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幽禁八年,皇帝求我登基 > 第一百四十章:另一种薪火相传

第一百四十章:另一种薪火相传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姨娘稳住!女儿给你挣诰命 英雄无敌之黄泉狱主 剑道余烬 穿越农门之老太太的发家路 舔狗五年,我成女帝夫君你哭什么? 都市阴阳圣医 运转红皮书 皇上爱上野丫头 斩鬼者的卡牌游戏 风流小仙医

残阳如血,映照大地。 仿佛为长安城披上了一件极其艳丽的轻纱一般。 城内才子佳人大多提酒狂饮,借酒力抒发其内心重重溢美之词。 城外,始终游离于死亡边缘的灾民们,则全无多愁善感之意。 相比艳阳高照、云舒霞卷,他们更喜欢阴雨天。 哪怕只是濛濛细雨也好。 可惜。 天不遂人愿。 自冬至前夕的那场大雪过后,数日来日日艳阳高照。 原本受雪水滋润的大地,已然再度有了干枯的迹象。 长安里外。 一辆三架马车在两百精锐骑卒的护卫下,缓缓穿过了最后一处灾民聚集地。 宣平门守城百户谷登云端坐于马背上,任由战马缓缓前行。 而其本人则是挑目看向不远处的官道。 随着众人越过了最后一处灾民聚集地,前方的道路瞬间变得畅通无阻起来。 谷登云自怀中掏出一份堪舆图,缓缓对照着周边景象。 此地位于长安里左右,再往前走十里,便能抵达长安城外的第二处驿站。 若是依照现在的前行速度,恐怕绝无可能在天黑之前抵达。 谷登云收起堪舆图,驱马缓缓靠近马车。 抱拳行礼道:“祭酒大人。” 车帘被人缓缓自内拉开。 露出一张布满了疲倦的脸庞,赫然正是卯时便出了长安城的姚思廉。 姚思廉疲倦道:“谷百户何事?” 谷登云再度抱拳,开口说道:“祭洒大人,咱们已经出了最后一处灾民聚集地了,现在天色渐晚,可否赶一下路。” 若仅仅只是两百骑卒,谷登云大可不必如此麻烦。 直接一声令下,顷刻间两百骑卒便会策马狂奔,用不了多久便能抵达那第二处驿站。 可奈何,此行众人的职责便是保护姚思廉顺利往返,又岂会不顾及姚思廉这个羸弱文人。 姚思廉探出头,深深地看了一眼身后灾民聚集地。 这一路走来,若非灾民数量实在太多太多,又岂会数个时辰仅仅行里的路程。 好在,这一路所见,虽不甚完美,但较之前三任京兆尹在任时已然要好上太多太多了。 至少,饿死病死冻死之人从先前的每日三四千,变成了现在的每日一两千。 至于易子而食这类极端情况,一路行来更是少之又少。 可想而知,若是能够给予许奕足够的时间,那长安城外的灾民定然能够迎来守得云开见月明的那一天。 “呼~!” 姚思廉收回目光,重重地吐出一口浊气。 随即点头道:“此行事关数十万关中灾民,谷百户无需顾及老夫,当全速前行。” 长安城距离太白山至少也有两百里的距离。 若是这般慢慢吞吞地行走,这一来一往至少也需十余日的功夫。 到了那时,又会有多少灾民无辜死去。 若是能够将时间压缩到极致,速去速回将那吕在中请出山来。 以此解了许奕后顾之忧,使其能够心无旁骛地放开手脚。@ 到时,又会有多少灾民得以保住一条性命。 相比赈灾大业,区区舟车劳顿又算得了什么。 谷登云眼神中闪过一抹敬佩,郑重抱拳道:“是!遵祭酒大人令!” 话音落罢。 谷登云猛夹马腹,快速前行边走边大声喊道:“全速行军!天黑之前抵达前方驿站!” 两百骑卒闻言不由得神情一震,个个面露喜色。 天知道先前里,众人行进的何等憋屈。 明明胯下是那军中数一数二的好马,偏偏行进速度还比不上一头骡子。 。 再加上自旱灾爆发以来,每日里极度压抑的内心也需得到一定的释放。 故而。 谷登云话音方落罢。 二百骑卒便不由得挥舞起手中马鞭。 刹那间。 一阵战马嘶鸣声过后,便是阵阵急促马蹄声。 当众人策马狂奔后,昔日的官道上瞬间泛起滚滚黄烟。 谷登云望着策马狂奔大声发泄的士卒,不由得开怀大笑起来。. 自旱灾爆发以来,他们何时这般畅快地策马狂奔? 一时间,谷登云心中技痒难耐,不知不觉间握着马鞭的手已然泛起青筋。 可惜。 不待他扬鞭策马,其脸上的开怀大笑便戛然而止。 一辆三架马车,如同风驰电掣般自他身旁窜过! 那驾车的士卒更是仰天长啸,恨不得速度再快一些! “车里还有祭酒大人呢!”谷登云脸色一黑大吼一声。 怎奈何,此时的官道上到处都是隆隆马蹄声。 眼看马车愈行愈远,谷登云的面色漆黑一片。 