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江南水灾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手持系统,神女降世 天骄无双 努力200倍的我成了海军大将 神控天下 海贼:穿越成为王路飞 无限旅游团 出人意料 我,摆烂主播,赚够两百就下播 玄门大佬穿成福宝后惊艳全京城 中华神将:鹰龙大将军

经历了三天的休整,俞大猷这才总算恢复了过来。 帐篷内,万密斋正为俞大猷诊脉。他的脸上露出了喜色,对赵士贞道:“赵将军,俞将军已无大碍。经过这三天的修养,他的身体已经完全康复。 非但如此,在大明气运的养育下,俞将军身体的内伤都已痊愈!看他现在的身体,再活个二十年不成问题!” 赵士贞闻言,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那就好。有俞将军在,江南百姓的安乐就有了保障。” 万密斋点点头,“是啊,此次俞将军能够迅速康复,全赖皇上的气运之力庇佑。此恩此德,当永记心头。”” 两人正聊着,帐篷外突然传来了喧闹声。赵士贞皱了皱眉,“外面何事喧哗?” 万密斋笑了笑,“想来是松江百姓得知俞将军康复,纷纷前来探望。我们出去看看吧。” 赵士贞点头答应,两人一起走出了帐篷。 帐篷外,果然聚集了许多百姓。他们看到俞大猷从帐篷内出来,纷纷高呼:“俞将军万岁!大明万岁!” 俞大猷看着热情的百姓们,心中感动不已。他深知,自己的每一次胜利都离不开百姓们的支持与信任。 他拱手向百姓们致谢,“诸位,感谢你们的关心和支持。我俞大猷定当不负众望,誓死守护大明、守护松江!” 百姓们闻言,纷纷跪下磕头,“请俞将军保重身体,我们愿为您赴汤蹈火!” 这一幕,让赵士贞和万密斋也深感动容。他们明白,松江百姓对俞大猷的敬爱和拥戴,已经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此时,朱翊钧的声音再次响起:“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大明水军总帅俞大猷,率领水军英勇抗击倭寇屡立战功,护我大明海疆平安!今闻其病愈康复朕心甚慰。特赐‘天下第一忠勇将军",钦此!” 随着这道圣旨的下达,百姓们再次沸腾起来。 俞大猷立刻跪下接旨:“臣俞大猷谢主隆恩!臣必不负圣上所托,誓死守护江南、守护大明!” “赵士贞,研发水泥,救灾有功,特赐气运三朵!” “万密斋,李时珍,救国有功,赐气运一朵!” 看着明媚的天空,百姓们纷纷感叹,为俞大猷、赵士贞、万密斋和李时珍等人欢呼。 此刻,江南的气运再次凝聚,化为一朵朵五彩的气运祥云,飞向赵士贞、万密斋等人。 他们感受到了气运的滋养,心中也更加坚定了为大明、为百姓奉献的决心。 朱翊钧看到这一幕,心中十分欣慰。他知道,有这样一群忠勇之人,大明的未来必定一片光明。 “诸位大明子民,你们都是好样的!大明的辉煌与荣耀,离不开你们的努力与付出! 无论何时,你们记住,朕与你们同在!” 借助大明地脉,朱翊钧的声音这次直接传遍了全国,无论是正在忙活的走夫,辛勤劳作的农民,还是正在洗着衣服的妇人,都能无比清晰的听到朱翊钧的话。 百姓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激动地朝着皇宫方向跪拜,高呼:“皇上万岁!大明万岁!” 朱翊钧的话语,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温暖与力量。他们知道,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只要有大明皇帝的庇佑,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起来。 此时,众人本来都已经无比疲惫的身躯,在温暖的气运包围下,都变得轻松不少。 ... 京城,钦天监, 看着急速暗淡的火珠,朱翊钧这才不情不愿地停下了与江南的交流。 “看来积蓄一月,朕就可以借他向远在千里之外的大明子民进行一次对话,虽然仅仅只有一刻钟,对于这个封建时代也是无比重要的了!” 虽然心中如此想着,但也只有朱翊钧他自己知道自己对于‘手机"到底有多么的期待。 “陛下,臣观此次救灾行动,因为驿道断绝,物资足足延迟了两日才到松江!而且,现如今大明的驿道全都是太祖之时修建的,难免会有损伤。” 看着朱翊钧满脸的遗憾,杨博站出来说道。 “所以,臣以为大明需要重新修建驿道,方能保证日后天下的通信和物资运输不再出现问题!” 朱翊钧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刚想说话,但是旋即想到一件事,“这重修大明驿道,绝非一日之功,而且耗资巨大,朕虽有心,但恐怕户部那边难以支撑啊。” 虽然如今的大明国库充盈,但那是因为朱翊钧各种各样的改革和搜刮各地地主乡绅、寺庙、道观的财富所堆积出来的。 除了他自己的小金库外,户部其实是真的没钱。 钱都花在军事建设和民生上了,现在想要搞基建,没钱! 杨博闻言笑了笑,“陛下,钱的问题臣来解决。只需要陛下同意,让臣去筹措资金,不出一年,定然能将大明所有驿道修缮一新!” 朱翊钧眼睛一亮,“哦?杨博,你有什么办法?” 杨博笑了笑,“办法有三!第一,发行新货币!第二,号召天下士绅捐款!第三,从大明各处道观、寺庙的金身和地契中收取!” “新货币?”朱翊钧疑惑地问道。 杨博解释道:“陛下,臣的意思是重新发行一种新的铜币、银票、宝钞三者结合的新货币体系。这样不仅能让百姓方便交易,还能增加朝廷的税收。” 朱翊钧陷入沉思,过了好一会儿这才说道:“这个可以搞一搞。但是第二条和第三条就有点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意思了。虽然士绅和道观、寺庙都是大明的蛀虫,但是一下子直接动他们,恐怕会引来不必要的麻烦。” 杨博点头,“陛下所言甚是。其实对于这些士绅、寺庙和道观,只需要陛下同意,臣会以‘大明修缮驿道"为由,强行征收三成的税!同时号召他们捐款。 对于捐款较多的士绅、寺庙和道观给予一定的免税政策即可!这样他们既出了钱又不会损失太多利益,定然会响应!” “不错!不愧是国士!”朱翊钧赞赏地点了点头,“就按你说的办!给朕大胆地去搞!一切责任,朕给你担着!” “是,臣领旨!” 见识到了俞大猷借江南水灾焕发出了第二春,现在的杨博真可谓是跃跃欲试,毕竟两人年纪差不多,官职差不多,眼瞅着自己快要被追上了,他能不急吗? (看完记得收藏书签方便下次阅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2166/1889074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2166/1889074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