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吾侄有圣人之姿!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从穿越封神开始 系统是你大爷 我开局转职拳修,以双拳击碎命运 巨鲲分身,万族被我吃成濒危物种 八零假千金:认回亲生父母暴富了 何以箫声默的透视之眼 四大校花联手曝光了我的首富身份 妖孽兵王俏千金 万族入侵:我为九州守护神 朱门娇医

“北阳世子被逐出国子监!” 此言一出。 瞬间。 即便是养气功夫极好的众儒生们,也是勃然大怒,怒气填胸,说不尽的愤怒。 古砚尘身份很特殊。 他是山长的侄子。 更是夫子的外孙。 不过。 严格来说。 古踏地是他们的恩师,他的侄子也就是他们同一辈的。 所以。 古砚尘虽然拥有大周纨绔子弟之名,却实实在在是他们的小师弟。 而。 古砚尘拜入国子监,是看得起他们。 现在。 国子监岂敢辱他? 却在此时。 天边有一青袍大儒乘云而来,面如凝脂,缓缓起身,平静道:“师兄,我去接回小师侄!” 他看似平静,可浑身上下那股淡淡的杀意,却不是在开玩笑的。 来者,孔浩然书院大弟子。 年仅三十岁。 观想法境,叶无观。 当代儒道大师兄。 先帝曾言,若入朝为官,尚书之下,任他选择。 古踏地见到来人,嘴角不由一抽。 若不是古踏地在此,恐怕会认为叶无观才是古砚尘的二叔。 古踏地沉默了片刻,道:“他老人家安排的?” 叶无观摇摇头。 古踏地当即摇头,道:“既如此,你不得去。” 这么说吧。 书院七位弟子,对古砚尘的宠爱不在古踏地之下。 好在。 她不在。 不然,疯狂起来。 他都未必压得住。 叶无观平静道:“我只是来通知你。” 古踏地:“……” 就在此时。 圣钟二响。 古踏地眼睛骤然微眯。 圣钟二响的影响力远超于古砚尘被逐出国子监。 这片天地。 直接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 他们都在等。 等消息传回来。 消息很快传来。 那人身穿儒袍,面容憔悴,倒是气息比先前那人浓厚,身份也高贵不少。 他对古踏地以及叶无观一礼,对于国子监发生的事情简单的概括,道:“世子被逐出国子监后,留下一句诗,从而引起圣人钟二响。” 此言一出。 在此所有人都是大惊失色。 蓦地。 古踏地怔在了原地。 随即。 古踏地丝毫不顾及自己的身份,放声大笑了起来,声震稷下。 “哈哈哈!” “谁说吾侄无才?” “仅仅一句,就能引起如此大的轰动,吾侄有圣人之资。” “今日高兴,召集各大儒生,三日后吾要讲学,所有人都能前来听课。” 稷下学宫众弟子,皆无一人感到嫉妒,反而觉得格外的自傲。 只因古砚尘出自稷下学宫。 他们恭贺着。 “恭贺山长!” “恭贺山长!” “恭贺山长!” “……” 叶无观目光看向了国子监,淡淡一笑,没有再去接回古砚尘,而是返回书院。 现在。 难受的是国子监。 大殿内。 满朝文武都在等待。 不多时,一道身穿锦衣的女子快步前来。 内卫跪在地上,低头汇报道:“北阳世子被国子监司业,以不尊师正道为由,被逐出国子监!” 顿了顿。 满朝文武,心思各异。 更有的人皱了皱眉头,暗骂了一声。 真是一步臭棋。 古砚尘要去就去,就算让他待在那里又能怎么样? 天书又不是说想看就看的。 你们倒好。 直接断绝后路了。 内卫继续道:“北阳世子在临走之前,留下一句诗。”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从而引起圣钟二响。” 女帝柳眉倒竖,星辰般的美目流转着,说不清的神秘。 满朝文武:“!!!” 无一例外。 朝堂之上,一下子变得嘈杂了起来,惊讶不断。 “这怎么可能?” “古往今来,就没有发生过这种情况,一句诗怎么可能会引起圣人钟响,而且还是两声?” “若是完整的,不就可能惊圣吗?” “这还是古砚尘?” “还是那个纨绔?” “他还真的一跃九境了?” 他们一直以为古砚尘的病,是靠着一跃九境治好的,只是北阳王的传出来的借口而已。 可看如今的现况。 还真可能不是假的。 那小子,真得到了圣赐? 这意义非凡啊! 那些武勋们撇了撇嘴,对他们而言,最瞧不起的就是儒生,只会靠一张嘴说话,还不如拳头利索,鉴于古砚尘身份的缘故,还是高看了几眼的。 惊恐过后。 便是对于古砚尘的安排。 户部尚书道:“既然有如此本事,不尊师重道一事姑且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他再度入学吧,若将来有所成就,或许能够得到一观天书的机会。” 其余人也是点头称是。 “这倒也是!” “品性可以慢慢改!” “如此圣赐,世间罕见。” 他们想法很美好。 在他们的心中认为,国子监就是香饽饽,就算是被拳打脚踢之后,又被欺辱之人也会屁颠屁颠再度拜入。 礼部尚书周玄清上一次就是他亲自前往北阳赔礼道歉,经过与古砚尘短暂的接触,知晓古砚尘可不是寻常的学子。.. 身为大周官员的他,对于他们的行为也是顿感无语。 周玄清语气淡淡,道:“北阳世子被如此驱赶,以他的心性怎么可能轻易回来?” “一旦古砚尘有所成绩,或者完善此诗,国子监将成为天下读书人的笑话,有眼无珠之徒。” “左相!” “你身为国子监的创始人,难道对于那一群有眼无珠的夫子,就没什么说的吗?” 诸葛社稷眼睛一瞪,完全不背锅道:“关本相何事,国子监现在又不是我在管,就算是丢脸的也不轮不到本相。” 这一刻。 满朝文武也是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国子监。 是除稷下学宫外,替大周培养读书人的部门。 若因今日一事传出去后,导致名声一落千丈的话,恐怕天下大部分的读书人,要想拜入国子监,恐怕会处处受阻。 名声呢。 如此大才竟驱除而去,谁还愿意前往国子监呢? 女帝吐语如珠,声音柔和又是悦耳,却又自带一股威严,道:“国子监建立初心,便是教导天下学者,从未有过在开学之日,将学子逐出国子监的先例!” “张天和,古砚尘被驱除一事,你如何解释?” 女帝开口。 目前。 她是站在古砚尘那一边的。 张天和。 户部尚书。 张天和心一下紧缩起来,一股凉意席卷脊背,公涞的祖宗十八代早就被他问候了一遍。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3920/1406325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3920/1406325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