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秦时之七剑传人 >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书同文

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书同文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开局人皇幡,我以诛天证大道 抗战,从亮剑开始单挑全世界! 末世:我的加点方式不一样 我在回阳观种田修仙 火影:最闪亮的星 老祖宗:开局被保姆扔出家门 炮灰女配穿书忙,一言不合就发狂 师兄就是个祸害 末日灵异梦境师 奶爸:娇妻是顶流,开局带娃上门

书同文的麻烦之处,有很多点,细说起来很复杂,简单概括一下的话,大概就是…… 第一,文字不好查。 朝廷的政策一颁布下去,肯定不可能说所有人都严格贯彻执行,至少也要衙门严查一段时间才能真正推广开。 这马车和量器,就十分好查——这两样东西一般是离不开市场的。 前者大多是时候作为商品存在,而后者是许多商贩必须的工具。 都是摆在明面上的东西,只要想查就能一查一个准。 但是文字不同。 虽然它有具体的载体,也就是书,但是卖书的情况很少。 就算有,普遍和文字本身也不沾关系——他们只负责买卖,可不负责写。 而且书籍的流通,真的很少很少。 和文字直接相关的行为主要就两项——一个是朝廷官员书写的官文,一个读书人自己抄录书籍。 前者且先不说,后者……你说怎么查? 上人家里挨个搜查嘛? 问题是书这玩意有心想藏起来那可太容易了,你得查的多细致才能有收获? 而且这年头家里有读书人的,有藏书的,普遍都不是一般人家。 这种人,你要是查出了他们使用旧字的证据还好,要是没查出来,那自己的乐子就大了。 其二呢,是文字本身就不好规范。 正常情况下,除非是特意临摹并且花上好一段时间学习,否则的话很难写出和别人一样的文字。 后世的简化楷体字,写起来尚且千人千样,更遑论复杂得多的篆体字。 那马车和量器,只要造出了标准件,工匠很容易就能原样复刻完全一致的——除非工匠手艺太差。 当然了,朝廷不可能要求所有人都写得那么标准,肯定允许有偏差,但是……这个分寸怎么把握呢? 而且有偏差,本身就会不自觉的破坏标准。 七国的文字因何而来? 是齐楚燕韩赵魏秦几国都闲了没事,非要把周王朝订好的规范文字改改使用才舒服吗? 都是华夏族裔,谁闲了没事会拿文字较劲呢? 还不是因为字儿不好写,普遍写不标准,再加上地域流通性差,最终演变为了区域性的文字偏差,从而冒出了一些各国独有的字体。 在这个问题上,小篆比大篆强一点,但不多,不足以改变根本问题。 所以,就连帝国朝廷的官员都不愿意费劲去规范文字。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朝廷本身都在放宽书同文的要求。 随着程邈作隶书之后,这种相较小篆要简化不少的字体立刻在朝廷的下层官吏中普及开来。 原因很简单,虽然官方文书统一为小篆后,已经极大的方便了官吏书写文书官文,但多少还是有些不方便。 而帝国官吏的事非常多,每天要书写的文本量很大,哪怕有统一的规范,依然是笔不小的工作量。 选择更简单的隶书,能够大幅度降低他们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 对此,嬴政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甚至还特赦了在牢里琢磨出隶书的程邈。 就这么在多方面的影响之下,书同文这件事发展到现在,基本上就只局限于朝廷内部了。 但,事实归事实,说起来这件事帝国还是在不折不扣的执行。 既然如此,扶苏因此发难,就不算是刻意刁难小圣贤庄。 小圣贤庄,毕竟是儒家圣地,读书人的标杆,总得树立个榜样吧? 想明白了自己的疏漏所在,伏念却也无可奈何,只能静观其变,于是简单的回答道: “自然知道。” “好。”扶苏见他承认了,点点头,旋即质问道,“既然如此,小圣贤庄为何要明知故犯?” “你们收录的旧有典籍姑且不论,为何这刚抄录的书卷,用的也还是六国旧有文字呢?” 伏念躬身一礼,赶紧沉声解释道,“小圣贤庄建立藏书楼的宗旨,是希望此地能成为我华夏一族文化之渊薮,将列朝列代的经典都完好的传承下来,用于追慕先贤之功,福泽子孙后人。” “所以,儒家弟子在抄录藏书楼内藏书的时候,都会按照原有文字,原封不动的全部抄录下来。” “此举,实非刻意悖逆帝国法令。” “嗯……儒家的用意,我可以理解。”扶苏听完后,脸色舒缓了几分,颔首反问道,“但,伏念先生可知道皇帝陛下推行书同文之策的用意呢?” “这……皇帝陛下深谋远虑,伏念不敢妄加揣度。”伏念垂首如此回答道。 这话显然是糊弄人的。 嬴政的用意能是什么,稳固帝国的统治呗。 当然了,书同文这件事本身有着很重大的意义,不过对于统治者而言,‘意义"的意义并不大,只有维持稳定最重要。 扶苏也不在意伏念的糊弄事,这种问题注定是不能回答的。 他一撩身后的斗篷,左右来回踱步,同时解释道: “文乃心声,文不一,说明心不齐。” “对于帝国而言,这是最大的危险!” “自楚庄王问鼎以来,战乱绵延数百年,其根源即在于人心之纷乱。” “始皇帝陛下深见于此,所以定下车同轨,书同文之国策,以期聚合四海一心,彻底铸造乾坤一统。” “这才是彻底解决天下纷争,福泽苍生的唯一之道。” “除此之外,皆是小事!” 扶苏这一番话说下来,可谓慷慨激昂,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不过实际上……纯属扯淡。 人心何其复杂,又是多么的难以捉摸,怎么可能因为一些规定就做到齐心协力呢? 文字的分化,度量的偏移,马车的不同,本质上是表象,也是结果,而非原因。 因为人分裂了,所以这些因人而生的东西才会分裂,而不是反过来。 无论是伏念也好,还是颜路和张良也好,都有无数种说辞能反驳扶苏,甚至扶苏自己都知道自己这套说辞只是冠冕堂皇而已。 但是扶苏必须这么说,他总不能说自己老子是为了大秦帝国能够万世不移,自家的皇位能够千秋万代。 伏念他们呢,也都不能反驳——这个场合和扶苏唱反调,你这不是没事给自己找不自在嘛。 没别的好说的,伏念唯有服从: “承蒙公子教诲,伏念即刻安排人手,重新用小篆抄录楼内全部藏书!” 。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171/1081340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171/1081340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