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始皇帝 > 第329章杀猪(1/2)

第329章杀猪(1/2)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重生七零,农女带着空间翻身了 我自寻我道 司籍女官的退休日常 全家种田养妞妞儿 莫慌,霸总和系统跟我一起穿了! 信酱的现代战争第三季 博弈:从文科状元到权力巅峰 原神:长得太凶派蒙以为我要吃她 离婚后,苏小姐不再做金丝雀 逃荒路上,爹娘和离了

见到太子不解,卫缭继续讲述道:“天下万民,皆是如韭菜。韭菜割掉,还可以继续长出来。在割韭菜的过程当中,要注意节奏,不能让韭菜过度生长,超越韭菜生长的极限,韭菜疯狂的生长不好,要定期割韭菜。” “同时,又是要防止过度割韭菜,若是割掉韭菜根,大秦可能有覆灭的危险。” 扶苏说道:“老师,不对呀,与我父亲讲述的不一样。父亲说,为君王要赤臣诚待人,给予雷霆要光明正大,给予雨露也是及时准确。父王又是说,君王要爱护百姓,要爱护百姓好似爱护儿子一般,民众可不是韭菜。” “不知父亲错了,还是老师错了!” 卫缭说道:“大王没有错,臣也没有错。臣要问一下太子,试问一下天下的父母,可会无条件满足儿子的任何愿望?” 扶苏说道:“父母要疼爱儿子,却不会溺爱。溺爱儿子,好似把婴儿丢入大河当中,让其溺死。” 卫缭说道:“大王爱护民众,好似爱护儿子一般,可大王会溺爱天下的民众吗?” 扶苏说道:“不会!民众不能违背法令,依旧要按时缴纳赋税,依旧要徭役,杂役,兵役,还有缴纳各种杂税……”.. 卫缭说道:“如此看来,我没有错,大王也没有错!” 扶苏说哑然。 卫缭继续道:“家中有一个父亲,父亲有一个嫡长子,还有一个庶次子。因为嫡长子要继承家中七层的家产,庶次子只能是继承三层的家产,因为心中有愧疚,父亲多是疼爱着庶次子,胜过嫡长子?” “请问太子,父亲最喜欢哪一個儿子?” 扶苏说道:“父亲最喜欢嫡长子,因为将家中七层的家产留给他。可庶次子,只能继承三层的家产。对于庶次子的疼爱,更多是对其进行补偿性疼爱。” 卫缭继续问道:“假设有一天,大王疼爱某个庶次子,胜过疼爱太子。太子可觉得,大王是要废长立幼?” 扶苏说道:“不会,对于庶长子的疼爱,更多是对小儿子的补偿性疼爱,并非是要废长立幼。” 卫缭说道:“是呀,太子贤明。昔日的时刻,秦国的宣太后,最为疼爱小儿子嬴芾,胜过秦王;而赵国的赵威后,疼爱小儿子长安君,胜过那时的赵王。这两位太后,会废掉两个儿子,让小儿子成为大王吗?” 扶苏说道:“不会!” 卫缭说道:“长子,不嫉妒母亲对小儿子的疼爱;正妻,不嫉妒家中丈夫对小妾的疼爱。对大王而言,秦地的民众好似嫡子,而赵地的民众却是庶子,嫡子岂会嫉妒父亲对庶子的疼爱!” 扶苏说道:“多谢先生指点!” “昔日,有一个将军出征的时刻,赏赐士卒肉汤,士卒皆是喝上了,唯独忘记了身边的马夫。马夫以为自己被轻视了,被羞辱了,第二天的时刻,直接驾驭着马车冲到敌人的阵营当中,导致将军被俘虏。” “将军赏赐士卒肉汤,先给底层的士卒,亲近的马夫却是靠后,免得被士卒看成是赏赐不公,任人唯亲。这个马夫,竟然如此愚蠢,竟然看不到这个关节。这是其一。” “虽然开战前没有赏赐,可等到战后,必然会给予补偿,可马夫竟然想不到,何其愚蠢,这是其二。” “这次灭亡赵国,大王册封诸多的列侯。赵高只是大王亲近之人,却只是一个乡侯,食邑仅仅八百户,在赏赐当中属于较低的。