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华娱:导演快出击 > 185,国内影视的开启

185,国内影视的开启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星穹铁道:这个毁灭令使超猛的 机甲旋风 丧尸的徒步旅行日记 容华似瑾 凡人仙途 快穿之还愿系统,继续出发 人间武圣 在末世经营幼儿园发家致富 我的江湖岁月 双姝劫之醉君颜

晚上,罗温和李晓苒在家里吃饭,罗温一边吃着一边和她说道:“张國立那个电视剧什么时候能拍完?” 李晓苒端着米饭说道:“应该还得俩月吧,不过我的戏再有几天就差不多了。” “拍完了康熙,你是不是就要去广州那边拍包青天了?” 说到这个李晓苒就好奇的问道:“对啊,那边给我一集一万的片酬,你是有什么安排吗?” “嗯,我给你安排了個电影,你回头飞港岛去。”罗温说的很神秘 “啊?什么电影?”李晓苒还没拍过电影,听到电影有些期待。 “尖峰时刻续集,你得去演个反派,然后痛打程龙。” “真的吗?”李晓苒放下筷子高兴的问道。 “当然了,我什么时候会骗你?” “太好了。”李晓苒从椅子上蹦起来,跳到罗温身边,抱着他的脸蛋亲了一口。 罗温嫌弃的擦了擦脸:“满嘴的油,还往我脸上蹭。” 李晓苒看他擦着脸,撅着嘴又凑了过去,在他脸上亲着:“就蹭,就蹭…” “啧,你这人…” 正看打闹的功夫,韩三也打来了电话,罗温“嘘”了一声,李晓苒也安静下来,罗温放下碗筷打起了电话。 电话打的挺久,李晓苒收拾完碗筷,都洗完澡了,两人的电话还没打完,主要是在谈论当前国内电影的困境。 对于这个和国民经济挂钩的问题,罗温其实没太多想说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韩三在讲,罗温在听,偶尔罗温也会说两句让韩三深受启发的话。 不过罗温很克制,没有脑抽的说一些超前的话题,韩三也就是正常洗个脑,罗温也正常装个人,韩三说的是将来他想要扶持纵横影视的意思,罗温也就表示出振兴国内影视,我们也有责任。 韩三最后表示,罗温的纵横影视,其实是可以多支持一下国内的电影人,没必要只盯着电视剧的方向,电影才是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将来文化输出的利器。 罗温不置可否,文化输出是一种文化自信的体现,也是一种国力的具现,没有国力支持,就没有文化自信,没有文化自信还谈什么输出。 现在公知遍地走,到处都是崇洋媚外的小赤佬,搞输出?有人跪着也要把你拉回去,想的太多,同在亚洲文化圈里,输出亚洲还有可能。 而且国内的电影市场现在还是太小了,现在的民众还没有去影院看电影的这种意识,大部分观众最喜欢的就是买盗版碟回家看,没事还能翻出来反复的看。 国内靠电影赚钱,还不如做点生意赚的多,国内票房收入低的原因还有很多,不光光是盗版的原因。 一方面是因为收入水平的问题,民众现在刚刚解决了吃饱饭的需求,精神需求还没那么旺盛,电影只是一种精神文明的调剂品,不是必需品,电视剧都不是刚需。 一方面是票价太低了,现在国产电影基本都是10到15元左右,按照后世30到45的票价,其实观影人数也还可以了。 一部内地电影的票房,7000万到头了,而且7000万的票房,基本都是包场运作的,而且就一两部而已。 普通电影的票房常态是1000-3000万之间,甚至是100万-3000万之间。 而3000万这个档次的,目前国内只有冯裤子的两部电影保持住势头,就连凯哥和译谋两个大导演都做不到连续两部电影的票房超过这个数字。 而一部故事片电影的制作,就算最低成本300万,想要收回成本也得1000万的票房。 像冯裤子的《大腕》今年的制作成本1200万,收回成本最少票房要达到4000万。 不过还好的是《大腕》有罗温的干预,不需要靠票房收回成本。 这部电影基本成了一部广告片,琳琅满目的广告商,就已经赞助了800万,赚钱是稳得,冯裤子可是现在的国内商业片的第一人。 这些还只是现在的市场环境,国内能在影院上映的影片不多,观众选择不多,不需要花多少钱宣发的缘故,利润还凑合,不用像后世的电影,宣发资金都要超过制作资金了。 