肯定给陵邑迁民啊,这可是政治邸报。 苏纸的推行绝对要往后面让让,但是怎么跟张苍说,还是需要斟酌一下。” 思忖一二后,扶苏对着满脸纠结的张苍开口:“愚弟以为,这邸报既然为政刊 那陵邑迁徙的诏命理应胜过苏纸推行的诏命,不然恐有偏题之虞。” 张苍闻得此言心中顿时一松,到底还是贤弟旁观者清,自己诚然是有些迷惘了。 但心中仍是不免有些惋惜,只得悄然发出一声叹息,究竟是政刊呐... 扶苏却还没说完,眼见张苍此态后娓娓道来: “不过苏纸推行海内也是天下士人必将喜闻乐见的盛事 不妨于二版时政评论之中居于头条,虽然不及首版旨意律令之处夺目,但也不失为一种折中之策。 不知张兄意下如何?” 张苍听后连连称是:“贤弟所思甚为周全,为兄并无异议。” 本来张苍就知道事情轻重,只是不好割舍而已 如今扶苏提的建议已经可以说是两全之策了。 虽然会导致首版旨意和二版政论无法一一相应,但是也无伤大雅。 “张兄应允便可,只是不知还有他处疑难之事?愚弟或可有所拙见。”扶苏又发问。 “余者尽是些细微之处尚需雕琢,只需解决此事便再无顾虑,待到为兄一一审阅后送于贤弟终审。” 张苍信心满满。 作为荀子高徒又身兼御史之职的他来说,区区邸报当然是信手拈来。 只是初创所需顾虑细节甚多,这才耗时耗力,但并无可以难倒张苍的部分。 扶苏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他再清楚不过张苍的能力了。 这点小事也不可能难得倒他,自己只是例行询问而已。 当下哈哈大笑:“既然贤兄的疑难之处已然无虞,那可否对小弟的政论斧正一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0322/1231449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0322/1231449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