赵高可曾怨恨大王?没有!因为赵高知道,大王现在不赏赐,未来会赏赐,简在王心,比单纯的赏赐更为重要。” 扶苏说道:“多谢先生指点!” 卫缭不只是在讲述着治国之道,更是说着做太子之道。 作为太子,未来要继承社稷,未来要祭祀祖宗庙宇,地位已经高到了无法再高的地步。 这也意味着,再也无法得到父王的疼爱。 父王会疼爱转移,去疼爱那些幼年的儿子,将爱分割给其他人,若是这样太子就是心理不平衡,以为老爹要废太子了,做出过激行为。 这就是最傻的行为。 在洛阳行走着,赵政巡视着洛阳,巡视着三川郡。 三川郡,归入秦国也就十多年。 在十几年前,这里还是东周国的领土,还是韩国的部分领土,至于说多么倾慕秦国,对秦国向心力强大,只能说多想了。 在三川郡实现着秦国的律法,只是在具体到了实际的时刻,在吕不韦的影响下,却是发生了一些列的变化。 律法相对的宽松,官吏的管理也是相对的松散,在这里又是重视商业发展,走上与秦国截然相反的道路,在这里朝廷三令五申着,发展农业,重视农业,然而现实却很是感人。 农业在不断萎缩着,农村也在不断萎缩着,大量的果园,梨园,还有桑麻等经济作物,开始挤占着粮食作物的面积。 在三川郡,粮食面积在不断减少,很多地区还需要从外面进口粮食。 洛阳盆地,自古就是土壤肥沃,就是重要的农耕区,却是出现了粮食危机,需要进口粮食,这让赵政感觉到了吃惊。 在农业当中,种植经济作物比种植粮食作物要赚钱很多了。 简单的种子十亩桃树,接下的桃子卖出的钱,就是种植粟米所赚钱的十倍之多;种植桑树,种植麻等,产生的经济效益,也是远远比种植小麦要赚钱很多。 可这也存在一个市场饱和问题。 各种桑麻等,制造出衣裳,存在着上限,不可能有无限的市场。 很多普通的民众,对于衣服的需求很低。 正所谓,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是三年。 一个衣服老大穿着,接着老二穿,老二穿了老三穿。 若是民众不断的种植还桑麻,种植各种经济作物,可能市场饱和,到了最后彻底砸在手中;可粮食就是不一样了,每个人每天皆是要吃小麦,吃荞麦,吃着粟米,粮食是大众货物,不用担心市场问题。 即便粮食结余出来,也可存储在府库当中。 家中有粮,心中不荒。 可很多时刻有钱也买不到粮食。 大秦若是遭遇全国性灾难,谁又能卖粮食给大秦? 在三川郡巡视了一圈,到了田间地头,询问着老农民,看着生长的各种果树,还有诸多的桑麻,赵政感觉到了沉重的压力。 大量的耕地种植着桑树,民众也是种植着桑树,各种丝绸产品,不断贩卖到国外,换来金银。 看似所有的人都是赚钱了,大地主赚钱了,大商人赚钱了,底层的民众也是赚钱了。 可其实上,所有的人都是亏了。 钱币越来越多,造成物价在上涨,民众手中的钱越来越不值钱。又是要花钱买进口粮食,导致一年辛苦下来,结余的钱财不多。 看似经济发展了,民众手中的钱财增加了,可钱财的购买力在下降,当收入水平上涨幅度跟不上物价上涨幅度的时刻,民众的实际生活水平会下降。 朝廷亏了,民众亏了,可谁赚了。 自然是那些大商人,那些顶级权贵。 借助发展商业,借助商业制造的虚假繁荣,虚假的财富,不断让自身的资产在增加着,不断从底层的民众当中搜刮着民众的财富。 想发展商业,让底层民众富裕起来,根本不可能,也不现实。 只会是穷人越来越穷,富人越来越是富裕。 就好似无数的小河流,汇聚向大的河流,这是不可逆转的大势。 水往低处流,钱往高处走。 