猛地挥舞手中马鞭,重重地抽打在座下战马上。 “驾!”谷登云大吼一声。 吃痛之下的战马犹如离弦之箭般,飞快地朝前奔去! 他是说了全速前进不假。 姚思廉确实也说了无须顾及他不假。 但这并非就代表士卒可以毫无保留地策马狂奔! 谷登云来不及细想。 一路策马狂追,好在,其座下战马为全军最优之马。 不一会儿的功夫,两百余人彻底停在了路边。 谷登云快速翻身下马跑向马车。 尚未抵达之际。 姚思廉便已然摇摇晃晃地自车厢内走出。 不待谷登云开口致歉,姚思廉哇地一下猛地吐了出来。@*~~ 谷登云面色一红,待姚思廉吐过之后。 急忙带着驾车士卒走上前来,深深地抱拳躬身行礼致歉。 姚思廉缓和了好大一会儿,这才微微摆手道:“谷百户无需如此,是老夫要求全速前进来的。” “终究是老夫高估了自己,此事怨不得你们。” 见姚思廉并未真的生气,谷登云心中不由得微微放松。 再度致歉几句,马车再度缓缓前行。 只不过,这一次的速度不快不慢,保持在一个刚刚好的界限。 既能在天黑之前抵达驿站,又不至于让姚思廉过于颠簸。 ...... 随着时间的推移。 姚思廉等人最终还是在天黑之前抵达了第二处驿站。 驿站外。 闻得马蹄声传来的驿长早早地带着驿丞与一众驿卒恭候在外。 待见到来人身周足足有两百骑卒拱卫,霎时间自驿长往下,无不正襟衣衫。 姚思廉方一走出车厢。 众人便在驿长的带领下拱手行礼,恭身问好。 其无论是驿长、驿丞,还是那最普通的驿卒,言行举止间皆未有丝毫失礼之处。 无他。 毕竟此地是长安城的官道。 旱灾彻底失控之前,此地每日里不知要接见多少外地赴京之官吏,番邦朝贺之使节。 姚思廉定了定神看向此地驿长。 过百年岁,头发略有些花白,但整个人却异常的精神抖擞。 身着一件藏青色长袍,虽不华丽,但却异常的整洁。 一言一行间更是充满了不卑不亢,尽显大国风范。 就在姚思廉打量众人与驿站之际。 此地驿长再度行礼道:“敢问这位大人可有文书与牌符。” 随着朝代的更迭,驿站这一底层机构亦是愈发地完。 善。 无论是借宿驿站,亦或者向驿站要人、要马、要物资皆需要出示文书与牌符。 待其验证留存后方可使用驿站。 为保护驿站,大周朝甚至特意修订了邮驿令。 姚思廉回过神来,不慌不忙地自怀中掏出文书与牌符。 驿长双手接过文书与牌符,随即将牌符转交给身旁的驿丞,由其负责验证与留存。 而其本人则细细地查看起文书。 不一会儿的功夫。 驿长双手恭敬地将文书与牌符转交给姚思廉。 面色一正,躬身行礼道:“祭酒大人,方才职责所在,若有失礼之处,卑职于此向您致歉。” 姚思廉伸手接过文书与牌符,轻笑道:“驿长何出此言,查验文书与牌符本就是驿站职责所在。” 闻得此言,驿长不由得放松下来。 随即将众人恭敬地请进驿站。 原本昏暗地驿站,随着众人的到来,逐渐地明亮起来。 姚思廉略显诧异地看向身旁驿长。 要知道,众人抵达之前天色便已然昏暗了下来。 可烛光却是在众人抵达之后才逐渐的亮了起来。 驿长面色暗红了起来,低声如实告知到:“祭酒大人有所不知,随着关中大旱的爆发,驿站已经足足三个月未曾领过一粒俸米。” “就连这蜡烛,也已然所剩无几,平日里若是无人到来,我等此时便已入睡。” 黄昏时分入睡?图的什么? 自然是为了图节省下一些蜡烛,用以关键时刻。 姚思廉重重叹息一声,随即缓缓前行,边走边低声说道:“此番吾等出长安城时便已备足了沿途所需干粮,驿长稍后命人送些清水即可。” 驿长闻言不由得深深低下头去,天色本就昏暗,如此一来更是无人可看清其面色。 姚思廉只闻的一道微弱的答应声。 手持一盏蜡烛,缓缓走进了驿长为其准备的房间。@*~~ 姚思廉呆坐于床榻之上,双目失神地望着床榻旁微弱的烛光。 片刻后。 姚思廉深深地叹息一声,随即熄灭了蜡烛。 长安城周边灾情已然得到了初步的缓解,但天知道什么时候关中地区才能恢复以往的通商。 此时能省一些,便为他人省一些吧。 不一会儿的功夫。 房门被人自外叩响。 “门没锁。”姚思廉的声音自幽暗的房间内传出。 伴随着“咯吱”一声轻响。 房间内再度缓缓亮起微弱的烛光。 该省则省,但其前提是勿因节省伤人之心。 果不其然。 伴随着烛光的亮起,推门而入的驿长脸上渐渐地浮现出一抹笑容。 “祭酒大人,这是您要的清水。”驿长将手中铜壶缓缓放置于木桌之上。 “嗯。”姚思廉微微点头,随即起身走向木桌。 直到这时,那驿长仍未有转身离去的意思。 