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0章 信仰破灭之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点化三岁锦鲤萝莉,我无敌了! 万界:从洪荒开始招募打工人 穿成王朝末年炮灰,我靠美食养家 桃软 狂少下山,备胎师娘爱上我 野心家养成手册 大唐之我的叛逆期系统 安琪 素质?数值拉满的我,爆杀地狱高武! 师妹修仙,法力无边
要知道,本教的教义中曾经提过,若是诋毁宗教者,必然遭受天谴。
可现在唐军大开杀戒,把这些神职人收拾的如同猪狗一样。
根本没有那想象中的天罚降临,一切都和教义中所提到的完全不一样。
就算他们万般不敢相信,事实就已经如此,无需多言。
庆修看眼下这些人并没有再站出来维护这些宗教的神棍,心知他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让这些人彻底放弃对宗教的念想信仰,还真就得由宗教的神棍们亲自来揭示骗局。
否则他就是把这座圣山给夷为平地,让他们亲眼看到山顶上什么都没有,都不起任何作用。
话事人把把这些骗局全都一五一十的讲完后,彻底萎靡不振了,趴在那里连连恳求能够饶他一命。
“放屁!”
薛仁贵不屑的骂道,随后手起刀落,直接把此人的脑袋砍下来!
这些神棍害人不浅,薛仁贵对其恨之入骨,今天他们就算是说破天,也要全部宰杀!
薛仁贵这一刀下,似乎直接成为了一道带动所有人的指令。
唐军当即纷纷动手,毫不留情的拔刀开杀,把这些神职祭司一个个都屠杀干净!
若是换做之前,他们对宗教的人这般砍杀,必然能让那些信徒和民众恐慌。
然而现在他们只是麻木的看着这些人被杀死,甚至还有人高呼喝彩,说杀的好!
才不过片刻,这些人皆是被杀了个干净,请求下令把尸体都丢到祭坛上,甚至连祭坛都要摆放不下。
“各位,自此以后,再无人能拿那些教条来约束尔等,你们是自由民,除了我大唐朝廷之外,无人能管束你们!”
庆修下令把那些祭司为他准备的所谓洗礼衣袍、人体法器全都丢到了祭坛上。
随后他亲自操起火把,当着众人的面前丢下去。
把祭坛上的所有尸骨,连同那些宗教法器和经文都一把火彻底烧成灰烬!
火光冲天,这珠峰的山脚下也难得因此变得稍微暖和了一些。
随后庆修又下令把寺庙中所有的金银铜钱都取出来,一分不留,当场分发给在场所有的信徒和百姓。
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当中大多数人对这场闹剧毫不在意。
但此刻白花花的银子发在手里,他们马上就清醒了。
不管怎么说,今天他们就是拿到了利好,真正有大把的钱发在手里。
总归要比之前继续信仰那个所谓本教,还源源不断的掏钱去供养的好!
庆修遣散了此地的所有信徒以及百姓,并且把此地一切和宗教有关的痕迹全都抹除了干净。
唯一留下,就是那些建造在山脚下的寺庙。
这些东西修建不易,庆修也不忍破坏,就当是留着为今天的事情做一个见证。
待到这一切都结束后,庆修则下令,全军立刻动身,返回吐蕃王都。
他决定在离开此地之前,彻底把吐蕃从头到脚好好的改造一番,如此才能被大唐长治久安的管理。
大军拔寨动身,可就在出发当日,当地竟然有不少百姓纷纷带着口粮和物资夹道相送。
甚至他们当中还有不少人难舍庆修离去,恳求他干脆在此地留下来。
“您老人家英明,这天下的事都瞒不过您,可要是您走了,那我们该如何是好?”
“要是再来一个压我们头上的贵族老爷,那我们日子也同样不好过。”
“要不您老人家以后就留在这里,就当是为了救助我们。”
当地的吐蕃人都不忍庆修离开,想方设法的挽留他。
庆修当然不可能一直留在此地,不过他临走时也向众人许诺。
他日,唐朝的官员来到此地接管,必定是清廉能干的,可让他们过上好日子!
庆修铲除本教,并且开始清洗贵族老爷的消息很快就随着信徒们走过的地方,迅速传播开来。
各地贵族得知此消息后都惶恐不安,甚至他们得到的传闻也越发有鼻子有眼,说庆修只要重回王都,就马上收拾他们。
若只是一两个贵族被处决,甚至是一个城池的地主和奴隶主,他们也根本不当做一回事。
然而庆修直接对本教下手,这可是在直接毁他们的根基!
他们能够一直当贵族老爷,并且底层老百姓不敢对抗,那都是因为宗教在背书,默认他们的极高地位。
他们自然是不能接受宗教被灭!
还不等庆修重回王都,那些已经投降的各路贵族们,竟然又一次反叛,宣称庆修违背神意,不再对其降服。
他们本以为如此可以倒逼庆修得不退步,却殊不知这正好中了庆修的盘算。
他就是要逼的这些人反叛,如此才能有正当的理由把他们逐一收拾铲除,彻底肃清这些贵族。
如今他们再度和唐军对立,已经不是仓多真赞还活着时的铁板一块。
他们仅仅只能各自为战,相互不能衔接,面对如虎狼一般的唐军根本不可能抵挡得住。
这次庆修往都城走一路便杀一路,所到之处根本不是那些鱼腩军队能够抵挡的了。
甚至有的城池,他刚刚抵达城门外,只不过宣称破城之后定当释放城中的农奴,便能让其内部暴乱,顺理成章的接管投降。
如此才不过一个多月,甚至比他上一次清扫吐蕃更快,再一度平定吐蕃全境。
和上次不同,这次吐蕃平定,没有任何投降派从中斡旋,庆修完全可以对此地顺理成章的控制一切。
当他将那些战败被俘虏的各路地主贵族全部斩杀肃清之后,便决定立刻起兵离开此地,返回大唐。
在离开时,他还没忘记从边关调集大量的物资和农具都运输到吐蕃境内,以便未来开发吐蕃所用。
返回途中,庆修始终在想,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控制住吐蕃,并且让这片土地真正起到正向收益。
虽然吐蕃有可以耕作的土地,还能放牧,但是实际产出和中原的肥沃耕地相比,几乎不值一提。
毕竟此地仍然是气候寒冷,雪原居多,在各处散居的牧民和农民更是不计其数。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3829/3358996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3829/3358996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