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新鲜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唐:李二,还钱 后山有座传送阵 嫡女重生后,娇宠了高冷将军 自律的我简直无敌了 萌女御仙道 秦墨秦相如免费阅读完整版 末世修罗血统 起手超位,阁下该如何应对 逆天魔妃要上位 青云登仙录

就在这纷纷扰扰的烟火气中,时间来到了1988年的1月1号。 按照惯例,今天农场机关是要召开新年茶话会的。 各基层领导来到农场的中心,齐聚一堂,共襄盛举,回顾过去,展望未来,重点是吹风。 农场新一年的一号文件的核心内容要透露出来。 继续扩大奶牛养殖规模成了今年的主题。 侯勇在自己的小本本上着重的记着要点,找个机会还得跟熊贵清请教请教。 熊贵清同志则开车来到潘家,把老丈人丈母娘请到家里。 今天是元旦,也算是一个节日。 以前他不在乎是因为有更重要的事,现在,他得把媳妇儿娘家伺候好。 这几天,潘春梅可能是怀孕的原因,总是心情忽高忽低的,情绪化严重,熊贵清一直哄着,正好过节,把娘家人请来,这样潘春梅能分分心。 元旦一直在农村不太受重视。 原本熊长禄和余秀华都没打算过。 可架不住儿子攒捣。 于是,在下午三点钟的时候,熊家的元旦家宴就开始了。 潘春梅最大的烦恼是,自己怀孕后,身材走了样,胖了。 这是她最在乎的。 这件事一直困扰着她。 娘家爹妈一来,她心情一高兴,也不提自己胖了,跟着吃吃喝喝的,很来劲儿! 连喝带唠的,三個钟头才算结束。 潘春梅的心情也愉悦了。 老爸老妈的眉头也舒展了。 就连老丈人丈母娘也是红光满面,乐乐呵呵。 一家人酒足饭饱,坐在客厅里喝茶吃零食。 就连豆包都享受到了更多的骨头。 潘春梅嘴里吃着山楂片,看着电视嘿嘿傻笑。 倪桂花和余秀华陪着她,各种好吃的往她跟前送。 此时的潘春梅觉得自己很幸福,身边的亲人都宠着她,这种感觉真好。 三个爷们则坐在另一侧,喝茶抽烟。 电视被老娘们把着,他们就在一起吹牛逼。 熊贵清看电视只看新闻。 七点一到,新闻联播一出。 第一条消息就让人震惊。 “今天,天安门城楼正式对中外游客开放,现场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客厅里所有人都是一愣,而后就是惊喜。 “哈哈,真的开放了!” 熊长禄和老潘都忘了抽烟,烟头烫了手指才惊醒。 潘春梅更是高兴,她转头看向熊贵清,轻声问道:“贵清,咱们能去吗?” “能啊!只要你身体能挺住,咱们就能去。” “真的?那我要去天安门!” 她高呼一声,把其他人吓了一跳。 “哎哎,你可小心,别动作太大!” 所有人都伸手要扶她。 “我没事!” 潘春梅的话音刚落,就脸色一白,捂着小腹坐下了。 “哎呀,是不是抻着了?” 倪桂花和余秀华赶紧围过来。 熊贵清也端着热水过来,“先喝一口,缓缓。” 好像这杯热水是仙丹一样,喝了就能好。 熊贵清拿眼一扫屋子里的人,他们对天安门城楼的开放都很兴奋。 熊贵清太理解了。 天安门是啥地方?城楼又是啥地方? 那是中国的象征,那是新中国诞生的地方。 可见天安门城楼对中国老百姓意味着什么! 说是精神图腾也不为过啊! 这么神圣的地方竟然开放了! 这说明啥? 连这么敏感的地方都能开放,说明国家在改革开放上面会走的更远,走的更深。 这些年逐渐兴起的民间资本就吃了一颗定心丸。 “亲家,你说这城楼子开放了是啥意思?国家就缺那点门票钱?” 熊长禄虽然对以后有机会也能上城楼子有些兴奋,可细想,这里面是不是有啥说道呢? 现在的熊长禄已经知道通过现象看本质了。 “哈哈,老熊大哥啊!你还是真聪明!” 老潘先是捧了一记亲家,而后想了想说道:“这么大个国家肯定不是缺那点门票钱,可能是释放什么信号吧?具体的我也没看懂!” 老潘转头看着自家姑爷。 “贵清,你文化高,你说说。” 熊贵清一听老丈人这么上道,就咳嗽一声,准备长篇大论。 仔细的分析这个信号释放的现实意义和未来长远的意义。 结果,潘春梅来了一句。 “意思是继续改革开放呗。” 得,一句话说的熊贵清哑口无言。 我…… “对,还是媳妇儿看的透彻。” “我不管这些,你啥时候带我去城楼上看看?” “等……生了孩子?” “我现在不能去吗?” “现在?