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女生言情 > 手拿名臣系统,我在古代女扮男装 > 第76章 吉言、练武、数算之道

第76章 吉言、练武、数算之道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忱夏 穿越:这个妹妹很神秘 原神:当崩坏降临 韶光如火 五行术士在都市的日常生活 三千道机 失业群演在无限流游戏里做npc 陌萱顾明轩 [综]吸血鬼之刃 我变成了修真洞府

去广南这种瘴气丛生,人丁不旺的偏僻之地任职,冯意也是人,心中也会有些微的质疑和不安。 送小弟子去杭州府的码头前,冯意就见玥哥儿回了头,深深一礼,神情认真: “惟愿吾师此去,一路万安顺风,建凌烟阁之功业,利在千年!” 冯意一怔,不知为何,只是普通的祝福之语而已,他却好似真的见到了自己顺遂的未来。 可能是玥哥儿的表情太笃定了吧。 这样想着,他的心头却升起了豪情万丈,便扬起笑来回了一句: “为师便借你吉言了。” 许玥嘴角小小的翘起,笑容一闪而逝。 确实是吉言,【趋吉避凶】已经揭示了冯师此次上任,一片紫光呈祥的未来…… 《周礼.保氏》:“养国子以道,乃教之六艺。” 此谓之君子六艺: 礼、乐、射、御、书、数。 冯意在信中提这个,只不过是玩乐调笑,并未真要老爷子如何教导。 毕竟,如今天下已不是先秦两汉之时了,虽也谈此六艺,但世人逐利,八股文章为上。 这六艺,除了书、数两类,还在科举中占据一定比例之外,其他四类已经不符合时代了。 比如说,礼,指的是祭祀、朝见、丧葬、宴会的礼仪,不是平常所用之礼,而是先秦之时上层人通行的一种技能。 所谓“礼不下庶人”,其实就是指,对庶人不苛求他们完礼,庶人不配学习这种“礼”的知识。 乐、射、御,则更不用说了,都是流行于先秦之时的士子之间,当代,除了有兴趣的人,无人去学。 冯老爷子当然没有因为一时之气,真让许玥去学这些。 只是打量了一下越发如白鹤般出众的玥哥儿,特别是手腕上绕了几圈的八十一颗玉质道家流珠,眼角抽了抽。 ——昼夜斗转,周天无穷,如水流之不绝,星圆如珠,固曰流珠也。 此乃道门法器之一。 恨铁不成钢,到底是过了明路,半入了道,意之真的是不争气! 学两本道经还算是宁心静气,这会子流珠都带手上了,小小年纪可怎么成。 “冯公,可是学生有何不妥?” 许玥见冯老爷子久久不言,眼睛一直盯着自己,不由问道。 “哎,没什么。” 叹了一口气,冯老爷子摇了摇头,问起许玥读书方面的进度后,满意的点头:文学 “若是参加今科乡试,必有所得,不过啊,还是等下一场乡试的好。” “冯师也如此说,是何原因呢?” 许玥有些好奇的问,冯老爷子哈哈笑了两声,便道: “其一,乡试不同于院试,举人功名已经可候官了,所以有一不成文的规矩,年纪太小的考生便是文章再好,也要压一压。” 说着,冯老爷子还给了许玥一个“你懂得”的眼神。 “其二啊,你不是想一举夺下乡试的魁首吗,这文章火候没到,自然还要等下一场。” 哼哼,表面风轻云淡的,心气却比谁都高。 “学生受教了。” 这两个理由,许玥听了觉得都十分有道理。 她反应平淡,冯老爷子也觉得没意思,说起了对许玥的安排来,文章上面,自然是由老爷子来教。 想当年,冯公也是跨马游街的探花郎呢! “意之说了要你学君子六艺,我也不能逆了他这个师傅的心意……” 冯老爷子拉长了声音,笑意十足,安排了一名武师,让许玥明日起跟着锻炼拳脚。 时人尚肤白、气质斯文者为上。 多打打拳,练一练马步,太阳底下多晒一晒,这十分的颜色也要折去几分了! 既对身体有益处,又有不可说的好处。 两全齐美,岂不是大大的好事? 听到冯老爷子的这个安排,许玥没想太多,只觉是正中下怀。 两年过去了,内炼术困在第一层圆满上,即将突破第二层,正是需要练一练武遮掩的时候。 “尊冯公之令,学生绝不敢懈怠。” “嗯。”冯老爷子欣慰的点了点头,又说起数算之道来。 他自来不擅长这些,从前下地方时,怕耽误事儿,身边都跟着一名精于此道的师爷。 不过,冯老爷子指点了许玥向一个人请教。 “您是说李知府?”许玥语气有些惊诧。 “玥哥儿,你要记住一句话,人不可貌相啊。”冯老爷子笑着一五一十的解释了: “此人虽然科场名次极高,乃二甲第一的传胪,可真正喜欢的却是术算之道,整个杭州府可与之媲美的少之又少。” “在他治下,钱粮损失、亏空,各种欺上瞒下,一时少了许多。” “只因李知府精于数算,听说一把算盘在手,可以算出今年合该完税多少,结余多少,少有下面人能欺瞒。” 这样的人才,这一任杭州知府的任职过去了,以冯老爷子朝中得来的消息,户部早早预定了他。 许玥心中又是古怪,又是惊讶。 想不到那位好似沉溺于温柔乡中的李知府,原来也有另外一面,连原书中都没有提到过。 不过也难怪,书中寥寥几语,如何能将一个完整而复杂的人表现出来。 且对待这时的数算之道,她更是知晓其重要性,并不止于实际生活的简单运用上。 所以,对李知府竟然多了一丝佩服。 定了定神,许玥承认了自己看人太过片面。 冯老爷子的意思昭然若现,让许玥去找“专业人士”李知府,学习术算之道。 咳咳,有这个关系在,不用白不用嘛。 这日,许姨娘又去了书房,先见到了庶孙在一旁侍奉受教,不由心中一喜。 她这一脉,儿子心思不在读书上,虽勉强有个秀才的功名,再往上考却是再也不能了的。 现在出了一个淮哥儿,上一科一连过了童子三试,虽不像她娘家的玥哥儿一般,是小三元,也是个禀生。 许姨娘如何不喜? “好孩子,你也学了一天了,快去休息休息吧。” 说完,她又转过头看向李知府,轻声道: “老爷也不心疼心疼自己的孙子,还是长身体的时候,可不如您精力充沛。” 得了这一句嗔怪,李知府半点不觉生气,倒是李景淮,忙说自己不累。 一番叙话之后,李知府对着爱妾,说起了许玥要来请教他数算之道的事情,言谈之间,颇有些自豪。 有些个自以为风雅的文人,对他擅长数算这一“俗”事,是横竖怎么都看不惯,清高自许。 哼,识货的人才晓得,数算有多么重要! 只说他的府中,下人贪腐、回扣之事最少,就是一桩好处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3452/1376441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3452/1376441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