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季汉教父,从攻略江东开始 > 42:宣传组组长许劭!(求追读!)

42:宣传组组长许劭!(求追读!)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前方有鬼 百诡阴阳 关山不渡清欢 替身三年,我离职后薄总失控了 文圣天尊 乱世冥皇 从联姻开始成仙 我都成仙了,你和我说全球直播? 99夜贪念 重生之母仪天下

许劭,字子将,汝南人,东汉末年著名人物评论家。 少有名节,善于评价,年轻时与自己的堂兄许靖定期举办“月旦评”,专门给许多人物评论。 其中最著名的莫过于曹操,另外还有许多名人,比如袁绍,刘表,荀靖,樊子昭,和洽,荀爽等等。 许劭喜欢品评人物,赏识不少人。 他也因为有鉴察人的品行﹑才能的能力名声慢慢被别人所知道,其中以对曹操的评价最出名。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贼。” 若以现在世人对许劭的看法,自然奉之为名士,曹操,袁绍等军阀之主都会对其礼遇有加。 而在诸葛丞相口中,则是“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 意思差不多就是许子将有识人之才,他善于评论别人的优劣好坏,但是他只是嘴上功夫,不能靠他来笼络人才。 这大概就是评论家的宿命,有识人之才,无用人之能! 可在陈舒心中,许劭有自己的一大定位。 那就是宣传组组长! 陈舒想到这里,眼神一亮,笑道。 “玄德公,舒有一策,便能让江东数郡皆传扬玄德公仁德之名,迅速平定江东纷乱局势,不安民心。” “另外亦能得到江东士人投效!” 听此,刘备不由大喜,连忙问道。 “明德速速说来!” 陈舒笑道。 “此事仅需许子将一言!” 陈舒提到这个名字,刘备顿时反应过来,笑道。 “备曾听闻,许子将评价曹孟德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使其名声大噪,明德是想借助其‘月旦评"之风,吹向江东之地?” 陈舒欣慰点头,笑道。 “不错!” “许子将有识人之才,天下皆知,以其月旦评之声名,不出半月,便可以传遍大江南北,助玄德公收归民心!” “许劭是天下少见之名士,得其效忠,亦能得到其他士子的认可,减轻其人顾虑,投归玄德公麾下。” 无论是哪个封建王朝,对知识分子的重视程度都非同一般,尤其是做主子,当头头的一批人。 他们无论是真心爱才,求贤若渴,还是借此卖弄人设,对名震天下之士都会格外礼遇,厚待。 最著名的便是祢衡。 这个大喷子能在汉末横行无忌,就是拿捏住了曹操,刘表等人爱才的人设弱点,不敢对自己下死手。 祢衡击鼓辱骂曹操,在刀尖上疯狂跳舞,曹操,刘表等人都会顾忌祢衡的名气,不予下死手。 曹操气急,不愿再留祢衡,也不能砍了祢衡的脑袋一了百了,只能像是踢皮球一样将祢衡送到其他人麾下。祢衡骂完曹操,被曹操送到刘表处;再骂刘表,被送到黄祖处;骂完黄祖,直接被一刀劈了。 黄祖之后在士人里的名声就降到了极点,引申出一个问题——黄祖暴虐,不似人主,不能投靠! 曹操,袁绍等人都愿意和名士结交,结交的名士越多,他们在士人眼中的地位就越高,越容易得到士人投靠。 如今大汉朝廷里,袁绍的名声自然是最响亮的,四世三公,外加冀州等地,得士人追捧,投效。 反观曹操,虽得到颍川士族的支持,但其“宦官”之后也让许多士人所不耻,在此犹豫不决。 另外。 刘备此前麾下有关张两位万人敌,却仅有孙乾,简雍两位文臣,他们还都是刘备的“好基友”身份。 其他名士,士人,始终看不上刘备,不愿投效。 如今刘备身兼镇东将军,宜城亭侯,外加皇室宗亲(目前还未列入族谱)这个身份,以及数郡地盘,再有刘繇关系,得许劭效忠不是难事。 一旦许劭投入刘备麾下,再以其“月旦评”积累的名声,帮助刘备宣传一波,可将“仁德”之名广传天下。 如此,在士人里会流传一句话——你看!许劭许子将都愿意投效刘玄德!我们还矫情什么,等待什么呢? 这类似于带头效应! 在得到许劭效忠后,像是在野的许多名士,如张昭,鲁肃,顾雍等,都会倾向于选择刘备。 刘备听此,顿感豁然开朗,拍手笑道。 “明德所言!令备恍若拨云见日!明日备当亲自出迎,请许子将入城,并诚信相邀其投入账下!” 许劭是名士。 名士讲究的便是面子。 刘备乃是当朝镇东将军,外加宜城亭侯亲自出迎许劭,自然给足面子,可得许劭之小众也! 陈舒原本的想法,是希望通过张昭,顾雍等人的投效,打响刘备的名声,可现在能遇上许劭,便省了许多事! “许劭明年可就死了,得趁早利用一下他最后的‘余晖"!” “让许劭评价刘备,成为‘绝唱"!” 陈舒想到这里,嘴角不由勾起一丝笑意。 这让坐在刘备头皮发麻,心中猜测又是哪个人,哪个世家该倒霉了。 “被明德盯上……啧啧!” 窗外。 昏暗漆黑的夜空逐渐有了一丝光亮。 晨曦洒落在院子里,像是贴上了褪色了的金箔,不知不觉已经相谈了一个通宵,两人依旧精神奕奕。 刘备看向窗外的晨光,意犹未尽,笑道。 “时间竟然过的如此之快,竟然已经天明了。” 刘备伸伸懒腰,毫无主公的威严与仪态。 陈舒也习惯了,同样慵懒,斜躺在地上,相比于武将出身的刘备,陈舒的精力还是稍微差些。 通宵之后,稍有疲倦。 最后还是对刘备提了一件事情,说道。 “主公欲收天下学子,士人之心,亦需要效仿荆州刘景升创办一座‘学业堂",规模不用大,但必须要有!” 刘备闻言一愣。 陈舒解释道。 “学业堂,便是刘景升在荆州创办的类似于太学,集合了南地北地数千大儒,数万士子,规模空前。” “玄德公要用江东士族,也需用天下士子,创办学堂。才能展现玄德公包容天下之心, 求贤若渴之志!” “学堂的创办,由舒来操办,玄德公这段时间只需要收集广陵,吴郡等地书籍,碑刻等等,舒有大用!” 刘备细细思索之下,自是应允。 “这件事情,便让秦松,或者陈端去做吧。” 两人总需要干出点功绩来,才能在麾下立足。太史慈的投名状是忠,蒋钦也需缴纳一份功绩。 秦松,陈端,也不能干吃白饭不做事。 这叫物尽其才,人尽其用。 陈舒站起身来,少有的严肃,说道。 “另外还有一件事情,亦是最重要之事!” “玄德公,如今曹孟德迎陛下于许昌,正是需要玄德公表忠心之时,最好是能够得到陛下这位宗正的认可!” 老刘到现在汉室宗亲的身份还没坐实,只是顶着一个镇东将军,宜城亭侯的名号,认祖归宗这件事情必须提升日程! 天下人不叫一声刘皇叔,陈舒心里过意不去。 “另!玄德公再书信一封与曹孟德,让简雍亲往,表示忠心于汉室,拥护陛下,与之同进退,请曹孟德相助回归宗室!” 得。 刘备摊手一笑。 “备还是多练习书法,免得污了陛下之眼!” 陈舒大笑。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0504/1244296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0504/1244296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