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十国江山风月 > 第211章 刘氏江山,岌岌可危

第211章 刘氏江山,岌岌可危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越大宋之我想做好人 咬死前夫,娇娇美人重生嫁权臣 以剑夺取天下 木兰从军 荒野大镖客:西部财团 神埃 开局逃荒,我有盲盒系统 神洲异事录 玩游戏一定要笑着玩 惊!过气爱豆又在娃综被娃嫌弃啦

“官家,臣有一言,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但说无妨。” 这个时候的刘承佑还在兴头上,笑得合不拢嘴,很是亢奋。 因为杨骁的一番谋划,着实是使他为之心花怒放的。 为此,杨骁决定趁热打铁,向刘承佑作揖道:“官家,臣认为,不管怎么削,史弘肇在军中的威望、职权都太大了。” “我大汉有禁军二三十万,而军中将领,有近一半都是史弘肇的亲信,或是受过他举荐的。” “史弘肇早年就跟随先帝南征北战,所以旧部极多,军中唯一能跟他分庭抗礼的,也就枢密使郭威一人。” “现在,郭枢密使也出镇一方,成了天雄军节度使,经常征战在外。如此一来,朝中的兵权就是尽操之于史弘肇手上,岂可乎?” 杨骁瞟了一眼刘承佑,察言观色之后,发现刘承佑的脸色颇为难看,好似生吞了一只死苍蝇一样。 如鲠在喉! 这恰恰是杨骁想看见的表情。 史弘肇作为侍卫亲军马步军都指挥使,职权的确是非常大的。 偏偏史弘肇还不懂得避嫌,经常在军中任人唯亲,把自己的亲信党羽都安插到军中的重要位置,一心一意的把持兵权。 他根本就没有把刘承佑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紧接着,杨骁讳莫如深的说道:“官家,诚此时局,倘若史弘肇有不臣之心,怕是轻易就能起兵作乱,攻占京城,颠覆汉室。” “刘氏江山,唯恐岌岌可危。” 一听这话,刘承佑艰难的咽了一口唾沫,禁不住失笑道:“杨骁,事情果真有你说的这般严重吗?” “以朕之见,史弘肇固然专权跋扈,时常有忤逆犯上之举,却还不至于造反,举兵乱我汉室江山。” 杨骁摇摇头道:“官家你博古通今,想必知道古代白起、韩信的故事吧?” “当然知道。” 刘承佑点了点头,旋即转念一想,有些啼笑皆非的说道:“杨骁,你拿史弘肇去跟古代的白起、韩信相提并论?他史弘肇,配吗?” “官家,臣想说的是,白起、韩信最后的下场,可不太好。” 杨骁缓声道:“此二人者,皆乃数百年难得一见的帅才,能连百万之师,攻必克,战必胜,无一败绩。” “他们最终却都因为功高震主,而遭到杀害。” “何故?” “官家,如果是你,你认为白起和韩信该杀吗?” 刘承佑不知道杨骁为何把话题扯到这种事情上,却还是想了一下,眉头紧蹙的回答道:“如果是朕,绝不会跟秦昭襄王、汉高祖一样,把白起、韩信杀了。那不是自毁长城吗?” “官家,请恕臣直言。” 杨骁轻笑一声道:“官家所言,缪也。” “……” 听到这话的刘承佑,心里有些不太舒服,脸上也跟着浮现出了不耐烦的神色。 杨骁也不卖关子,不疾不徐的说道:“白起也好,韩信也罢,他们因何罪而戮?其实,他们都没有罪。” “白起事秦数十年,自领兵以来,未尝一败,打得关东诸国丢盔弃甲,不敢西向,号为"人屠"。” “这样的白起,到晚年,却被秦昭襄王赐死。” “原因何在?” “不外乎在秦赵长平之战后,白起推辞,不愿领兵进攻邯郸,忤逆王命,又因奸臣范雎进了谗言,这才导致白起之死。” “而韩信也被称之为"兵仙",在楚汉争霸末期,他助楚,则楚胜;助汉,则汉胜。” “他原本有机会跟刘邦、项羽三足鼎立,一起逐鹿天下的,最后韩信念及旧情,帮了刘邦在垓下之战灭掉项羽,堪称前汉第一功臣。” “他的死,也是因为他的能力太强了。” 闻言,刘承佑笑了笑道:“杨骁,说到底,还不都是因为白起、韩信功高震主吗?” “官家,这功高震主是一方面。” 杨骁意味深长的道:“对帝王来说,可能臣子没有造反的心,却有造反的能力,这就是他们的罪。” “如若白起、韩信能急流勇退,把握住进退时机的话,或许他们都可以安度晚年。” “现在的史弘肇,即便他没有不臣之心,但是他却有造反的能力,而且人心隔肚皮,史弘肇麾下的那些人,也未必不会乐见其成,甚至是从中帮上一把。” 随着杨骁的话音一落,刘承佑的瞳孔不禁猛的一缩,深感震撼。 换言之,就算史弘肇不想造反,可能他手底下的那些人,也未必会乐意。 倘若历史上的宋太祖赵匡胤站在这里,说不定会摆出一個骚包的姿势,把黄袍披在身上—— 看好了,我只表演一次! 此时,刘承佑也不敢确定,史弘肇究竟有无不臣之心。 但,正如杨骁所言,史弘肇现在的确有着造反的能力。 而且成功率还不小! 想到这里,刘承佑的眼中闪过了一抹寒芒。 那是杀意! 对史弘肇的杀意! 这让杨骁都不由得眼皮子一颤,暗道刘承佑的杀气真重。 果 然是伴君如伴虎。 一言不合,就要杀人。 “杨骁,适才你就不应该放走了史弘肇……” 刘承佑幽幽的叹了口气,意味深长的看着杨骁。 见状,杨骁摇摇头道:“官家,史弘肇毕竟是先帝留下的托孤重臣,怎可擅杀?” “杀了史弘肇,反而会将事情搞得一团糟。” “臣有一策,可助官家破此危局。” “说。” 刘承佑一副洗耳恭听的样子。 “设立殿前司,以分史弘肇之权。” 杨骁正色道:“这殿前司为殿前诸班直,步、骑诸指挥的直接统领机构。” “掌握殿前诸班直及步骑诸指挥官兵名籍,总领其统制、训练、轮班宿卫与戍守、迁补、赏罚之政令。” “凡殿前司所属诸班直、步骑诸指挥在内为皇宫禁卫,随驾出行则为皇帝近卫,随侍左右。” “国家大型祭典,执行仪仗、引导、护卫事宜。” “官家可先从禁军中,选武艺超绝者,署为殿前诸班,建立殿前军,再逐步扩大殿前军的影响力,形成殿前司。”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3940/29588744.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3940/29588744.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