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0.第350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转行后,我成了篮坛第一人 九零年代:不做贤妻良母后爽爆了 豪门重生之千金归来 离婚后我带千亿家产杀回来了 梦里相伴几时终 我在游戏里升级 重启2007,从学霸到学阀 从遮天世界开始无敌 最有种的海贼猎人 捻衣香:阴戾权臣宠她入骨

第350章 足球滚得不快,林逸没接可不是因为球速太快他接不到。 紧接着,主裁判的哨音又响了起来——加时赛上半场结束了! 林逸的这个动作又被人理解为了看“体能不支”“有心无力”“放弃的象征”…… 只有林逸自己心里清楚,他那只是不想浪费体力而已——摆明了这球开出来,加时赛上半场就结束了,自己干嘛还要去管这个球呢?他现在体能确实已经到了红线,能节省一点出来,加时赛下半场也许都会发挥作用。 现在的他,对于体能会非常吝啬,多余的浪费,哪怕是一丁点,他都不允许。 一个优秀的职业球员,要学会最合理的管理和分配自己的体能。 所以这种毫无意义的举动,林逸就不会去做了。 主裁判哨声响起之后,他放任足球朝自己身后滚去,转身慢悠悠地向场边走去了。 他走得不快,可以看得出来胸膛还在剧烈起伏。 这给了所有人一个深刻的印象——林逸已经油尽灯枯了,就算克洛普不换下他,剩下这十五分钟,他也是不可能有所作为了。 虽然规则规定,加时赛上下半场之间是没有休息的,双方直接交换场地,开始下半场的比赛。 但实际操作中,并不会真的这么严格要求。球员们还是会趁着这个机会到场边喝口水,趁机歇一歇,喘口气。主教练也会抓紧时间和球员们交流一番,做出调整。 只要不是太过分,主裁判都不会管的——而且主裁判也需要休息呢,他在球场上执法,不停奔跑一百一十五分钟,对他们的体能同样是巨大的考验,况且他们的年纪普遍都要比球员更大。 在林逸慢悠悠走到场边,拿起水瓶喝水的时候,克洛普一个箭步冲到他跟前,凑近了问:“还能坚持吗?” 林逸笑得有点慵懒:“当然。” “那我看你……”克洛普是指林逸刚才的一系列表现。 “我只是不想把体能浪费在无谓的事情上而已,教练。”林逸解释道。 克洛普注意到林逸连说话的语速都比平常慢了,也不知道是不想把力气放在说话这件事情上呢,还是真的体力不支的表现…… 但他现在也只能选择相信林逸。 其实他不是没考虑过换下林逸,但他认真想过,如果换下林逸的话,对球队的士气恐怕是一次巨大且沉重的打击。 现在在球队中,他觉得林逸的威信逼自己都高了,林逸说什么,大家都觉得有谱。 如果林逸还留在球场上,最起码还能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 虽说他现在体能已经不行了,留在球场上可能也没什么用,但克洛普对林逸总是有一种迷之信任,觉得或许不知道什么时候,林逸就能够灵光一闪,解决问题。 克洛普最终说服自己不换林逸下来,正是抱着这么一种对林逸的“迷信”。 当然,现在见林逸明确表示他的体力没有表现出来的那么不堪,这种“迷信”又坚定了几分。 “好了,伙计们!还有十五分钟!还没到投降的时候!打起精神来,我们可是从绝境里复活,撕掉了死亡判决书又爬回来的,你们应该很清楚,比赛不到最后一秒,决不放弃有多重要!”克洛普转过身来,用力拍着巴掌,对自己的球员们喊道。 非常短暂的休息,教练们各自叮嘱两句,主裁判就催促球员们赶紧返回球场。 林逸扔下的水瓶,慢悠悠地走了回去。 他所有的动作都很慢。 这和他平常的他完全不同。 萨拉赫关心的上来拍拍他的肩膀:“你还好吧,林逸?” “我很好,谢谢关心,萨拉赫。哦,萨拉赫,到时候你跑位再贼一点。”林逸趁机拉着萨拉赫说了起来。 “好,我明白。”萨拉赫点点头。 加时赛下半场开始之后,克洛普并没有针对林逸做出换人动作,林逸依然还留在球场上。 