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公侯 东厂,全部懵逼……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神游诸天虚海 事务所里的精英们 福宝五岁半,上娃综大佬们排队宠 冷艳总裁的贴身狂兵 五条同学总是自我攻略 从猫猫开始的半岛日常 兽世穿今,娇软雌性她杀疯了 摊牌了周总老婆就是我 四合院:开局打断易中海的腿 巫师:我带错了系统
面具下。
小鱼儿的嘴角忍不住扯了扯,一时不知该说点什么。
同时又觉得有些期待:如果洪武大帝也社死一波,那我小鱼儿这等小人物之前的社死那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心中想着的同时,小鱼儿表面上保持平静:“陛下言重了,齐王殿下他……挺好的。”
朱元璋暗暗舒了口气:“那便好。”
……
“督主,休养这许多天的时间,如今总算气色恢复了许多。”
东厂,某间宽敞的房院之中。
一名身着东厂服制的太监面带一丝谄媚,将躺在床上,只穿着一身白色贴身衣裤的刘喜搀扶起身。
刘喜一边起身。
一边轻叹了一口气,一双眉头紧紧蹙起:“嘶……本督就不明白了,陛下怎么突然生这么大的气。”
“这孤云山上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武道高手,正是在应天京郊,本督“好心”把这消息告诉陛下,提醒他要警惕,怎么就挨了打了?”
“陛下年龄上来转性了?”
他的面色之中带着浓浓的不解之色。
其中还夹杂着厚重的愁容。
“可惜!当真是可惜!”
“七星连珠之日眼看将近。”
“好不容易把铁如云这至阳命格的大宗师逮到手,竟然被小鱼儿和铁心兰两个小辈、还有那个戴面具的神秘人抢了去。”
说到这里。
刘喜像是突然想起来什么。
一边在心腹太监的搀扶下缓缓朝门外走去,一边问道:“让你们查了这么久,还没查出来消息如何泄露出去的?”
“还有那神秘面具人的身份。”
这件事情他自认做得极其隐秘,就连运送铁如云的诸多东厂番子都不知道自己送的是什么,江别鹤在江湖上的名声一向又好,人人称他“仁义无双”,那些小辈是怎么怀疑到他头上去的?
这件事情里。
处处都透着古怪。
旁边的心腹太监目光心虚地闪烁了一下。
“没有。”
“知情的相关人员都已经逐个细细盘问审查过。按理来说这个消息没有泄露出去的途径才是。”
“就连不是咱们自己人,最有可能泄露消息的红叶先生,近些日子也都待在东厂,没有和其他人接触过。”
“调查下来这些日子,还是毫无头绪。”
刘喜深吸了一口气:“奇怪!当真是奇怪极了!”
“唉……眼下铁如云一直龟缩在孤云山上,上次本督提起孤云山的事情,不仅罚跪好几天,甚至还挨了二百大棍,眼下要把他再抓回来,难啊。”刘喜语气之中带着一丝焦急。
他的“吸功大法”是残缺的。
修炼多年至今,虽到了大宗师这个境界,却已经多年没有任何进境了,就算再吸取别人更多的内力,炼化之后也十不存一,而且还存在各种不同属性的内力相互冲撞的问题。
体内的内力时不时便暴动一下,随时可能会破体而出,反噬自己。
刘喜翻阅诸多古籍,偶然得到一个武道秘籍残本,获得自己这门“吸功大法”更进一阶的修炼方法:七星连珠之日集齐五阳二阴的内力。
如今好不容易收集到的材料没了。
他难免着急。
旁边的心腹太监谄媚笑着,安慰道:“督主不必忧心,九州江湖那么大,阳年阳月阳日阳时出生的武者总能找得到的。”
“督主前些日子被陛下赐罚,如今好些,奴才扶您出去走走。”
说这话时。
二人刚好跨步踏出门槛。
便见前方一个头戴乌纱帽的人影朝着这边缓缓走来。
定睛一看。
“赵义?他怎么突然跑到本督这里来了?”
来者乃是朱元璋贴身伺候的太监之一,刘喜自然不陌生,他顿住脚步,蹙眉呢喃了一句。
很快。
太监赵义就由远及近走了过来。
“哟,赵公公,什么风儿把您给吹来我这寒酸地方啦?”刘喜立刻摆出一个假笑,故作熟络地问道,陛下身边的人,谁敢得罪?
