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巨寇 > 第三十七章:演练

第三十七章:演练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离婚后,我被坑上恋综,前妻急了 重生四合院之刘光天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江天胡跃进 宠妾跑路后,清冷世子失控了 舔狗五年,我成女帝夫君你哭什么? 玄幻:我家徒弟是病娇 重生商纣,开局怒怼圣人女娲 蜀山万妖之祖 我能全球投放军队

关于乱民筑城的消息,官府没收到任何风声。 自从大同镇筑城之日起,外部就安排有大量大同军驻守各地,设立起严密哨卡,使得外人一律不得入内。外来商贩也只能将货物运动到临海,或是潍河上游仓库做买卖,由内部做货物转运工作。 胡昱也不敢把官府逼急眼,筑城也只得偷摸着来。 如今一个月过去,崭新的城墙屹立起来,不少地方都开始包砖。内部那面低矮的土墙也拆了个干净,看不到一点影子。 如今就剩下城壕挖掘,等到城壕以及内城码头挖掘出来,这座还未命名的城池便可以正式投入使用。 这期间前来投奔的人也不少,加上王二外出引流,大同治下正式突破四万人大关,大同军也正式突破近万人这一规模。 近万人兵员,四旅建制自然不合时宜。 为此,营一级庞大编制于大同军中问世。 未立寸功的一群人职务再次上升一个台阶。 最新编制如下: 十人为旗,设旗长一人。 三旗为队,设队长、教谕各一人。 三队为卒,设卒长、教谕各一人。 三卒为哨,设哨总、教谕各一人。 三哨为旅,社旅总、教谕各一人。 三旅为营,设营总、教谕各一人。 各级指挥官、教谕二人为同级。 军中教谕不可或缺,相当于政委这一角色,同时防止意外,战场上需要有人接手。 能让大同军快速膨胀,自然和天灾人祸脱不了关系,因为只有青壮年才能在这种极端环境下存活,或是在这一群体庇佑下的极少数人群。 如今土地分得差不多,只能往军队里塞。 北门军营,三百支燧发枪正式入装大同军。速度谈不上快,毕竟胡昱半月前又增加了五十人燧发枪工匠,中规中矩吧。 关于战术,胡昱从小说中积累了些微薄的知识储备。 这个时期,只要有一年成长期,拼火器,胡昱自认为无敌,没人能跟他比数量。 不过吧,燧发枪也并不是无敌的存在。 对上步兵,只要战术到位,一定能压制对方,可如果对上大规模骑兵,弊端不小的燧发枪不见得能讨到好。 当然,胡昱目前还未考虑那么远。 他眼前的敌人就官府,所以更重视眼下环境,还没将视野看向骑射无敌的满清。 对付官府,使用三排战术足够。 三排战术,即著名的“三线战法”。 战术也简单,即燧发枪部队分为三列,第一列射击,第二列准备射击,第三列装填,这就是著名的三线战法。 循环往复,如果燧发枪部队火力足够密集,应对小规模骑兵的冲击也不在话下。 这里也说了,尽管燧发枪有战术改良,但是面对骑兵仍处于劣势,尤其是重甲骑兵,因为燧发枪的弹丸基本对胸甲造成不了太大威胁,但骑兵冲击中只需少数骑兵突入燧发枪防线,势必会造成极大混乱,等到阵型被扰乱,燧发枪战术必定会崩溃,后续骑兵入场无疑会决定战局。 就拿拿破仑时期来看,虽说法军军中燧发枪已经普及,但都特别重视骑兵部队,何况是这个燧发枪还未完全普及的时期。 就以法军为例,尽管步兵全部装备燧发枪,但骑兵部队依然是重要的一部分,而且骑兵种类繁多。有龙骑兵、胸甲骑兵、膘骑兵、游骑兵、枪骑兵、猎骑兵、翼骑兵等,可见骑兵重要性。 以史为鉴,胡昱自然也不可能不重视骑兵队伍培养。 所以,农场除了留下种马,近三千匹出现在大同军中,组成三千人骑兵部队训练。 以目前来看,骑兵还有得玩。 因为真正让骑兵消失在历史长河是因为自动武器、装甲汽车出现和普及。 骑兵有了,炮兵也不能少。 步、骑、炮三兵种协同作战才能打破重骑兵无敌的神话,也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胡昱已经戒掉挥金如土的习惯,正在慢慢存统御值,点亮虎蹲炮、大将军炮、红夷大炮三项至关重要的选项。 随着燧发枪入装训练两天后,今天轮到胡昱与一众军官观摩演练成果。 燧发枪陆续入装期间,胡昱就将大同军几十个军官带出师,这段时间的磨合后,训练下来已经初见成效。 训练由一个哨为基础单位训练。 由卒长(三队军官)传达哨总(三卒军官)下达的作战指令,至队一级作战单位。 等于是由哨、卒、队一级级传达指令,最后传达到旗一级作战单位,避免混乱。 这就是当前胡昱采用的训练方法。 诚然,战场瞬息万变,一切以实战为主,这只是训练模式,真上战场就要考验各级军官是否具备战场随机应变的指挥能力。 这次演练规模不大,一卒(燧发枪兵)、一卒骑兵、一卒步兵。 阵型依次为步枪兵、骑兵、步兵。 军营最前方,由一排排木板充当假想敌。 “演练开始!” 随着王成第一营麾下,参与训练的一位卒总作为此次演练总指挥。 长约四五十米的战线上,站于队伍左中右三个位置的三位队长手中叼着一个哨子,随即开始吹响号令。 “嘘…嘘……” 听闻号令,其身旁三十余人为队的步枪兵举起燧发枪,做出瞄准姿势。 “嘘………” 队长再次吹响号令。 “砰砰砰……” 一时间,烟雾弥漫,空气中充斥着浓浓的火药味。再看木板上,顿时木屑横飞,被打得到处都是窟窿。 “嘘…嘘…嘘…” 三声短促的哨响后,队长领着下属自左右快速且有序后撤,由第二队队长领着下属快步上前。 后撤的第一队至第三队后方,开始装填弹药。 由于使用纸壳定装弹,装填速度足足比早期燧发枪快上十几秒。 可别小看这十几秒,在战场上可能就是这十几秒打破敌人心理防线,彻底改变战局。 循环往复,如此三线战术形成。 作为备战演习,第二种战场情况开始上演。 这一类是防止三线战术未能击溃敌人、或是敌人突破防线、溃逃所准备的战术。 卒长骑着一匹黑马,拔出腰间佩剑神情振奋大喊道:“儿郎们,随我杀敌!” 轮到骑兵、步兵上场。 “杀!杀!杀!” “杀……” 百余骑骑兵快马冲向假想敌,一路冲杀过去,对着木板猛戳。 长枪步兵紧随其后,对着木板又是一顿猛戳。 这就是胡昱制定的枪、骑、兵三兵种战术,等到炮兵加入,就是四兵种战术。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1395/1280297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1395/1280297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