这让电视机前的中国球迷们暂时松了口气。 也让利物浦的球员们很安心。 虽然林逸看起来好像马上就要挂了一样,但利物浦的球员们还是希望林逸能够留在球场上。 他跑不动无所谓,其他人帮他跑,用更多的跑动来弥补林逸无法跑动的问题。 之前林逸帮助了他们那么多,现在轮到他们帮助林逸了。 “随着主裁判的一声哨响,加时赛下半场开始了!” 正如一般经验所显示的那样,加时赛的下半场,利物浦明显要比上半场活跃多了。 这和他们在加时赛上半场获得了一定的休息有关。 而拜仁慕尼黑也出现了体能问题,不得不放慢速度。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拜仁慕尼黑已经领先了,他们自然没必要继续进攻。万一压上之后被对方打反击怎么办? 现在领先的是拜仁慕尼黑,他们有充分的理由选择保守的做法,只要能够守住这个比分,他们就将获得欧冠冠军。 在利物浦的攻势中,林逸发现自己不用频频接球了,他的队友们不会每次都一定要把足球传给他,由他来组织进攻。 林逸不认为这是队友们不信任自己了,他可以看得出来,这是队友们对自己的关心和帮助。 他们是想要让自己获得更多的休息,把力气用在关键时刻。 林逸感谢自己队友们的好意,也无意改变他们的做法。 既然队友们把他从某种程度上解放了出来,那么他不矫情,去做自己该做的事情就是了。 因为不用做“调度中心”,林逸的跑位可以更加自由和灵活,不用随时随地都要出现在足球附近,他可以远离控球球员,出现在他认为应该出现的地方。 这样灵活的跑位,他甚至还可以跑到禁区里去抢点——这样的事情他以前可是很少干的,但并不代表他做不了,要知道在那个虚拟的世界中,林逸可以看到自己的数据,他的无球跑动数据可是很高的。 无球跑动不高的话,也不可能总是找到空当,找空当的能力不仅体现在他在中场接应队友的传球,也可以用在门前抢点上。 一个优秀的前锋必然要有出色的无球跑动。 实际上利物浦在加时赛下半场的进攻,也不可能再像之前那样经过一系列传递,在传递中找到突破口什么的。 利物浦没有那么多时间。 十五分钟看起来不短,但也不长。 在需要做最后一搏的时候,大家往往会采取更简单直接的做法,这种做法或许效率不高,但却有足够多的次数,数量多了,可能就会量变导致质变了。 利物浦采取的更简单直接的做法就是边路传中。 斯科特尔已经在克洛普的指挥下,冲到了最前面,充当起了中锋,用他的身高和头球优势来威胁拜仁慕尼黑的球门。 两个边后卫冲上来做边锋,不断起球,往门前送。 虽然看起来简单粗暴,也没什么技术含量,但却一样让拜仁慕尼黑的球迷看到的心惊胆战。 边路传中是没有办法下的办法,一脚踢出去颇有一种无论防守还是进攻方都“听天由命”的感觉。很多人对最后时刻采取边路传中的打法很是不屑,认为这是在浪费机会。 可仔细想一想,为什么全世界的球队,在最后需要殊死一搏的时候,都会不约而同选择边路传中的打法?是因为全世界球队的主教练脑子都有问题,不知道这是在浪费机会吗? 既然大家都这么用,必然有这么用的道理。 边路传中虽然会浪费很多机会,但也会创造出同样不少的机会,这些机会中哪怕让进攻方抓住一个,那可能就会致命…… 这正是利物浦现在想要达到的效果。 因为斯科特尔前插,拜仁慕尼黑在防守的时候基本上重心都在斯科特尔和菲尔米诺这两人身上。 利物浦的球员们传中的时候,确实会奔着斯科特尔或菲尔米诺而去。 只是斯科特尔和菲尔米诺在对方的贴身盯防下,跳起来争顶的效果也不是很好。 林逸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了这一点。他尝试着跑到禁区里去抢点,发觉对他的盯防力度并不大。 当罗伊斯拉到右边路去传中的时候,林逸从禁区外往禁区里跑,但他不是直接跑到门前去抢点——那根本不是他去的地方,他径直跑向了后点。 