姚思廉不由得询问道:“驿长还有他事?” 驿长重重叹息一声。 随即满脸不好意思道:“有些事想请祭酒大人帮忙解惑一二,不知方便与否?” 姚思廉缓缓入座平静道:“可是有关赈灾?” 除此之外,他想不到驿长还能请教什么,总不能在此请教学问吧。 驿长重重地点了点头,回答道:“回祭酒大人,正是关于赈灾。” 姚思廉沉默几息,随即指了指对面的长凳,平静道:“坐。” 此言一出,驿长瞬间喜出望外,连忙拱手行礼道:“谢祭酒大人。” 姚思廉不置可否地微微点头。 待其入座后方才开口说道:“想问什么便。 问吧。” 驿长闻言重重点头,随即快速开口说道:“此番大旱,百年未曾有过,敢问祭洒大人,这旱灾能否彻底止住。” 姚思廉闻言丝毫未曾感到奇怪,要说当今关中百姓最关心是什么,那么当属旱灾无疑了。 不知为何,驿长话音落罢仅仅几息时间。 姚思廉脑海中便浮现出一头顶白玉冠,衣着墨玉色蟒袍的年轻身影。 定了定神,姚思廉郑重道:“可止住!” “当真?!”驿长惊叫一声,大喜所望。 随即连连说道:“祭酒大人说能止住便一定能止住!” 无论什么时代,人们对于真正桃李满天下的先生总是存着一份敬重之心。 而这份敬重之心,亦可以理解为一份信任。 毫无理由的信任。 驿长定了定神,随即连忙追问道:“敢问祭洒大人,这旱灾何时可止?” 姚思廉抬头看了一眼满怀期待的驿长,缓缓开口说道:“快了快了,再给京兆尹一些时间,用不了多久他便会还给关中百姓一片晴朗的天空。” “京兆尹大人?”驿长低头嘀咕两声,随即抬头看向姚思廉。 平静询问道:“祭酒大人所说京兆尹可是六皇子殿下?” 归根结底,许奕就任京兆尹的时日还是太短了。 调令以及许奕的种种命令虽然已经通过驿站传往了各地府衙。 但其影响力,目前为止也仅仅只是在长安城周边罢了。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一口是吃不成大胖子的。 对于许奕而言,当务之急还是先妥善处理长安城周边灾民。 待道路打通后,方才能顾及其他城池的灾民。 这期间,固然会死去很多人。 但这已然是最好的选择。 若是无法保障道路的畅通,若是无法从根源上肃清一批硕鼠、蛀虫。 即使长安城有再多的粮食,也完全无法填满关中大灾这个天大的窟窿! 道路不通,运粮队伍将会变得寸步难行,这每一日里的损耗都将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路上若是再遇到实在走投无路的百姓,势必又会损失极大一笔粮食。 即使最后仍有半数粮食运往了其他城池赈灾,可只要硕鼠与蛀虫还在,十万石粮食能石用于赈灾便已然是天大的喜事了。 故而,许奕只能先行下令,着各地府衙尽最大的能力自行赈灾。 而其本人,则顶着天大的压力,一步一个脚印将所有的后患全部抹除在前。 姚思廉定了定神,随即重重点头道:“正是六皇子许奕。” 待得到姚思廉确认后。 驿长脑子里不由得浮现出这几日听到的传言。 原本质疑的心,随着姚思廉的确认而逐渐变得坚定起来。 至少,桃源满天下,且本身还是正四品国子监祭酒的姚思廉,还不至于骗他一个小小的驿长。 驿长并未逗留多久,得到想要的答案后,便连忙齐声告辞。@·无错首发~~ 不一会儿的功夫,驿站内便传来阵阵低声的欢呼。 姚思廉望着微弱的烛光,嘴角不由得露出一抹微笑。 人最怕的就是看不到希望,显然那驿长此番并非是为了自己前来。 亦是为了那驿站内众多的驿卒驿丁而来。 许奕给了姚思廉希望,现如今姚思廉又给了那驿长希望。 而那驿长则又将希望传给了那一个个驿卒驿丁。 这,又何尝不是另一种薪火相传? 姚思廉眼眶微微红润,无声地笑了笑。 手中那冰凉且坚硬的干粮,此时吃在口中,仿佛格外地香甜起来。 片刻后。 姚思廉熄灭了那异常珍贵的。 蜡烛,面带笑容地合衣入睡。@*~~ 想来,今夜定能做个好梦。 ------题外话------ 晚上还有一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04/16213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04/16213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