电话的最后,韩三说道:“作为内地影视的龙头,纵横影视要担负起引领影视业发展的重任,小罗你也得考虑考虑往电影行业发展了....” 罗温“嗯”了一声:“我会考虑的。” 挂了电话,罗温靠在沙发上,看着电视里许情在竹林里,头戴面纱弹着笑傲江湖曲。 优美恬静的画面,并没有让罗温沉迷,他还在想着韩三今晚跟他说的话。 韩三明显比杨部庭聪明多了,知道以扶持的态度来拉拢纵横影视帮他创造业绩。 现在还没有放开影视制作许可,所有的影视作品都需要找国营厂挂标,纵横影视两部作品,也就是冯裤子的两个贺岁片,都是挂的北影厂的标,自动归类成韩三出品。 所以韩三才会有这么一通电话,纵横影视这么大的企业,每年都只是在电视剧行业打滚,有点太可惜了。 纵横影视手里这么多的资源,这么多的艺人和幕后制作团队,韩三觉得不引导他们往电影这个方向发展,简直是暴殄天物。 韩三电话里还提到了华艺兄弟,这个新公司去年都能投拍三部电影,这就代表着趋势。 罗温听到韩三这么说,当时是挺想笑的,华艺兄弟去年的三部电影《荆轲》、《gui子来了》、《我的1919》,虽然都没上映,还在制作,不过罗温可是知道,这三部一部比一部扑街。 不过这两兄弟也是屡败屡战,一点也不气馁,还在用广告赚的钱,来补贴国内影视业,真该给他俩颁一个98年影视最佳贡献奖。 其实罗温每年是不少产出电影的,不过都是像《荒岛余生》、《尖峰时刻》、《黑洞频率》这样的好莱坞电影。 对杨部庭的影院事业是有帮助的,毕竟是能赚钱的电影。 对韩三的意义不大,对内地电影的贡献,也只是带出了几个导演而已。 所以韩三对罗温的期望很大,特意打电话来,表达了想要扶持龙头企业的心情。 李晓苒擦完了头发,看到罗温在沙发上发呆,她凑了过来,蹲在罗温身前,轻轻的抚平罗温紧皱的眉头:“怎么了?打个电话不高兴了?” 罗温握着她白皙的小手,放在自己脸上摩挲着,李晓苒手心温热,让他感觉很舒服:“没有不高兴,就是在想事情…问你个问题,你现在看电影的话,喜欢看什么电影?” 李晓苒收回手臂,压在罗温的腿上,她下巴抵在胳膊上,仰头看着罗温,认真的想着,然后说道:“我应该是看一些故事片吧,就像铁达尼号一样。” 李晓苒看罗温听的认真,继续说道:“当然大片我只看你拍的...” 罗温摸着她的头发笑道:“我都没拍过大片,唯一一个大片还美上映,你看什么?” 李晓苒像一只小猫一样眯着眼睛,享受着罗温手掌的温度:“那你赶紧拍啊...” 罗温看她的样子特别的诱人,捧着她的脸蛋说道:“那行,今晚上咱俩就拍个大片..” 李晓苒一副懵懂的样子:“什么大片?” “古装..玄幻..偶像..爱情..枪战大片..” “那来啊..我先去布景..” “要什么布景,直接开拍,胶片很贵的。”说完罗温在李晓苒的嘴上亲亲了一口。 罗温和李晓苒在家里拍起了史密斯夫妇,动作几乎差不多,翻拍嘛,罗温经验最丰富了。 拍到中间,又换成了笑傲江湖的片场,最后就是现代言情片了。 接下来的几天,罗温一直在公司里一直写着剧本大纲,韩三说的话和李晓苒的回答,还是给了罗温一定的启发。 纵横影视不能一直在电视剧行业里打转,要提前布局,02年开放影视制作发行牌照的时候,纵横必须拿到第一个,所以提前布局电影是很有必要的。 罗温做的剧本大纲,都是为了充实公司剧本库的,以后公司导演可以自由在剧本库里选择自己想拍的剧本,然后自己找编剧丰富细节。 罗温抄的剧本,基本都是半岛和欧美的电影,一些符合国内氛围的电影,类型也是以现在流行的故事片为主,多是爱情电影。 3月26日,首艺杯在京城艺术馆开幕,蒋琴琴作为首日嘉宾出息了开幕会,罗温作为陪同也一起来到了会场,不过只是在幕后和协会的人一起看看而已,没有实际参与开幕会。 他现在的身份,不适合在这种场面露面,容易给外界释放错误的信号。 会场里是全国各地来参赛的选手,奇装异服充斥着大厅的每个角落,以年轻女学生居多,现在正是内地审美的转型阶段,杀马特是比较多的。 但是也有不少人学着纵横剧主角的穿搭,比如风衣围巾等等,一副冬季恋歌范儿。 首艺杯是国内较早的选秀活动,给了普通年轻人一个出道的机会。 不过任何事都是有代价的,包括这种各种协会举办的活动,没有付出的精神不可能出头,这是从有了名利场以后就一直存在的规则。 