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7.第276章 内河舰队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太子妃一心只想躺赢 御兽从零分开始 红楼之挽狂澜 我加载了恋爱游戏 我只想安心修仙 我在平行时空编织命运 文娱:你就是这么玩音乐的?! 女帝抬眸诸神拜,魔尊跪吻她裙摆 剑道第一仙苏奕青棠 改嫁疯批太子爷,旗袍美人艳翻京圈

第276章内河舰队 米哈伊尔做事还是有点小家子气,目光不够长远。 乔治现在的目的是收购爱迪生的公司,将爱迪生彻底干死。 到时候市场上就只剩乔治的交流电,电费多少钱一度完全是乔治说了算,乔治想收多少收多少。 专利费要的再高,卖不出去也是白瞎,反而给了爱迪生垂死挣扎的机会。 如果摩根找蒂埃里的麻烦,蒂埃里完全可以拉摩根入股,到时候都不用蒂埃里说话,摩根搞不好会帮蒂埃里对付爱迪生。 原因很简单,交流电的成本比直流电更低,可以让摩根赚更多钱。 这就足够了。 听完乔治的计划,米哈伊尔和米柳京再看乔治的眼神都变了。 一直以来,乔治在商业上的表现,完全不像军事上那样锋芒毕露,咄咄逼人。 在圣彼得堡,除了酒类专卖的第一桶金,乔治从不涉足传统行业,和大公们和平相处,就像小白兔一样人畜无害。 这给了米哈伊尔和米柳京一个错觉,好像乔治在商业上并没有多少野心。 这其实并不是好事,成年人的世界是残酷的,米哈伊尔和米柳京虽然都不是合格的商人,但他们懂得成年人世界的运行规则。 所以一个狠辣的乔治,远比一个温情脉脉的乔治,更让米哈伊尔和米柳京放心。 和商业相比,真正让乔治担心的是军事。 清帝国北洋舰队成立后,日本大受刺激,开启了疯狂的造舰计划。 日本目前所有战舰,均无法对“定远”和“镇远”构成威胁,所以日本不得不开启新一轮造舰计划。 在造军舰这方面,日本人充分体现了什么叫人菜瘾大。 早在1871年,日本当时管辖陆海军的兵部省就提出一个为期二十年的造舰计划。 按照该计划,日本将每年建造十艘军舰,期满之时共建成二百艘军舰,外加二十艘运输船。 这个计划多半是兵部省老大喝多了拍脑袋臆想出来的,完全没有实现的可能。 1873年,时任日本海军卿的胜安芳提出了一个为期十八年的海军扩张案,计划新建包括铁甲舰在内的大小军舰共计104艘。 这个计划日本同样无力承担。 直到1882年,时任海军卿的川村纯义将新建军舰的数量减为32艘,日本海军计划终于得以启动。 只是启动而已。 日本人完全低估了组建海军的难度,到1885年,日本已经捉襟见肘,无以为继,不得不发行公债筹款。 无论如何,日本海军已经上路。 清帝国的北洋海军也已经初成规模。 于是俄罗斯帝国的西伯利亚舰队就很尴尬了。 乔治更尴尬。 米哈伊尔和米柳京对日本和清帝国之间的军备竞赛,完全是看热闹的心态,根本没想到未来日本和俄罗斯帝国之间也会爆发战争。 乔治不清楚日本海军的发展历程。 但是乔治很清楚,日本在击败了清帝国之后,就会将目标对准俄罗斯帝国。 俄罗斯帝国在远东已经有了西伯利亚舰队,阿穆尔是不可能组建舰队的,除非乔治把西伯利亚舰队收入囊中。 既然不能在海军上做文章,乔治就只能努力提升海参崴自身的防御能力。 米柳京到任之后,阿穆尔军区才开始接手海参崴炮台,这时候乔治才知道西伯利亚舰队有多不干人事。 当面吐槽日本海军是人菜瘾大。 西伯利亚舰队比日本海军没强到哪儿去,修建的炮台居然是特么木质的。 难怪西伯利亚舰队整天惦记着要南下。 <divcss="ntentadv"> 西伯利亚舰队可以跑。 乔治没办法把海参崴搬走。 所以阿穆尔军区接手炮台之后,乔治就开始着手对炮台的改造。 以及增加炮台的数量。 木质炮台肯定不行,乔治要求把炮台全部改造成钢筋混凝土结构,至少要可以抵御320毫米海军舰炮的直接打击。 经过专业人员的测算,要满足乔治的要求,海参崴炮台的顶部厚度,至少要达到5米以上才行。 5米厚的顶,加上覆土,最起码也有15米厚,这对于海参崴的工业能力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海参崴目前的钢铁,用于满足西伯利亚大铁路的需求尚且不足,根本没能力修建更多炮台。 所以海参崴目前的炮台,仅有一座。 用于炮台防御的305要塞炮,也仅有一门。 “乔治,你在担心什么?根本没有人敢进攻海参崴。” 米哈伊尔对乔治的计划不以为然。 乔治计划在海参崴周边修建16座炮台或碉堡,主炮台布置的305要塞炮不少于6门,要塞和碉堡地下使用铁路连接,整个工程预计需要十年才能完工。 现在才1890年,完全来得及。 “万一有呢?” 乔治是深度火力不足恐惧症晚期患者。 “不会有万一!谁敢挑战强大的俄罗斯帝国?” 米哈伊尔的思维,代表了绝大部分俄罗斯人。 16座厚度超过5米的炮台和碉堡,需要消耗的钢筋混凝土是天文数字,米哈伊尔宁愿去修尤里耶夫至庙街之间的铁路,至少铁路能促进阿穆尔地区的经济发展。 铁路肯定要修。 炮台也必不可少。 一个港口城市,没有炮台的话,总感觉少了点什么,乔治在尤里耶夫宫都睡不着。 经过橡树师的磨炼,彼得已经成为一名合格的炮兵军官。 炮台和碉堡,并不是所有墙壁厚度都超过五米,只有关键位置需要强化。 海参崴周边多山,完全可以利用地形,将炮台和碉堡修建在山腰或山巅,这样一来消耗的物资就会大大减少。 针对海参崴的防御,彼得也有自己的思路。 “是的,我认为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彼得不建议大规模修炮台。 炮台肯定要修,也没必要修16座那么多,有个三五座,摆几门305火炮,足够威慑那些宵小之辈了。 海参崴已经有了潜艇,完全可以以进攻代替防守,与其修炮台,不如多造几艘潜艇。 至于军舰—— 阿穆尔军区虽然不能组建海军,但是可以组建内河舰队,这完全是正当理由。 阿穆尔和清帝国以阿穆尔河为分界线。 西伯利亚舰队的军舰无法开进阿穆尔河,所以海参崴完全有理由建造浅水炮艇。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1886/2128672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1886/2128672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