赵义顿住脚步。
上下打量了一眼身身着一身白色贴身衣裤,似是大病初愈模样的刘喜,抿了抿嘴唇忍住想要笑的欲望。
刘喜的为人作风他历来是有些了解的,拜高踩低,平日里也仗着一身武功为人残酷暴虐,东厂的太监想杀就杀。
也不知道那位戴面具的江少侠是哪路好人,坑刘喜一把。
“刘公公身子可好些了?”赵义问候道,虽然心中不屑刘喜的为人,不过表面上的和平还是要维持的。
刘喜继续假笑:“好多了。”
“那便好。”赵义嘴角噙起一个意味不明的弧度,“咱家是替陛下来给刘公公传旨的,刘公公接旨吧。”
刘喜眉头一跳。
传旨?
虽然不知道旨意是什么,却不知道为何,心里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心里虽然打鼓,不过表面上,刘喜还是在心腹太监搀扶下跪地,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此乃口谕。”
“陛下说:去东厂传旨,赏赐刘喜三百个大棍。”
赵义一字不落地将朱元璋的意思传达到位。
刘喜习惯性磕头:“奴才遵旨,谢陛下隆恩。”
抬起头来才反应过来。
嗯??
等等!
赏赐三百大棍!?这是什么操作?前些日子才挨了两百大棍,屁股上的肉都还没长全,又来?我这是造了什么孽啊!
刘喜跪在地上,整个人呆若木鸡,陷入了懵逼状态。
“刘公公?刘公公?”
看到刘喜这副模样,赵义压抑住自己的嘴角,故作关心地询问。
刘喜回过神来,略有一丝慌张地问道:“不知赵公公……可否透露一二?”
他实在不理解。
赵义却是遗憾地道:“咱们都是陛下身边做事的人,最好是不要长这一条舌头,刘公公这可有些为难咱家了。”
刘喜失魂落魄地站起身来:“我送赵公公……”
……
紫禁城。
户部衙门。
“什么!?神侯,您确定没听错陛下的话!?”
“那个……下官可能有些冒犯,但此事是不是有些太离谱了?”
户部尚书郭允道瞪大了眼睛,嘴巴张得能塞得下一个鸡蛋,发出了一声不敢置信的尖锐叫喊与质问。
不是他心态差。
实在是听到的消息太离谱。
铁胆神侯突然跑到六部衙门来传旨,说是要他算算,拨出足够的银子,去没有发灾的富庶州府买粮赈灾!?
赈灾?
赈灾??
赈灾???
这几天不都在焦头烂额地想着从哪里搞钱、搞粮,好出征去打残元大军的么?打仗是最耗银子的事情了,人吃马嚼,跟无底洞似的。
眼下国库里这点银子本来就捉襟见肘。
还先拿出去赈灾?
这是什么操作。
“父皇自有他的安排,此事无需质疑,你只管执行下去就是。”
“来传旨的是本王,你在朝中做事时间不短,应该明白父皇是什么意思。”朱无视双手负后,面上看不出多少情绪,只严肃地道。
这个中缘由。
当然是不可能解释的,皇帝突然发了一笔横财……这个情报越少人知道越好,如此才有出其不意的效果。
郭允道沉默下来。
立刻就明白朱无视的意思:这件事情没得商量。
自从洪武十三年以来,陛下杀了时任丞相之位的胡惟庸,并且直接废除了丞相制度,朝中一切大小事务皆亲力亲为。
这是陛下仁爱百姓事事亲为。
同时也是陛下那不可违抗的霸道,他的皇权比其他任何皇朝都要霸道,连丞相都不要了——一切事情都由皇帝一个人决定!
“微臣……遵旨。”
沉吟半晌,纵然郭允道心中觉得不可思议,最终也不敢再质疑什么。
毕竟这件事情再离谱,只要是他洪武大帝做出了决定,那也就没什么商量的余地了,况且还是直接让亲王宣纸,更表决心。
朱无视点了点头:“那郭大人就尽快安排下去吧。”
继户部之后。
兵部也同样收到了消息:立刻安排,出兵!
“老郭那边终于把钱粮的事情给搞定了!?”兵部尚书赵仁目光发亮,兴奋地问道。
问出这话的同时,便见到户部尚书郭允道进了府衙大门。
六部衙门相隔并不远。
郭允道看到朱无视离开户部衙门之后,就径直朝兵部衙门的方向而去,心中狐疑,便也忍不住跟了过来。
“老郭你行啊你!这种时候居然能搞到钱来!”
“这次讨伐北元残兵,你功劳不小!”
