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潘多拉的魔盒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和死对头奉旨成婚后[重生] 满级奶包穿八零:种田宠爆全家 重生崛起:从拒绝校花开始 每天都要被攻略我是真的佛了 晚唐秘案补遗 红楼:我真不想当皇帝 喜羊羊之喜欣欢乐 柯南之我真的是好人 重生16岁:一吻之仇 我们末日玩家是这样的

“太子殿下。” 毛骧闻声转身,看着来人立马躬身行礼道。 来者不是别人,正是闻讯匆匆赶来的太子朱标,因为急着赶时间,就连身上的朝服的褶皱都没有抚平,按往常这种情况是绝不会出现在朱标身上。 “毛骧,你们锦衣卫究竟要干什么,谁给你的胆子在承天门前仗责官员。”朱标看了一眼昏死过去的方孝孺,脸色难看道。 手底下人得到旨意,连忙带着方孝孺下去疗伤,锦衣卫对此并未阻止。 毛骧只是将身子躬得越弯,将脑袋埋得越低,却始终一言未发。 这时一名内侍官从皇城里走了出来,带着圣意,宣布今日早朝取销。 先前毛骧什么都没说,可此时这道圣旨却仿佛将什么都说了。 跪在承天门外的百官们,听到这圣旨后,一边磕头,一边大声高呼道。 “我们要见陛下!” “我们要见陛下!” 耳边回荡着百官的呼喊,朱标脸色变得越发难看,这个父皇,我都有些不认识他了。 可眼下的情况还需要他来处理,对于自己这个父皇的脾气,朱标是再清楚不过了。 百官这样跪在奉天殿外,非但起不了任何作用,反而会造成完全相反的效果。 因为这在朱元璋看来,就是挑衅 是逼宫! 朱标看着百官们,开口劝道:“朝廷自有制度啊,诸位大人今日都先请回吧。” “各位如有冤情,可写成奏表呈奏啊。” 百官不为所动。 朱标见此知道事不可为,也不在劝,直接转身往宫里走去。 只要能说动朱元璋,那么一切问题便都迎面而解。 东宫随行的那些内侍官们则被留在了这,继续劝说百官。 “大人,大人们,你们请回吧。” “大人,大人,这又是何苦呢。” “大人们哪,都请起吧。” 而百官们,只是在不断重复着那句话。 “陛下,陛下,您要为我们做主啊。” 奉天殿。 朱元璋独自一人坐在龙座之上,脸上带着怒容,见着朱标进来,抬起头。 “标儿,你说他们想干什么啊。” 朱标面容苦涩,道:“父皇,到此为止吧。” 老朱以为自己的儿子会和他站在一边。 听了朱标的话,朱元璋更加愤怒,大手一挥,道:“除恶务尽,此事无需再议。” 在朱元璋眼中这些官员都该杀,就算是其中有个别是被牵连,那也是为整个大明做出的必要牺牲,诚如他之前所说百官哭,总好过百姓哭。 在洪武朝做官,就该有这个觉悟。 这一点,朱标却是坚决反对,从之前的户部尚书吕昶,到现在被冤杀的员外郎黄景。 朱标知道自己今日无论如何都说服不了朱元璋,二话没说,直接转身离去。 或许是因为实在是太过气愤,就连礼数都给忘了。 可坐在龙椅上的朱元璋看着朱标离去的身影,原本愤怒的那张脸,却是露出了一丝笑容。 对于朱标的表现,老朱很是满意。 看到自己后继有人,老朱的内心无比欣慰。 要知道锦衣卫设立之初,只是用来搜集情报、监视百官,这才是老朱的本意。 是因为胡案,老朱这才给他们扩大了职能,除了刺探消息之外,锦衣卫还设置了自己的审讯关押系统。 这件事的意义可是非常重大,刑罚是自古就有的,历朝历代都有处理司法事务的部门,但是这一次朱元璋设立的锦衣卫,相当于是在国家正常的司法审判以外,又高出了另外一套,完全绕开了正常的制度,这个危害可就非常大了。 法外加刑代表什么,朱元璋心里同样明白,因此锦衣卫只能是个临时措施,只是朱元璋目前不得已而为之的。 因为日后的大明疆域之辽阔,注定将会成为有史以来最大的帝国,各方面意义上的最大。 到时候无论是朝堂形势,还是国内情形之复杂程度都将会是有史之最,一个帝皇所要面临挑战之严峻可想而知。 朱元璋就是要接着这次胡惟庸案,彻底血洗一遍官场,因此才会把案子扩大。 这么做的目的就是敲山震虎,震慑那些后来者,使其以后不敢妄动,让他们一有异心,就会想起洪武十三年下的那场血雨。 至于锦衣卫,朱元璋会在他认为该裁撤的时机撤销,收回其司法权,将其彻底转入地下。 这个适当的时机,自然是胡案之后,朝中大臣对锦衣卫反感、愤怒值达到最高点的时候,等到那个时候,朱标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站出来反对,他便会借此机会顺水推舟同意朱标的提议。 到时候朱标无疑将会获得了天下士子的支持和拥戴。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朱元璋的出发点是好的,原时空他心中同样有着这样的想法。 他最后同样对锦衣卫进行了裁撤,将锦衣卫专属监狱诏狱的刑具拿出来,当着文武大臣的面全部烧掉,以示再也不重启锦衣卫之决心。 可惜的是,就如潘多拉的魔盒一般,魔鬼一旦放出来,就再也不想回到瓶子里。 因为锦衣卫实在是太好用了。 原时空,老朱废除之后,永乐朝朱老四上位后立马将其重新启用,之后一直到明朝灭亡。 要知道这是一个完全听命于皇帝,不受法律的制约的机构,作为皇帝总会有一两个看不惯的人。 而这些人按照正常的方式杀,偏偏又是行不通的,因为杀人总得需要一个罪名,总不可能随随便便就将一个人杀掉,做皇帝的最注重的就是自己的名声,锦衣卫的出现弥补这个不足。 因为其可以跨过刑部、大理寺、都察院这三个正经的司法机构,随便网罗罪名。 皇帝亲自交付的案件,那么案件里所牵扯到的人一定是必死无疑。 往往人还没有到锦衣卫,口供就已经存在,只需要签字画押即可。锦衣卫根本不担心你不签字画押,轻则一顿暴打,重则自己操作。 要知道这将会对司法体制造成严重的破坏。 锦衣卫这样如此锋利的刀,老朱能把握住,他的子孙们却不一定能。(本章完)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0393/288260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0393/288260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