唯一幸运的是,这是大秦,不是明末。 他是始皇帝,不是崇祯。 百万的秦军战斗力还是可以的,还是可以横推六国,而不像大明,百万大军尽数烂掉了。 百万大军,这是他的底气所在,是他肆意妄为的本钱。 “该杀猪了!” 赵政思索着,想着磨刀霍霍向猪羊。 经历十几年的发展,三川郡诞生了一批大商人,这些商人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必然与当地的秦吏勾结。这给了赵政机会,他可以借助着反腐为名,对这些秦吏进行清洗,顺便对这些大商人进行清理。 剥夺其财产,大量的迁移,流放。 在短时间会破坏当地经济,却是适当的清理了蛀虫,给地方缓一口气。 “召李斯!” 赵政下着命令。 赵高书写着诏书,递交给秦王, 赵政确定无误后,诏书颁布下去。 此刻,李斯坐镇在赵地,稳定着赵地区的局势,据说还干的不错。 继续留在赵地,用处不大了,还是来三川郡吧。 三川郡郡守,这是一个不错的职位。 快马在前进,到了邯郸城。 不久之后,李斯也是南下而去,到了三川郡,进入洛阳城。 在宫殿当中,李斯见到秦王政。 赵政说道:“卿家,在赵国可好?” 李斯说道:“赵国尚好,尤其是那些洛阳学宫的学子,能力出色,又是勤勤恳恳。” 赵政说道:“仲父可好?” 李斯说道:“仲父在封地当中,以休养为主,偶尔宴请着宾客。” 赵政说道:“到了三川郡,感觉这里如何?” 李斯说道:“臣刚刚来到三川郡,尚且不知这里的情况!” 赵政说道:“三川郡不好,很是不好,只因为这里商人众多,很多商人不只是偷税漏税,还兼并着耕地,导致底层的民众无田可以耕种。很多商人更是花费钱财,贿赂着秦吏,导致秦吏不法,为其当保护伞!” “在三川郡,很多的耕地皆是荒芜了,民众生活颇为困苦。在三川郡,朝廷三令五申,保证粮食优先,控制桑田,麻田的规模。百亩当中,桑田和麻田的数量不得超过二十亩。可很多人倒是好,知法犯法,桑田麻田的面积大量超标。” “在百亩耕地当中,有着一半的耕地,甚至是更多的耕地,用来种植桑麻。这是欺负寡人不会砍人……” 说着,杀气腾腾的说道。 李斯立刻跪下去,身躯在瑟瑟发抖。 尽管知道,秦王政不是针对他,可还是瑟瑟发抖。 这位秦王,在赵地已经杀了很多人,难道要在三川郡大开杀戒吗? 可真的大开杀戒,也不算什么。 老虎不吃人,还叫老虎吗? 秦王不杀人,还叫秦王吗? 赵政说道:“李斯!” 李斯跪在地上,说道:“臣在!” 赵政说道:“寡人打算任命你为三川郡太守,治理三川郡,清理三川郡的污秽,你可有胆量处理着一切。” 李斯说道:“臣必然不辱使命。只是臣还有一些疑惑,臣该做到哪一步?” 赵政说道:“一些猪已经长肥了,该杀了。很多富人太有钱了,很多穷人太穷了,正所谓,富者田连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该给贫者一个立足之地,穷人太多了,对于我大秦不是好现象。” 李斯点头道:“臣明白了,臣知道该如何做了!” 赵政说道:“你做事情,寡人放心。接下来,大秦将修生养息五年,休养生息,不代表什么都是不做,而是要做很多事情。五年后,大秦必要东出覆灭韩国,魏国。必然需要一个稳定的三川郡。” 稍后,李斯退去了,开始成为三川郡郡守。 从廷尉,变为三川郡郡守,在某种程度上算是贬官了。 可李斯却没有一丝怨恨。 因为遇到事情,大王能想到你,能重用你,这就是最大的看好。 对于臣子而言,官大官小,固然重要,可君王的看重尤为重要。 