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杏林巷蔡家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我堂堂医学硕士,修个仙怎么了 重生后我绑定了学习系统 改造旅游城市,本地人破防了 长生从铁匠开始 未婚生子!禁欲王爷哭着求别和离 LOL:在LCK做中援太快乐了 沐蓝星球3:星空学院 快穿:乖老婆又被我迷成恋爱脑 编辑出一个娱乐人生 出马仙,通灵女阴差

“成了吗?”裴五娘立即上前。 “成了,拿到了徐老的出京权限。放心,父亲对大哥的事比你想的更容易乱分寸,不要着急。” 裴五娘怎么会不担心,事情如果在他们这里出了问题:“这个时候父亲绝对不会回来,一手准备不够。” “只要徐将军能去,我们就能拿到一半主动权,父亲也定然相信徐老,会把更多精力放在大哥这边,这样——让人把黎将军、左千户的子女绑了!”两手准备。 “我立即让人去办。” 北境沃土如海,高山湍流,峥嵘繁华。 镇国公见到徐将军,拿到信时,死死将信攥紧,脸色阴沉。他在这里都能感觉到手下人的捉襟见肘,可见上京城内是什么情况。 没能起势,还栽了这么一个大跟头,长子为了下面人着想,连他的婚事都要牺牲:“莽撞!”更多的是心疼,恨不得回去告诉他‘忍住",前路在后面! 布控换防的文书正好送过来。 徐老将军顺手接过。 “太后那个老女人!” 徐老将军赶紧四下看看,还好没人:“国公爷,祸从口出。” “哼。”文学 三天后。 远在上京城的严不渭接到消息,徐将军成功掌控了西北防线。黎将军和左千户因为态度强硬,被殷大人带去东部战线了。 严不渭彻底松口气,将信件点燃,才算放松的摊在座椅上,差点,他就什么都不用想了。 至于左千户等人,他不担心,有他在,黎将军、左千户不算背主;他们谋划的是北疆三十六部,又不是大夏国土,更谈不上叛国,他们没有立场谴责,无非是给彼此一个拿的出手的台阶下。 一刻钟后,严不渭又蹭的窜起来,觉得自己又行了:“得去找大人表表功。” 驴滚胡同后街的杏林巷新搬来一户人家,姓蔡,因为后生长的体面,左邻右舍很快都知道了,何况,他们家竟然不是拼居,是一户人家住了一个大院子,那可是一个大院子! 虽然胡同最里面的院子,多多少少比外面这些院子小一点,但也只是小一间房的差距而已,剩下的少说也有正房三大间,两间厢房。 也就是说,两个人住了五间大房子,整整五间啊!他们这里距离内城最近,房价高,住的密,能一家人住的起一户的少之又少,怎么能不好奇是什么样的人住进来了。 不单女人们好奇,就是男人们也不禁问一嘴,毕竟住在这里的多是官员,驴滚胡同前街更是翰林院的官舍,若是自己的上峰,少不得要走动走动;就是不是上峰,估计也是世家子弟。 男人们听内人说是个后生,带了一个老妈子,应该是等明年科考的世家子弟,那就代表仕途不愁。 新落成的蔡家小院内。 一个妇人爽朗的笑着,笑容透亮明快,她穿了一身灰色麻布做的袄子,没有一个补丁,头发梳的一丝不苟,只用了一块黑色的绢巾在脑后挽了一个髻,脸圆圆的十分爱笑,一看便是一个干净、利落的妇人:“老嫂子,您可说我心坎里去了,以后啊,住的近了少不得让大家帮衬,到时候您可别嫌我烦。” “怎么会,怎么会,大家邻里邻居的住着。”说话的大嫂子也是个爽快人:“就是不知,你主家姓什么啊?” 蔡嫂子笑的更高兴了,一点不介意被人认为是蔡夅的老妈子,何况上京城的人多会说话,问的是‘主家",一听就让人觉得她家小叔子有本事、不一般,她真恨不得这样认下来,衬的她家小叔子更了不得,让人高看一眼。 可是她小叔子,犟脾气,她要敢乱说,他就能跟她甩脸子。文化人甩脸子也有意思,不怒也不跟你讲道理,他不吃饭,是真不吃啊。蔡夅干出过将他自己饿晕过去,也要盯着她控诉她下次还敢不敢认是他娘! 哎呦,把她吓个半死,怎么哄都不行,都要跟她犟到底,她是真怕这小叔子,看着斯斯文文的,不听话的时候那也是真不听话,小孩子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能不吃饭吗!所以蔡嫂子不敢胡说:“那是我小叔子,我夫家姓蔡,过世的早,我们是从苏江府那边来的,他是青山书院的学生,为了明年秋试来的。” “青山书院,我知道,隔壁周嫂子的相公就是青山书院出来的,八大书院之一,你小叔子也很厉害吧,一看就会读书。” 蔡嫂子毫不谦虚:“也就是案首,肯定不如周大人见多识广。” 案首啊?当年周家相公可不是案首,都能考中前十甲进入翰林院,蔡家这位学子岂不是更不简单,又能单独住一个院子,小叔子定然很有本事吧,看着眼前的妇人也不像富裕的,现在身上却没有补丁,笑容明朗,院子收拾的也整齐,忍不住说了句:“弟妹,你也熬出头了。”说完有些后悔,住在这里的都是要脸的人家,谁愿意被人提这些。 蔡嫂子不觉得如何:“是啊。”其实说着心虚,也就早几年困难些,学院束脩高,她要做很多活才勉强凑够束脩,笔墨都是抠抠索索的。 但后来蔡夅进了青山书院,就能补贴家里了,也没苦几年:“嫂子进来坐会。” “不了,不了,该做饭了,我先回去,晚了孩子们该闹了。”小说 “那你等一下。”蔡嫂子去厨房包了三个白面馒头、五个鸡蛋,给她带走:“本来我是要亲自去送的,我这几天也忙,刚把院子收拾整齐,正好嫂子来了,省得我跑一趟。” 蔡嫂子觉得这句话说早了,事实证明她还是多跑了一趟,因为隔壁院子里不止住着张家嫂子,还住着好几户人家,她准备的见面礼险些不够用。 晚上吃饭的时候,蔡嫂子家桌子上放上了高粱面和菜和在一起的馒头,白面的送完了,早知道一家给一个,谁能想到一个院子里住了那么多人家。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3026/1476500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3026/1476500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