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刘家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知否(重生) 穿越乡村,我和恶霸锁死了 斗罗V:进化太古苍龙,娶妻成神 路地的姐姐是大明星 穿成炮灰的猫后,他读我心反杀全场 盖世天医 神级选择:开局契约雷电将军 疯批美人娇养大反派 穿成大院糙汉的掌中娇 孽徒下山:我家总裁超宠我!

众人都知道宣府的镇国公府多了一位深得圣宠的刘夫人,却不知道,抚宁侯嫡次子朱岗身边多了一位姓刘的嬷嬷。 秦柳行踪开始成谜。 就连她的夫君马昂都不知道她近况如何。 秦柳只是偶尔给他捎信,让他打理好大同的煤矿和铁矿,等她回来再扩大生产。 秦柳对目前的生活还算满意,又有些身不由己。 抚宁侯朱麒,早在正德十二年九月就被任命为两广总兵官去上任了。 这可是个超级大肥缺。 大明王朝多年以来一直实行海禁政策,朝廷官船的出海往返都是从广东市舶司进出。 而广东和广西广袤的海岸线,若有私船要下海走私,就会受到两广总兵官的严厉监督。 近年来,海外贸易日益频繁,民间走私船只不少。 这些走私船只为了能平安往返,少不了要花钱打点。 抚宁侯什么都不干,便有日进斗金的进账。 博得了正德帝信任的抚宁侯,留一半自用,另一半上交给正德帝的小金库,实现了闷声发大财。 他发财记得拉上正德帝,两广其他的官员也没少发财,倒是十分地安稳。 正德帝没想到,两广的收益这么大,便把虎视眈眈的目光望向了富饶的江南。 江南的海岸线可不比两广短。 在此之前,他多次巡视巡视九边,把边军积累多年的顽疾一一清除。 有安化那里粗暴解决屯田的教训,正德帝把沙堡子镇乃至宣府的开垦荒地新增屯田,引入玉米和土豆等耐寒高产农作物等措施,引到边军屯田中,解决了边军粮饷短缺的问题,为大明王朝北部防线的十余年安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正德帝带着秦柳、朱岗去了一趟洛阳。 年近九旬的前首辅刘健还身体健康地活着。 如果说正德帝对谁心有愧疚最多,那一定是刘家人。 当初年过七旬的首辅每天耳提面命地劝导他要勤学要上进,要开经筵。 他基本上左耳朵进又耳朵出。 后来有了刘雪绛的事,刘健与谢迁等人一起以致仕威胁要皇帝诛杀八虎。 正德帝答应了刘健和谢迁的致仕,心中就没有愧疚吗? 这场斗争的导火索,还是自己的那场被人算计。 至于后来刘瑾等人对刘健一步更进一步的迫害,则引起了他的大怒。 刘瑾的解释,才让他把怀疑的目光转向到新首辅刘东阳身上。 而刘东对自己的救命之恩,则把正德帝牢牢地钉在了愧疚的柱子上。 当初太皇太后把刘雪绛留在宫中,他没有机会放她出宫吗? 当然是有的。 只是他怎么愿意? 他挂羊头卖狗肉,打着撮合刘雪绛和朱岳的旗号,光明正大地接近刘雪绛。 其实是在暗地里刷自己的好感度。 史书上的斑驳血迹早就告诉他,作为皇帝,他不能迎娶首辅的嫡孙女。 可这种不能,反而更加激发了他内心的渴望。 作为皇帝,他居然还有得不到的女人?! 所以,那场被算计,就没有自己的故意纵容吗? 只是,他没想到,之后会引发这么一大连串的事。 而承受灾难的人,不是他,是柔弱的刘雪绛和已经致仕放权的刘家人。 而他,欠刘家人一个道歉。 刘健以身体抱恙为由,并没有亲自拜见正德帝。 他当初不过是翰林院一名不起眼的翰林,成为弘治皇帝的老师之后,才慢慢崭露头角。 弘治皇帝对他信任异常,朝中大事托付他多年,经常召刘健单独议事。 几十年的君臣相知,他就没有对那个脾气温和又勤政皇帝的师生感情么? 爱屋及乌。 当年正德帝还是东宫太子,生病卧床不起,弘治帝几个月无心朝政,他这个首辅,就不心疼这对情义深厚的父子吗? 弘治帝临终握着刘健的手托孤,这个年过七旬的老头子,就没有感动吗? 是以他兢兢业业地辅佐正德帝登基、辅政。 然而,他没有想到,已经和谢家探花郎订亲的自己嫡孙女,会被人算计到这个份上。 他的坚决以致仕危险要诛杀刘瑾八虎,就是把选择权交给了皇帝。 老臣和老臣的孙女儿之间,你总得选一个。 作为筹谋多年的老政治家,他若真的要报仇和杀八虎,只能靠致仕这种毫无杀伤力的手段吗? 只是他没想到,自己的撤退,会导致两个儿子和长孙的过世。 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苦,只有亲自经历过才知道。 若非刘健年轻时经历太过坎坷,经历过七次大难不死,他未必坚持得过来。 秦柳则对这个记忆中的刘雪绛祖父有些尊敬和害怕。 尊敬来自于刘雪绛的记忆,害怕则担心这位人老成精的政治家会看穿,自己并不是他的正牌儿媳妇。 好在没有和刘健面对面。 然而,另一个人的出现,让秦柳陷入了巨大的悲痛之中。 她熟悉又觉得亲切的胡广思表哥。 胡广思找她谈话时,并没有避开正德帝和朱岗。 “阿绛,成恩表哥原来当年并没死,”胡广思面容深沉而悲痛,“他活下来了,还加入了起义军。据说,他还去过霸州,去过你住的那个村子。” “成恩表哥加入了起义军,就是大名鼎鼎的刘惠,因为他和赵鐩的努力,起义军才不骚扰平民。滥杀无辜的杨虎也战死了。” 秦柳心神大震。 “刘六刘七起义好几年,可遭受荼毒的普通老百姓并不多。” “根源就是成恩表哥以自己为棋,舍身入局。” “成恩表哥和赵鐩,是真正的英雄。” “因为起义军的奋力反抗,朝廷才对河北俵马制度进行了改革,降低和减轻百姓们所承担的税赋和压力。” 正德帝眼里有掩饰不住的震惊。 首辅的孙子和孙女都去加入了反抗朝廷的起义军! 刘老爷子,对自己的恨意如此深厚了吗?! 可是,他留下了自己的血脉,没有任由他在逃难过程中凋零。 虽然这背后抚宁侯府出力甚大,可他并不认为,这里面没有刘家的努力。 刘健的避而不见,让正德帝寻求内心救赎的想法成了空。 他反而更把秦柳当作可以宽恕自己的救命稻草。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1310/1761570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1310/1761570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