这一会,大王巡视三川郡看到很多的问题,需要他前去处理,这是一个好事情,大大的好事情。 叮嘱完毕后,赵政又是招呼着太子扶苏,车架离开了洛阳,再次向着关中而去。 在三川郡,只是停留一个月时间而已。 马车消失而去,轻轻的我来了,就如我轻轻的离去。 李斯上任后,开始寻找着证据。 不需要仔细的寻找,就是找到了很多的证据。 很多商人屁股后面都是脏的。 很多人以为,穷生奸计,富生良心;又是有言,仓禀实而知荣辱,衣食足而知礼节。 有钱了就是道德高尚。 穷人没有头脑,没有格局,没有素质,品位低下,呆板迂腐,做事情短视,容易情绪化,言行粗糙,若是遇到困境,容易违法犯罪;富人和权贵虽然剥削压榨,可没有穷人的性格缺陷,并且有头脑才情,有素质品位,还能够给民众就业岗位,做很多的慈善,并且带动社会发展。 可事实上,很多穷人做坏事情,又能做多少坏事情,破坏有限。 想要对进行严惩,只需要几个衙役就可以。 可富人和权贵之人,做坏事更加的隐蔽,造成的破坏性更大,还有更多的手段为自己开脱罪名。文学 每次到了灾年的时刻,都是大户收割民众的机会,不断炒高粮价,用着迷踪的地产抵押,收购着土地,吃人不吐骨头。可在事后,假惺惺的开仓放粮,假惺惺的大方的借债给民众,事后还获得大善人的好名声。 大秦能强盛,就是每隔一段时间,都要对一些富户进行了收割,进行迁移,流放。 寻找了一段时间后,李斯找到了很多证据。 这些证据,足够杀头十次,足够诛灭九族了。 根本不需要,他捏造证据。 刚刚到了三川郡的时刻,李斯还担心证据不足,若是证据不足,那就捏造证据。 现在看来,他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不久后,一份请柬送到了各个大户,各个大商人的名下。 太守李斯,宴请诸多的宾客。 得到请柬后,众人纷纷的前往。 在门口有着侍卫站立,一个富商拿出请柬,递交上去。 侍卫放行为,富商人进入其中。 一个接着一个,汇聚在后花园当中,在这里草木茂密,树木高大,绿树成荫。 即便是在炎炎夏日,可在这里带着一丝丝的清清凉的味道。 诸多的商人纷纷汇聚在这里,彼此看着,人数大约有百人之多。 许久后,太守李斯走了进来,看着众人说道:“上菜!” 侍从在行动,很快的把菜肴送上来。 没有美酒,没有鲜美的肉类,没有各种佐食,有的只是煮熟的麦饭,麦饭颗粒分明。 众人看着这一幕,却是微微皱眉。 麦子去皮之后,对其进行煮熟,就是麦饭了。麦饭不仅是口感不好,很难消化的,吃下去后许久还会拉出来。 中等家庭,都是不吃麦饭。 唯有低等家庭,最为底层的黔首,才吃麦饭。 麦饭的味道不好,可不容易消化,却恰好抗饿,这是穷人的粮食。 宴请宾客,却是用着麦饭,这是什么意思? 此刻,李斯也是端着一碗麦饭,淡淡的说道:“大家吃呀!” 说着,端起麦饭吃起来。 李斯是穷苦人家出生,父亲是楚国的小吏,负责看守仓库。等到父亲退休的时刻,李斯接替父亲的班,继续当着仓库的小吏。 李斯的家境不好,虽然衣食无忧,可也谈不上富裕。 生活在社会底层,经常吃着麦饭。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3317/1370813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3317/1370813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