罗伊斯利用技术晃开了角度之后,直接起脚传中,传中之前他甚至都没有去看看禁区里的情况——他可没有那个时间,只能是凭借感觉和经验把足球传出去。 至于最后能够被谁顶到,那就不是他所能控制的了。 传完球之后的他才抬头看向禁区。 斯科特尔和菲尔米诺一前一后跳了起来,想要争顶。 和他们一起跳起来的还有拜仁慕尼黑的后卫们。 但他们谁都没有顶到球。 被罗伊斯传来的球划出了一道明显的外弧线,绕过了他们的头顶,然后直奔禁区后点而去。 大家的视线和注意力随着足球转向,这才看到林逸出现在了后点! 他侧身调整了一下姿势,然后左脚支撑柱身体,抡起了右脚! 这是要凌空抽射的架势啊! 这个时候,可没有人敢忽视林逸的射门,因为常规时间里,正是林逸的射门为利物浦扳平了比分的。 他在禁区里没有身体对抗能力,又不代表他射门准星也没有…… 于是禁区里顿时有两名拜仁慕尼黑球员扑向了林逸,此外,诺伊尔也反身往回扑,打算去封堵林逸的射门。 林逸把眼前这一切都看的清清楚楚,不仅是眼前这一点情况,他周遭的情况基本上也都在他的脑海中。 双方球员在什么位置,他都一清二楚。 所以他知道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当足球飞到他脚前的时候,林逸抡起来的右脚却并没有把足球射向球门,大家期待看到的精彩的凌空抽射并没有发生。 林逸只是脚腕一抖,右脚把在空中的足球弹向了禁区中路! 这不是射门,而是……传球! “诶?!”看到不是射门,贺伟很惊讶。 随后他脑子里蹦出一个想法——这是失误打呲了吗?! 不!不对! 紧跟着贺伟的思考能力恢复之后就觉得这一脚不可能是林逸打呲了,而是一脚有蓄谋的传球! “萨拉赫——!!”英国解说拖长了声音高喊起来,就差从座位上站起来了。 在他的嘶吼声中,大家这才发现在禁区中路的点球点附近,萨拉赫一个箭步跨上来,然后右脚支撑身体,左脚抡起! 他的动作和林逸刚才的动作差不多,只是方向相反,两个人就好像是在照镜子一样。 因为拜仁慕尼黑的防守力量先是被菲尔米诺和斯科特尔给带走了一部分,剩下的一部分又被林逸给吸引了,所以萨拉赫现在竟然处于无人盯防的情况,他可以从容的弯弓搭箭,把力气蓄好,然后扭动身体,腰胯带动左腿,左腿带动左脚,就像是一条鞭子一样,所有的力量都通过各个部位最终传递到了左脚的正脚背,也就是鞭子的末梢处。 这条鞭子结结实实地抽中了空中飞来的足球! 嘭的一声,草屑四溅,足球犹如飞火流星冲向球门,摩擦着周遭的空气,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穿透了禁区前的人墙,从诺伊尔的身边飞进了球门! 而诺伊尔,被林逸摆了一道,根本没法再翻身去扑了,他的身体还在依照惯性向后点移动,手臂徒劳地向后挥,压根儿没有碰到足球…… “萨拉赫—!!!!”英国解说终于把他拖长的这一嗓子吼完了。 加时赛下半场,双方交换了场地,拜仁慕尼黑的球门后面正好就是利物浦球迷聚集的看台,当足球撞上球网的时候,所有利物浦球迷们都从座位上一跃而起,跟着振臂高呼。 他们的欢呼声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现场的解说员们差点都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他们只能拼命提高音量,吼到嗓子嘶哑,额头青筋直冒。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1071/171960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1071/171960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