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巨寇 > 第六十章:晒盐丶渔业

第六十章:晒盐丶渔业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赶山日常:被国宝拖家带口赖上 浪子不浪 离婚后,他征服了全世界 孟丽君与皇甫少华再生之缘 人在玄幻,我是真的想退婚啊 云之羽:女主她心声暴露了 修仙也能暴富?我偷偷无敌! 这游戏我只能说非常简单 至高神的法则游戏 揉碎了温柔

逛完货仓区,一行人一路逛到海仓盐场。 以前胡昱无暇顾及盐业,因为大同还未走上正轨,都是让商人带来,如今大同逐渐步入正轨,自然就将制盐提上日程。 盐场最近刚开建。 修建盐场,少不了水泥。 最近砖窑厂逐渐走上正轨,水泥已经开始量产,正源源不断地向着海仓口运来。 晒盐很早就有,早在宋元时期,就有暴晒成盐的方法,不过因为触及不少人利益等种种原因,未能在明朝推广开来。 胡昱也不贪心,让吴大用先修建几百亩示范盐田,后年慢慢在扩建就行。 晒盐也不是什么难办的事,步骤就是建滩、整滩、纳潮、制卤、结晶和捞盐归陀,经过这一系列大致流程就能得到粗盐。 虽说暴晒成盐很早就有使用,可他们却是没听说过,其中不乏千户所逃难来的灶户,他们压根没听人说过还有这种方法。 灶户,也就是千户家的盐场盐奴。 “结晶了。” 一声吆喝声响起,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众人纷纷靠拢查看,一时间啧啧称奇。 最先开建的两亩盐田,已经过了纳潮,进入制卤这一步骤,结晶不用大惊小怪。 “怪哉,这海水经过暴晒后,居然真能出盐。” 开口的是柳行宰,这时他正蹲盐池旁,抓起一把结晶的盐水打量着。 颜继祖也是第一次知道这法子,不免高兴道:“此等发现,也算利国利民之事,若是加大推广到各地,乃是天下百姓幸事也。” 不过各地大盐商可不会这么想。 盐如果白菜价,他们哪里还有以前的暴利。 看着众人一脸疑惑,胡昱看向随行的盐场场长老李头:“李场长,你来给他们说说原因吧。” 老李头是固堤场盐奴,因为熟悉盐场事务,被胡昱任命为海仓盐场场长。 老李头颇为得意为众人解惑道:“这晒盐与煮盐性质一样,主要原因就是海水想要成盐的浓度不够,经过熬煮或是暴晒后,蒸发掉其中的水分,就能得到我们要的粗盐。如诸位所见,这盐池中的盐水经过这几日太阳暴晒,已经蒸发掉大量水分,盐水成盐的浓度够了,就开始结晶。等到归陀后,就能得到市场上的粗盐。” 当然,这并非是他的心得,而是将胡昱的原话照搬来用,不过就是这一套通俗易懂的话,让得一众人闻言皆是似懂非懂点着头,心说原来晒盐居然如此简单。 老李头继续道:“预计我们每一亩盐田,每年最少能产盐六千斤以上。” 闻言,众人心惊不已。 晒盐效率不是煮盐能比的,一亩盐田,一年最少能得到大几千斤粗盐,而且省事省力,二者完全不在同一档次。 当前码头正在扩建,但前面那简陋的原始码头还能用。 如今盐业开始,粗盐就有了,渔业自然不能落下。 捕鱼的方法也极其原始,就是两艘船拉着一张网,从外海一路拖到码头。 看似原始,但这方法对应这个时期特别奏效。 像什么大黄鱼、舌鳎、八爪鱼、虾蟹等等一网就能拖回来一大堆。挑选一部分售卖,其余的全部腌制成咸鱼储存起来。 众人带来码头,码头上的雇工忙得不亦乐乎,分拣、挑选、腌制渔船拖回来的鱼获。 渔业场有女性雇工,领着一个月五钱月饷,每天额外还能带回去一斤鱼获补贴家用。 胡昱别开生面,渔业场内雇佣了大量女工,算是打破陈规,开了先例。 女性能顶半边天,这是大同喊出的口号。 而另一边,大量船只停靠,正由码头搬运工装卸货物。 搬运工神色不同以往,不再是一副死气沉沉的样子,毕竟他们现在的待遇与从前天差地别,日薪算下来,每月能有近一二两的可观收入。 这待遇可不是大同要求的,而是商人们自愿的。雇工令规定,雇佣工人的月饷不得低于五钱,但随着大量苦力分到田地,谁还愿意干这吃力不讨好的苦力活,一窝蜂的跑去镇务院登记落户分田分地。 没了苦力搬运,商人们就得自己想办法解决。 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是用银子砸。 附近人家看到这情况,自然愿意在农闲时前来赚取外快补贴家用。 大同目前除了进口,也出口大量的货物。 譬如大头小麦,每月都能稳定卖出上万石,随着知名度传开,以后会逐步增加。其次是番薯、土豆,这两样出口量也大,每月都在数万斤,最后是各种农作物种子、小猪仔等。 胡昱也没藏着掖着,既然穿越到了这个时空,农场高产的农作物就需要得到大力推广,这些商人就是不错的推广人选。 高产农作物推广开来,收获后必定会拉低当地粮价,间接能救活无数人。 结束海仓之行,胡昱等人在又到刚占领的几个小镇晃视察数天后回到大同城。 大同城变化也大,城内多了许多民居房,新增人口近三千人,其中多数都是外地逃难来后加入大同军,在城外分到地的军属家庭,这些人干脆在城里买了块地,正式在大同城内安了家,白天外出劳作,休息在城内,也算是一份有效安全保障,毕竟整个大同治下,就大同城城墙高大,并且城内军营还有大量驻军。 经过这旬月的忙碌,新兵训练、丈量田地、登记信息、分地等还在展开。 不过,胡昱当前重心还是在军营。 朝廷接下几月肯定会有所动作,需要造作部署。 首先是新兵的分配问题。 大同军为四营建制,一个营两千来人规模,如今近万新兵加入,临时增加新的编制也不合适,主要是都没什么战功,直接晋升显得太快,也太容易,深思熟虑后胡昱想了到折中的办法,准备加上一个‘试"字。 营、旅、两级建制先不动。 下面提拔一堆基层军官,通通加上一个‘试"字,等到何时拿下莱州府就给他们转正。 等到拿下莱州府,到时候大同军扩建势在必行,所以扩建不急于这一时。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1395/1280300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1395/1280300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