参加首艺杯报名费很少,也就5块钱的选手工本费,但是想要走到半决赛和决赛的,不掏个十万八万的基本没可能。 没钱还混娱乐圈?这么玄幻的事情怎么可能发生。 开幕会持续时间也就两个小时左右,各单位领导发言结束,就是蒋琴琴对选手的鼓励。 蒋琴琴下了台后,比赛也开始了,分成了几个会场,有模特的、主持的、歌舞的... 蒋琴琴本想直接叫罗温一起回去的,不过在后台转了半天也没看到罗温,她刚想掏出电话给罗温打去,走到模特的会场,就看到会场外围的罗温。 蒋琴琴摆脱了几个粉丝,走近了后看到,罗温正在会场外围和一个一身打扮跟小太妹一样的小姑娘聊天。 吊带裤、花哨的T恤、牛仔外套,一头长发还用发胶定型的小姑娘,土里土气的。 小姑娘脸上看着有些拘谨,周围的人则是一脸羡慕的看着她。 蒋琴琴靠近后,就听到了两人的对话。 “可我怎么知道是不是真的?”小姑娘稍有些为难的问着罗温。 旁边有人认出了罗温,有点看不下去了:“你不认识他啊?” 小姑娘摇头:“看着眼熟,但是想不起来。” “他是罗温导演啊,国际大导演,经常上报纸的,你们那是没报纸吗?” “我不经常看报纸...” “看过第六感和荒岛余生没?” 小姑娘点点头,她只记得剧情,却不知道是谁拍的。 这也很正常,现在这个年代的人,多是记得一些明星,对于幕后的导演,关注的人不多。 而且小姑娘不是京城和泉城的,其他地方报纸报道的少,影视圈的基本都知道罗温,但是她现在还不是影视圈的,她没见过也不算什么事。 罗温笑着说道:“蒋琴琴总认识吧,你要不信的话,我把她叫过来,她总能证明我吧?” 蒋琴琴正好从罗温身后走过来:“怎么了?证明什么?” 罗温指着小姑娘说道:“没事,本来想签她进公司,不过貌似她不认识我..” 蒋琴琴疑惑的看着罗温,怎么就让罗温起了签人的心思了?不过蒋琴琴也不多问。 既然罗温想签了这个人,蒋琴琴就很懂事的拉着小姑娘问道:“你叫什么?” “秦澜…”秦澜对明星是如数家珍的,何况还是比赛开幕会的嘉宾,她看到蒋琴琴多少是有点激动的。 “咱们去后台聊吧,这里人太多了,一会看到咱们都要围过来了,明天就又要上报纸了…”蒋琴琴问完名字,看到周围有人要凑过来,建议找个安静的地方谈。 罗温点头,几人往后台走去。 原地几个认出罗温的人,还有一些要靠近过来的人,互相打听着。 “刚才过去的是蒋琴琴吧?她过来干嘛?” “不知道,我也是看到蒋琴琴后,才凑过来的,还没听到他们说什么,人就走了。” “有个姐们儿走运了,被罗导演看中了,要签约纵横了。” “啊?哪个罗导演?” “还能有哪个,在美利坚拍电影的那个呗。” “唉,来晚了,早知道就早点过来了。” “有什么用?我一直在这,人家罗导演都没看过我。” 几个人上下打量着说话的人,什么也没说,转过头散开,这种长相被忽视很正常。 秦澜最终还是签进了公司,没有再参加首艺杯,罗温把她安排给了常季红,让公司的演技老师,先教给她一些基本的演技常识。 等后续公司有什么作品的时候,再安排秦澜去刷刷经验。 《黑客帝国》的首映礼邀请了罗温,不过罗温没去,程耳回到美利坚后,倒是替罗温去凑了个热闹。 程耳也算是好莱坞的新锐导演了,他的作品是赚了钱了,每年那么多项目,能赚钱的屈指可数,每一个导演都尤为珍贵。 所以程耳在首映礼上,还是很受众多公司欢迎的,尤其是华纳的托比,几次都暗示程耳可以加入自己的公司。 不过程耳还是很有自知之明的,没了罗温的帮助,程耳明白自己混不出什么样子,还是得抱紧罗老板的大腿才能有明天,婉拒了托比的邀请。 第二天《黑客帝国》上映了,首日票房并不出彩,只有800多万。 不过上映后媒体开始发力,很多影评人也下场鼓吹子弹时间,称这个镜头将改变动作电影的历史。 然后《黑客帝国》首周票房表现还可以,拿下2770万美元,暂时成为99年北美周票房冠军。 不过程耳觉得,这个记录很快就会被自己老板的电影打破。 纵横影视,罗温办公室内。 “程耳和李忱都可以在国外拍电影,你自己却要在国内拍,会不会觉得有点不公平?” 罗温看着坐在对面的李蔚然说道。 李蔚然听罗温这么说,赶紧表示:“怎么会呢,老板这么安排肯定有你的道理,有电影可以拍,我已经很感激了。” 