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2章 火遍全美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四合院:香江首富从路边摊开始 三国无双1黄巾 深海之龙 在大结局却穿越成终极大反派 以爱为名 开局死亡缠绕,库里跟我学灌篮 火影:万物皆可复制 神朝破产后,我开展工业革命 嫁糙汉后,她成了两崽的锦鲤后娘 量子毒素

远在港城的刘总打着哈欠,“在在,王总你说。” “我本人也想要套一些现金,你帮我问问,你们公司想接手吗?” “哦?多少?” “百分之一吧。” 坦白讲,刘总挺失望,他以为王健要大放血呢,最后只有百分之一。 “接,不用通知总部,这个我就能拍板,王总你人现在在哪?怎么这个时间还能接我电话?” “米国,阿迈瑞啃。” “哦,那行,回头我让总部的人联系你。” 要说胡总这人能当上亚洲区总裁,人家能力就不用质疑了,更重要的是这个人心细。 第二天高盛派了一辆豪车来酒店把王健接走了,同时还送给了他一张黑卡。 “王先生,这张黑卡您一定要随身带好,他可以帮您解决非常多的问题……” “哦?这里额度是多少?还有什么其他功能?” 那位来接他的经理开始用中文长篇大论起来,“这卡叫百夫长黑卡,是我们总裁特意帮您申请的,他不光可以解决实际问题,也是身份的象征,有了这张卡您在全米境内可以畅通无阻,吃饭,住酒店,坐飞机都能得到最好的待遇,特别是一些特别的活动,比如超级碗决赛等等,持这张卡都可以帮您申请到最好的位置,至于额度,您这张特是特殊的,他和您的身价挂钩,理论上可以随便刷。” 不差钱的王老板听了经理模样的高盛人解释,觉得也就那么回事,但是这卡后来还真用上了,给他解决了挺多麻烦。 到了高盛总部,总裁约翰亲自到大门口迎接王健,就这一点足以证明高盛多重视和王健合作了。 资本主义嘛,他们绝对是不会和钱过不去的,谁能给他们带来利益,谁就是爹,谁就是爷爷。 “王总,吃早餐了吗?” “要不要吃点早餐,咱们再谈?” 哎呦,那个殷勤劲儿,不知道的王健还以为自己穿越到了古代,来到了皇宫。 “吃过了,约翰先生,咱们谈正事吧。” 科技在发展,技术在进步,现在出国的时候王健也不会那么尴尬了,因为市面上出现了一款新产品,它叫翻译机,虽然不像十几二十年后那种智能的翻译机,但是简单沟通是没问题的。 王健拿着小巧的翻译机,和约翰基本上可以无障碍沟通了。 百分之一的爱听音乐股份,说少不少,说多也不多,特别是对高盛这种巨头公司来讲。 双方沟通的都非常友好,最后高盛以一亿一千万美金的报价轻松拿下了王健的爱听音乐股份。 本来高盛还想要开个新闻发布会的,却被王健拒绝了,因为明天他就要接受时代周刊采访了。 隔天上午王健一身中山装出现在了时代周刊总部。 这件套衣服他也是特意让人帮他准备的。 负责采访王健的记者也叫大卫,也是一位金发碧眼大鼻子的标准西方老外。 进了房间,大卫就给了王健一个美式拥抱,“哦,王,终于见到你了。” “你好,你好。” 接着采访就开始了…… 大卫的采访就不会像方静采访那么贴心了。 这货好像巴不得王健出丑一样,提问题也非常刁钻,比如针对王健的一身中山装,他就会问,“王,你是红色主义者吗?” “不不不,我只是觉得这是民族服装,我认为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因为场合不同,所以王健也不能用那个翻译机,免得闹出没有必要的误会,所以接受采访时他带着李卿一起来的,采访全程都是李卿在帮他翻译。 接着大卫又问了他好几个奇怪的问题,王健也都耐心应对。 上午接受完采访,下午他的采访就被放到了时代广场大屏上,接着全米各大电视台纷纷转载这条新闻。 纽约街头,老百姓还是像平时一样忙碌,但是经过时代广场大屏幕的时候总是喜欢瞄那么一眼两眼。 今天的大屏幕吸引了许多人驻足在街道两旁观看。 这些老外看着大屏幕普遍性的心里都有三个问号。 一,他是谁? 二,什么的东方年轻人为什么能接受采访。 三,他太年轻了! 随着新闻媒体的传播,王健一夜之间在全米火了,许多西方年轻人都拿他当偶像,王健在他们眼里就是东方的比尔盖茨。 当然了,这是第二天王健从酒店出来去找杰克的路上才知道的。 因为这一路上,他已经记不住有多少人找他合影了。 而且和他合影的人全是蓝眼睛大鼻子的老外。 国内的焦点访谈还没有播,但是今天的新闻却播放了王健荣登时代周刊的事,虽然只播了那么几秒,但是这也基本让全国观众都记住了。 于是王健还没回国,他在国内就火了。 在米国,除了比尔盖茨,扎克,还有一个人是未来的传奇,他就是被誉为现实中的钢铁侠马思克。 02年他成立了火箭公司,全称太空技术探索公司,03年他又成立了新能源汽车品牌特斯拉。 可是三四年过去了,他的两大核心公司都没有出什么像样的成绩,比如特斯拉,虽然公司已经上市了,但是别说汽车了,老百姓连个倒车镜都没见到。 所以马思克的日子非常不好过,而且隔三差五的就有股东和他作对,想要罢免他们这位不靠谱的总裁。 但是奈何马思克是两家公司的绝对大股东,那些股东拿他也没有办法。 反过来说,马斯克也想把这些烦人的苍蝇干掉,可是他没钱呐! 不过这一切好像迎来了转机,因为他盯上了王健。 他觉得这个华夏人就是最好的合作伙伴,一,米国国内有法律规定,外籍人员不能大量持有国内本土公司过多的股份,特别是高新科技企业;二,就是这个人有雄厚的资金。 “布朗,能帮我联系到这个年轻人吗?我想请他吃顿饭。” 助理布朗,“好的,老板,我试试。” 王健正在杰克的狗窝和他谈今年的金融布局,从高盛那卖股票的钱,他准备都投进来,因为王健隐约记得,今年八月份石油会再创新高,达到80多美金每桶。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3138/2606733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3138/2606733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