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饲料火爆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夏第一皇太子 神荒笈 变成幼崽后被兽人团宠[种植] 红楼之剑天外来 一日还-时间循环 玄幻:朕刚登基,让我复国大奉? 一剑知下 武道长生:从八段锦开始 修仙:我的开枝散叶系统 初始之渊

时间在不知不觉中进入了十一月份。 南北河农场的气温已经下降到了零下二十几度,夜晚加上寒风的吹袭,已经滴水成冰了。 南北河农场农机修理厂车间内,却是热火朝天。 一台长4米,宽3米,高2米的大方盒子正在成型。 工人师傅们正在安装一台配套的柴油机。 当人们把几根三角皮带强行套进了飞轮里,老潘大喊道:“发动,发动。” 有年轻力壮的小伙子拿起摇把子,插进柴油机的启动卡榫里,几个惯性摇动,柴油机发出了吞吞吞的轰鸣,一股股黑烟喷射出来。 让柴油机运转平稳后,老潘手里拉着一个闸柄,轻轻一合。 嗡的一声。 方盒子就抖动起来。 发动机的皮带带动了一個稍大的齿轮,而这个齿轮又带动了一个更大的。 这就形成了一级减速、二级减速的效果。 搅拌机里的钢轴缓慢的转动,而钢轴上的搅拌叶片也跟着缓缓的围着铁桶旋转。 不仅如此。 老潘又合上了另一个手柄,那个看似固定的铁桶竟然也缓慢的反方向转动起来,固定筒竟然变成了滚筒。 这就是老方和老潘俩人共同设计的双向滚筒搅拌机。 熊贵清对着外面招招手。 几个推着手推车的工人进来了。 他的手推车上装着麻袋。 “倒进去。” 这些麻袋里装的正是粉碎好的豆饼、玉米和麦麸子。 有意思的是,投料口并不在顶部,而是侧面。 当工人们把这些备好的饲料倒进去,发动机变得沉闷。 “加油门。” 老潘一声令下,有人伸手按下了发动机上的油门拉杆。 并固定下来。 “哒哒哒哒!” 发动机高亢的轰鸣震耳欲聋,在车间里回荡。 经过减速的搅拌机,缓慢而有力的转动着。 滚筒做着逆时针转动,而中间的搅拌轴却是顺时针的运动。 两个相反的运动让滚筒内的饲料粉末进行了充分的混合和搅拌。 十分钟后,手柄分离,发动机也回到了怠速状态。 打开底部的出料口,老潘和老方都接了一小盆,两人在灯光下查看。 满意,绝对的满意。 混合料搅拌的充分均匀。 “只是这玩意运输过程中可能会变得分层。” “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老方摇着头说道:“只有颗粒料才能固定下来。” 熊贵清抓了一把,用手指捻了捻,不错,至少一把饲料中,各种料分布的很均匀。 熊贵清把手中的饲料扔进小盆里,笑着说道:“好,成功了,搬走!” 一辆平板汽车倒退着开了进来。 车间里有起重车,钢索一挂,直接上车。 修理厂和粮油加工厂之间就隔着一条马路。 只是走车需要绕点路。 这边修理厂的制造费用老方交过定金,现在熊贵清去付尾款。 机器的图纸被老潘拿走了。 他们俩穿过公路去安排卸车。 熊贵清去了财务室。 修理厂财务室就在工厂大门口。 前面老方交了三千,现在熊贵清又交了四千五。 柴油机是熊贵清自己买的,花了一千二。 这台机器,熊贵清花了8700,这些日子老潘和老方的吃喝拉撒,这个支出9000块! 可即使是这样,熊贵清也觉得值得。 这可是自己研发的! 如果未来再把颗粒机搞出来,自己不是能搞个生产线了吗?! 当然,现在这些还远的很。 机器已经卸了下来,它被工人们直接抬进了后面的一间仓库里。 这里就是地板有些破,可能还有些老鼠跑来跑去。 熊贵清现在管不了那么多。 这间仓库以前是存放面粉的成品库。 如今,放进去了一台搅拌机。 熊贵清让他们把一堵墙凿开,形成一个两米多宽的门。 把隔壁的仓库也利用上。 对面的墙壁也没有逃脱厄运。 一样被凿开。 这样三间仓库就连成了一体。 搅拌机入料口对着的这道门,门里堆放着粉碎好的豆饼、玉米面和麦麸子,还有需要添加的鱼粉。 而出料口的这边,对着的房间就是封口设备。 熊贵清把给面袋子封口的设备搬到了这里。 至于原料嘛,熊贵清不缺。 侯勇还在催他赶紧抵账呢! 前几天,熊贵清就从三分场拉来了大量的瘪麦子和苞米。 豆饼? 加工厂的油坊已经开始生产了。 豆饼已经有了十几吨了。 粮油加工厂虽然承包给熊贵清个人了,可它依然承担着农场职工的粮油供应。 熊贵清这几天连续跑了十几个分场连队,让他们拉来粮豆,熊贵清只收取加工费。 