罗温点头:“并不是区别待遇,只是公司开展的项目太多,资金不太充足,要不你也是可以过去的,等以后吧,现在先在国内锻炼锻炼。” “行,老板怎么说,我就怎么干,要没老板拉我一把,莪现在估计回学校教书去了。” 李蔚然咧着嘴笑道,他知道自己已经比绝大部分人幸运的多,其他同学要么在学校助教,要么改行了。 还有一些同学,还在广告部拍广告呢,自己已经拍了一部电视剧,现在还能拍电影,已经是开了挂了。 罗温看他还比较的知情识趣,就没再多说,从保险箱里拿出几个剧本,摆在桌子上。 李蔚然往剧本上看去: 《我的野蛮女友》、《脑海中的橡皮擦》、《假如爱有天意》、《看不见的爱》、《男人恋爱时》… 十来个剧本一字排开,从名字上就能看出剧本的风格,全是爱情片。 李蔚然挨个名字看了一遍,然后惊愕的抬头看向罗温:“都给我的?” “想什么好事呢?都给你,你能拍完吗?”罗温看李蔚然的眼神,像是看一个智障。 李蔚然也回过神,尴尬得笑了,一不小心暴露了智商。 罗温大手一挥:“我只是给你看看剧本的储备,将来你们要拍的电影都是从这些里边去挑的。” 李蔚然看着这些剧本大纲,有些挑花了眼,从名字上看,根本看不出哪个好,哪个不好。 不对,老板的剧本,就没有不好的,他的剧本可是好莱坞都抢着投资的。 李蔚然为难的闭上眼睛:“诱惑太大了,老板直说让我拍哪个吧。” 罗温看着好笑,他直接拿一个剧本扔到李蔚然眼前:“就这个吧,你自己去编剧组找人帮你丰富细节,做好投资方案,只要审核过了,就可以筹组。” 李蔚然拿起眼前的剧本:我的野蛮女友。 李蔚然的风格就是这种爱情片的类型,之前拍《穿越》的时候,罗温就发现了他对于情感的把控很到位,而这部电影其实对于李蔚然来说应该难度不大。 毕竟这种电影对于导演的真正功力考验不深,更多的是考验导演的股市逻辑性,这恰恰是李蔚然擅长的东西。 罗温收到一系列事情的启发,最后还是决定,纵横影视开始正式内地电影,主要是因为半岛的经济恢复的太快了。 前几天李富贞电话还说到,今年年初在美利坚财团的帮助下,基本恢复了97年以前的经济水平,并且略有提高,GDP相较于97年增长了百分之5.1。 半岛的影视业也随着经济的恢复,开始重新启动,年初的时候SBS已经开启了四个项目,两个电视剧,一个综艺,一个电影。 有了SBS的例子,再去看其他两家半岛电视台,也都开启了今年的娱乐计划,在各大城市开始和CJ争抢影院业务。 李富贞收到的消息是,CJ开始接触一些半岛独立制片,也在积极的准备进入影视行业,单单影院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了。 从这一个角度,罗温就感受到了紧迫感,再加上国内影视业也在做着积极的改变。 9550计划在年初被叫停,中影公司和北影厂等公司也在改制,民营影视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冒出。 市场上的活钱越来越多,去注册剧本的时候,罗温从光电就了解到,1月到3月底这段时间,有21个电影立项,去掉合拍片,也有17个内地电影,简直吓人。 面对这种局面,罗温也觉得是时候开展内地电影了,港岛和湾湾都开始重视内地市场,没理由纵横要落后,将这个有待开发的市场让给别人。 虽然内地电影赚的不多,但是总归还是有的赚,也能培养出一部分可用的人才,更加重要的是,打响纵横影视的名头,扩大纵横影视的影响力。 至于为什么先拍一部,而不是同时几部一起来拍,原因就是罗温要投石问路,先试试水。 能赚钱了,不管赚多少,都可以同时开展多个项目,赚不到钱的话,罗温就要思考一下是不是换个类型。 现在的国内影视业的发展方向,谁也摸不准,罗温还是凭借着前世的经验,去揣测市场的变化,如果贸然全线进军,很容易吃亏。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2975/1355992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2975/1355992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