兵部尚书接过手里的圣旨,站起身来就兴奋得大步流星走到郭允道身边,重重地拍着他的肩膀夸道。
郭允道看着赵仁手里的圣旨,一脸懵逼。
发……发兵??
又是要赈灾又是要发兵的……陛下这是要干什么?国库里剩下的银子拨出去一部分赈灾之后,二十万大军人吃马嚼的,怕是通州都还没到钱粮就花光了!
“老郭……?你这是怎么了?高兴过头了?”兵部尚书赵仁察觉到不对劲,问道。
户部尚书郭允道表情僵硬地扯了扯嘴角:“我要是说我没搞到钱……你信不信?我刚刚还收到一道旨意,拨银子下去赈灾!”
兵部尚书赵仁面上的笑意戛然而止。
一脸懵逼:“什……什么意思?没搞到银子……银子本来就不够,还拨银子赈灾,还发兵??”
赵仁转头看向朱无视。
露出一个询问的眼神。
这时候。
徐达、汤和、郭英、傅友德……等等诸多公侯、武将也都闻讯而至,他们武道实力皆是不俗,五感比普通人敏锐得多。
在六部衙门之外听到了郭允道和赵仁的一番对话。
“神侯,你是不是没有听明白陛下的意思,或者说听漏了什么字,比如说赈灾粮的事情先放一放什么的?”
“陛下怎么会下这样的命令?”
“又没搞到钱,钱本来就不够还拨出去一部分赈灾,咱的将士儿郎们吃什么?把钱都用在粮饷上,咱大明将士勒一勒裤腰带,不是不能打,这么搞,这仗还怎么打!?”
“就是!”
“咱必须再去和陛下商量商量此事!事情不能这么安排啊!”
“没错!走!去谨身殿觐见陛下!”
“……”
诸多公侯同样觉得此事极其离谱,用脚趾头想一想就知道根本不靠谱,居然还一连几道旨意都直接发出来了。
“是父皇的意思。”
朱无视双手负后,运转内力将自己的声音在回响在整个兵部衙门之内,落到了所有人的耳中。
声音听起来明明不算大,却让人有些耳膜生疼。
自然也就让所有人安静了下来。
“诸位叔叔伯伯,各位将军,父皇让本王来此传旨,你们还不明白他的意思,还要再浪费时间吗?”
一片寂静的兵部衙门里,朱无视的声音缓缓响起。
众人立刻反应过来。
这几道旨意,改不了了!
武将之首的徐达、汤和二对视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了复杂的神色,他们和朱元璋曾是结拜兄弟,对朱元璋的杀伐果断、睿智英明是最了解不过的了。
一路走来,朱元璋的决断几乎没有出过多少差错。
永远都能先别人一步,抓住最准确的时机做最准确的事情,这就是为什么坐在奉天殿上的人,是他朱元璋!
让朱无视来传旨。
表达的是此事意已决,决不可更改,没有任何解释,其中想来是有什么不可言说的原因在。
况且。
负责收集天下情报,掌管护龙山庄的朱无视,能力同样不差,朱元璋和朱无视不可能考虑不到他们现在纠结的事情……
“不必去谨身殿觐见了!”
“既然陛下已经做出了决定要出兵,就说明陛下认为此时是最好的时机,北境残元亡我中原之心不死,这一仗不管怎样都必须打!”
“按照陛下的旨意,发兵!”
徐达的声音略显一丝苍老,其中却透露着坚定和相信。
蓝玉把手里的杯子往地上“哐当”一摔:“他奶奶的!残元都蹬鼻子上脸跳到咱们脸面上来了,打就打!哪儿想这么许多!”
“宋国公!颍国公!此事可是交到咱们手上来了!”
“点兵点将!走!”
相比于徐达、汤和、傅友德等人来说,蓝玉虽然年轻些,但一颗好胜之心几乎没人比得上,就算心中有疑惑、有忐忑,立刻就朗声厉喝道。
“没错!打就打!”
“看来残元这群蛮夷还是没有被打怕!咱怕它们!?”
“……”
武将们本来就是一帮好战分子,就等着出战,被蓝玉这么一说,立刻就沸腾了起来。
说着,傅友德、蓝玉等人便带领手下武将离开了兵部。
徐达和汤和对视一眼,点了点头,出了兵部衙门,径直朝谨身殿的方向而去:说是这么说……到底是什么事情让朱元璋做这种决定的,稳妥起见,还是得搞搞清楚……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1327/2914461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1327/2914461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