万一……” “对呀对呀,可不能出门,这大冬天的,路滑不好走啊!” 倪桂花和余秀华苦口婆心。 倪桂花还指着自己的屁股说道:“现在还疼呢,你要是……” “呸呸!”老潘赶紧接话。 “别胡说,闺女好好的,等生了孩子,想去哪儿让贵清带你去,啊!听话!” 一家人先哄了一阵,就赶紧转移了话题。 第二天,熊贵清刚起床,就得到消息,猪死了两头。 这个消息让熊贵清半天没反应过来。 这几年,熊家猪场的成活率很高,基本没有死猪的情况。 他当然知道是系统的保护作用。 死猪对他来说已经有些陌生了。 现在听到这个消息,他觉得很不真实。 熊长禄已经去了猪场。 熊贵清坐在餐桌前,慢条斯理的吃饭。 “妈,是几号猪舍死猪了?” “听说是新建的这个猪舍!” 余秀华忧心忡忡的说道。 “哦,这个猪舍啊!” 熊贵清当然知道是咋回事了。 新建的这个猪舍没在系统保护的范围内,死猪也正常。 他吃了手里的馒头,跟潘春梅说道:“媳妇儿,在家看看电视,我去去就来。” “嗯,你慢点。” 经过昨晚大家伙的劝导,潘春梅对爬城楼子的心思又淡了。 她还是好好养胎吧。 熊贵清跟老妈打了招呼,就往猪圈去。 新建的7号猪舍与以前的四栋猪舍不在一个大院子里,显得有些孤独和突兀。 在雪地里孤零零的。 熊贵清踏着积雪走进7号的院子。 院子里的积雪已经打扫干净了。 熊长禄和王兴初正从猪舍里出来。 见到儿子来了。 熊长禄说道:“死了两头,王兽医已经走了,不是传染病,可能是应激反应死的。” “这都几天了?还有应激反应?对了,疫苗打了吗?” “已经打完了。本来想着这几天劁猪呢。” “要不再等一个礼拜,缓缓,不行让于洪刚来照顾这个猪舍吧,他经验多点。” “行,我告诉他。” 老王接口道。 “王叔辛苦了!” “嗨,辛苦啥,应该的。” “对了,明年开春还得新建猪舍,至少也得建六栋,可能更多,看资金情况。这样咱们就需要更多的饲养员。王叔你得有个心理准备,提前张罗饲养员人选。” 熊贵清交代了下王兴初饲养员的事。 以前就有饲养员没有提前安排,导致找不到人的情况发生。 “行,我现在就张罗。” “还有一个事。关于工资待遇的问题,你们也研究一下,咱们应该调整调整了。” “行,我和你爸一起商量,有了结果再跟你说。” 熊贵清点点头。 “爸,那我就先走了,我还想去趟场部,看看情况。” “去吧。” 熊长禄点点头。 熊贵清一进家门带进去一股凉风。 他在门口站了好一会儿,才进去。 “这么快就回来了?” 潘春梅慵懒的问道。 “咱爸他们能处理好,我也没必要操那个心。对了,我要去趟场部,去厂子看看情况,有几天没去了。” “那你慢点,路滑!” “放心。” 现在熊贵清觉得,自己最大的不方便就是电话问题。 交通他有车了,可是通讯却没法解决。 在11月,花城为了配合第六届全运会,才开通了100部模拟蜂窝电话,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大哥大。” 到现在,全国其他地方还没有呢。 自己还是等吧。 看看六七月份能不能买到。 这个事可不是说你花钱买个大哥大就完了,当地得有基站才行啊! 像南北河农场的移动基站是快2000年了,才建设覆盖的。 那得等到啥时候? 至于座机? 农场这边还没有给个人安装的先例。 要是有了电话,他也不用总是往场部跑,打个电话就能完成的事,现在还要亲自跑,既费时间又费车。 他开车刚驶上主干道,就遇到了骑着摩托不怕冷的侯勇。 “主任,您这是去哪儿?” “找你啊!” “找我?有事啊?” “我想找你商量点事,你这是去……场部?” “啊,我去厂里看看。” “这样,我把车放下,跟你一起去场部,咱俩路上唠。” “这么急?” “跟你聊了之后,我才踏实。” 熊贵清跟着侯勇来到办公室。 侯勇把摩托停好,又去办公室拾捣了一下,这才出来。 他上了副驾。 熊贵清一脚油门,虎头奔抓着雪地窜了出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0883/125785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0883/125785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