至于边角料则低价卖给加工厂。 比如生产面粉产生的麦麸子,比如生产豆油产生的豆饼。 分场领导当然愿意。 于是,南北河农场粮油加工厂又热闹了。 车来车往,有往这送小麦大豆的,有往回拉白面豆油的。 农场职工们又吃上了自产自销的粮食。 有的分场更聪明,连加工费都用边角料抵账,不够的再用粮食抵,反正要钱没有,要粮有的是。 于是,加工厂大院里空地上堆满了麻袋。 都用防雨苫布盖着,没法,这都是抵账来的。 11月22号,小雪,星期六。 各个分场的大喇叭都在广播,场部加工厂对外销售混合饲料了,有愿意购买的,自己去。 就连三分场也不例外。 分场的人都知道,加工厂被熊贵清承包了。 这可是自己人啊! 常伦约了所有的养牛户,雇佣何献超的蹦蹦车跑一趟场部。 他坐在驾驶室里,望着加工厂的大门发呆。 何献超也是傻眼。 这个场景他是真没见过。 各种车辆已经从大门口排到了供销社外了。 没办法,来买饲料的人太多了。 从畜牧科手里拿到的资料显示。 从年初到现在,已经累计迁入的奶牛户300户了。 哪家至少都有三头奶牛。 算下来,九百头牛,等着吃饲料呢。 而且,已经开始产奶的奶牛也有两三百头。 如果料跟不上,奶牛就会得病。 不管牛奶能不能卖出去,该喂的精料一点都不能少。 此时,奶粉厂也及时的发出了通知,12月份完工,12月15号试生产。 现在算算也没几天了,就问你这的饲料你买不买吧?! 畜牧科和奶粉厂的同志找熊贵清商量,因为他们有政策,四斤奶换一斤平价料,这个政策他们只能找熊贵清执行。 “行,没问题,你们给我多少补贴啊?” 为啥?我是承包的,要效益,这么多人等着发工资呢! 你平价了,我亏损了,必须补贴。 农场一研究,补贴他们是补贴不起的。 干脆这样,平价料的原粮由农场粮食科提供,加工厂收取加工费。 至于这些饲料多少钱往外卖,那是乳品厂的事。 好嘛,本来在一起销售的饲料,楞是让乳品厂划拉走了。 双方约定,1月份开始提供平价饲料。 现在到一月份不是还早吗? 熊贵清玩命的生产饲料,反正不管平价还是市场价都是一个配方。 这是熊贵清有良心,没有改配方。 先期来买饲料的基本都是家里的奶牛已经产奶了。 自己在家瞎喂,容易喂出毛病来。 这不是都提倡科学饲养么! 常伦哪里等得了? 他左挤右拐,进了加工厂,找到了正忙得晕头转向的熊贵清。 常伦一打招呼,熊贵清赶紧放下手头的事,问道:“你咋来了?” “买饲料啊!” “买着了吗?” “哪买得着啊?我排在后边呢!” “你要多少?” “哎呀,不少啊,16户人家都来了。” “啊?这么多啊?” “可不是嘛!” “那咋整?要不先这样,一家先给500斤,对付着,过几天再来。也不能都给你们啊!” “行,我去跟他们说。” “说好了,来找我,我带你们去开票。” 没办法,熊贵清的加工厂一红火,各种关系都找来了。 要求安排这个,安排那个。 谁都不能得罪。 正好自己也用人。 于是,熊贵清成立了一个业务室。 卖饲料得开票,得交钱,还有饲料的库管。 一大堆岗位。 谁来找熊贵清都给面子。 其实,熊贵清最需要的是财务。 业务室收了钱,都不知道交给谁! 让潘春梅来? 小丫头很抵触,她又不喜欢管钱。 正好财务科孙会计的姑娘去年财校毕业,一直在财务科实习。 通过倪桂田得知加工厂需要一个出纳员,高高兴兴的把闺女送来了。 熊贵清一看,认识。 正是他送保证金的时候,给他点钞的一个。 小姑娘白白净净,身材不错,却是相貌平平。 熊贵清不能不要。 这个刘媛就上岗出纳员了,每天的款项都是她收,然后存进银行。 常伦跑回去跟这些奶牛户一说,都说行。 于是呼啦啦的涌进厂区,把熊贵清围住了。 “别乱,都跟我走。” 他带着这些人直接去了业务室。 “给他们几个开票。” 有排队的不乐意了。 “干哈啊?我们都等了这么长时间。” 熊贵清知道自己这么干不对。 可乡里乡亲的,他就得走走后门。 开票的姑娘小伙一看老板亲自带来了,肯定优先接待。 熊贵清不敢在现场待着,他赶紧躲到了厂外。 连办公室都不回去了。 没办法,认识的人多,谁都来找你,你不躲都不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0883/1257847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0883/1257847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