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巨寇 > 第十九章:立信

第十九章:立信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的猫来自未来 无上天尊 夫人被迫觅王侯 人在截教,炼道通神! 我是一颗武装卫星 至尊红包系统 我在遮天尊老爱幼,同辈无敌! 重生黄鼠狼后,我号令群兽,终成大仙 人在异界,招募点玩家不过分吧 苍青之剑

“第一件事,想必此次有些家中领不到太多的地,你们且放宽心,这次抓阄后还会剩下大量土地,这些土地我会优先租借给家庭人口的家庭耕种,上限为十亩地,租金只收取原来刘家地主们所制定租金的两成,也就是每亩地两斗地租。” 两成地租,属于象征性收,让他们记着好。 “第二件事,农赋恢复到天启元年所征收的数目。” “第三件事,取消摊派、辽响,废除徭役。” …… “不征辽响?” “还不征摊派?” “听军爷是这么说的,好像还废除徭役。” “不会是哄骗我们的吧。” 下方人群瞬间沸腾起来,纷纷交头接耳攀谈着,简直是难以置信。 试想,只收取两斗地租,田赋更是下降到天启元年,而且废除了摊派、辽响、徭役,怎么能不让他们为之激动。 不过,也有人回过味来,已经隐隐猜到些端倪,这些人貌似与官兵完全不搭边。 下方吵闹一片胡昱早有预料,拿着事先准备好的铜锣敲打起来。 “铛铛铛……” “安静!” 待场上安静下来,胡昱接着大声宣布道:“第四件事,想必大家家中都没多少余粮吧?我决定,所有到场家庭每户发放一石粮食作为救济粮,供大家渡过难关。” 主要是这次抄家,在两位刘老爷家和小地主家抄来的粮食很多,足足一万多石。但他这些粮食中里面发现的陈粮占了三成,有些都快不能食用,要尽早做处理。 当然,这么做也是为了收买人心。 效果自然出奇的好,此刻现场一片沸腾,黑压压一片跪地磕头,好是一阵感恩戴德。 “最后一件事,所有参与此次分地的家庭,家中满四口人、有两位壮丁的家庭至少要有一位三十五岁以下的男丁加入乡勇队,我们负责一日三餐,其次还有五斗小麦为月饷,统一月初发放。考虑到不少家庭当前可能存在困难,凡是加入乡勇队的成员,加入乡勇队即可领取第一个月月饷。” 起初胡昱考虑的是三口之家,可一但这么做,必然让一些家庭没了主要劳动力。 至于担心他们不接受的问题完全不存在,算下来每天领三斤多小麦,在这个常年闹干旱的时期,谁会拒绝这种好事。 抓阄的时间一直持续了差不多有两个时辰,近两千戶人家领到了属于自家的地。 算下来,这两千户才分去两万八千亩不到(主要是胡昱兵丁多是独身的原因)。 也就是说,胡昱手里还保留了一万一千亩地。 这些土地将会作为公产,租借给他们耕种。 …… 刘大狗家里三口人,除了他和媳妇外,十九岁的儿子也符合这一次分地的条件。 不过就算这样,刘大狗已经很满足了。 刘大狗参与了抄地主家,使得他家三口人分得上河村十五亩土地。 刚领到土地,刘大狗就急匆匆的把儿子送到了乡勇团登记点报名。 对于三口之家主动报名的家庭,徐奎作为招募官,自然是满心欢喜。 不过碍于四口之家的要求,徐奎赶忙请示主公,很快也得到胡昱的同意。 与刘大狗一样的家庭不少,甚至一些两口之家都没忍住诱惑,试图报名参加。 因为一人入队,每天就能领三斤麦子。 答案显而易见,他们被拒绝。 他们的想法很容易理解,地里收成看天吃饭,可近些年天公不作美,也就想着让家里男丁加入乡勇团,寻求一份保障。 两天时间,乡勇队在三地招募了五百多人,使得胡昱麾下扩充到了千多人规模。 随后,胡昱开始建立临时编制。 临时编制分为旗、队、卒、哨。 十人为旗,设有小旗一人。 三旗为队,设有队长一职。 三队为卒,设有卒长一职。 三卒为哨,设有哨总一职。 一千多人被胡昱分为四个哨。 第一至第四哨哨总分别由王成、徐奎、柳大丰、杨达四人担任。 四人各领兵员两百七十余人。 王成、徐奎二人跟随胡昱最久,二人表现他也看在眼里。柳大丰、杨达二人则是因为交投名状时最先表态,两次抄家的表现也可圈可点,也就选了他们二人。 至于下面的旗、队、卒人选,暂时先空着,等寻训练期间表现好的安排上去。 训练也简单,就是站队,劈砍一类的科目。譬如站队中,掺杂了一些胡昱军训时的科目,增加队伍的纪律性和执行力。 单是拉起了队伍还不够,得让他们有信仰,简单来说,就是这支军队需要中心思想,让他们清楚接来下的奋斗方向。 夜里,胡昱将手下几员大将召集到了刘家后院的小单间内,与他们促膝长谈。 其中有王成、徐奎、王二、柳大丰与杨达五人。 王二脑子灵光,不过他不适合放在厮杀的队伍里面,胡昱准备安排他做一些日常的文职工作,比如宣讲中心思想等,所以这次哨长名单没有他的一席之地。 六人在小单间内点着油灯,促膝长谈近三个时辰。 随后,一套通俗易懂的中心思想问世。 …… 刘大狗家分的地位置不错,紧靠着流过下河村的河道。 这块地是刘老爷家自耕的,现在一小部分到了刘大狗手中,两口子看着地里长势十分喜人的麦苗,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这次分地属于重新分配,因为原先的土地都种上了庄稼,所以不管抓阄哪块地,那块地就属于他家拥有。像刘大狗家这次抓阄,就分到了刘老爷家不缺水的自耕地,长势自然要比别家地里要好些。 当然,像一些人家分到的地,其中一部分并未种植主粮,属于刘老爷家的菜地。 如这类家庭,胡昱给出每亩地五斗麦子补助。 这一系列操作下来,家家户户都对胡昱感激涕零。就连那些自耕农,都对眼下的局面不存在任何的排斥心理,盖因他们家分到了更多的地。其中分得最多的,就是下河村一家五口参与了这次分地,顺利得到二十亩地,最少的也分到十二亩地。 要这还排斥,只能说脑子有问题。 虽然他们是近些年分家,与刘德贵两兄弟隔着两三代人,可他们比佃农更惧怕主宗,担心哪一天自家的地稀里糊涂被兼并。 随着胡昱等人到来,使出的雷霆手段让主宗一脉彻底消失,地也更多了。 他们感谢都来不及,何谈排斥。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1395/1280295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1395/1280295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