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五章 散尽龙气以利天下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网王]弃神者 网王:如阳沃雪 样本编号222 四合院:我傻柱能签到 师从埼玉的赛亚人 长生:我有一座悟道碑 重生:开局拯救绝望少女 修仙:这个妖仙真是太苟了! 网游的最高难度是什么3 秦爷怀里的真千金飒翻天
张牧之离去之后,紫金山间的雨势明显缓和了许多。
孙悟空站在空中,双目中发出两道金光,朝下方看去。
不施展法眼还好,在夜色中依稀能看到宫殿巍峨,而法眼中所见却只有一团厚重的浓雾。
这浓雾灰蒙蒙宛若混沌,将整座宫殿都完全包裹住了,层层雾气缝隙里隐约可见道道电光生灭,让人瞧了毛骨悚然。
“乖乖!小道士的雷法已经精深到这种地步了么?这是要将太祖皇帝封印到死啊……”
孙悟空忍不住惊叹了一声,随即连忙闭口,看着稍远处几位阳神真人,又怪笑起来:“各位真人,张天师今日立了大功德了!!”
几位阳神真人相互对视了几眼,一起拱手笑道:“大圣说的是!张天师今日降服了在皇陵中作乱的孽龙,又施符守卫太祖皇帝,此乃泼天大功。”
“我等欲发书信将此功德上报燕京道录司,让道录司中的各位同道上书当今陛下为张天师请功!”
这几年齐天大圣取经的故事已经传遍了天下,这几个道士称孙悟空为“大圣”,显然是示好之意。
“这些道士也是无耻……”
孙悟空眼睛一转,拱拱手:“几位真人说的甚是!今日南京孽龙作乱,张天师出手降龙,老孙也看的真真的!告辞!告辞!”
这猴子说罢不待几个阳神真人回话,一个筋斗翻出去,化金光回清凉寺去了。
这几个来自灵宝派,上清派,神霄派等正一教下的真人又在空中相互对了下说辞,便拱手作别,各自离去。
明孝陵,那被张牧之封印的大殿之中依旧灯火通明。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面上却不见什么恼怒之色,反而长吁了一口气。
懿文太子躬身拜了拜,叹息道:“父皇何必故意惹怒那小天师,激他出手封了这大殿。”
朱元璋伸手一指,台阶上龙椅旁又变化出一把小一些的王座:“标儿,你和咱同样是国运化身的龙种,难道感应不到我大明国运的变化吗?”
此刻殿中没有外人,懿文太子也不再拘泥于礼节,走上台阶后落座:“京师那邪佛在蚕食国运,孩儿自然感同身受,再者当今天子的皇位也有些不稳当……”
朱元璋沉默了下来,片刻后冷哼:“老四的子孙着实不成器,这代天子的皇位岂止是不稳当!?咱看他过几年有没有命在还是两说!”
懿文太子解释道:“张天师上次来时,父亲也问过他我大明历代帝王的运数,当今这位几年后当在土木堡之变中……”
朱元璋摆了摆手止住了懿文太子的说辞:“标儿说的咱岂不知?但此时距离土木堡之变还有八九年呢,而咱感应到的危急,却就在这两年了……”
“或许是那邪佛变得更厉害了,也可能是有别的心怀叵测之辈也盯上了我大明朝的国运……总之咱有一种如芒在背之感。”
“按那小道士当年所说,我大明本有二百七十余年国祚,可咱居然感应到了江山倾覆之兆!”
“燕京城那真龙天子只要还在位,那他就是鬼神不近,或许是有人把主意打到了咱们父子二人头上。”
“老四将都城迁去燕京,咱们父子二人就失去国都气运的守护,若真有大魔将咱父子俩杀了炼化,一样能倾覆大明国运!”
懿文太子恍然大悟:“原来如此!难怪父皇会故作鲁莽,故意激怒张天师,引他出手将这大殿封印起来。”
“也不知张天师是如何修炼的,两三年前来时修为尚不能入眼,只能倚仗他那神剑逞凶,这次却让孩儿有一种直面巍峨雄山之感!”
朱元璋目光幽幽:“这才是气运所钟之人啊!只要有这气运在身,自然是所向披靡,无人能敌,咱当年开国时也曾有此大气运……”
懿文太子思索片刻,不解地询问:“父皇为何不直接开口让张天师设下封印?如此也省的让他心生不快。”
朱元璋冷笑:“咱当年做皇帝,这一双眼睛亮着呢!这泼道士是什么秉性,能瞒得过咱?”
“他就是那天生反骨之人,自负心怀天下苍生,却看不上皇帝老子!他这种人咱当年不知道杀了多少!”
“在他那种人眼中,咱这开国太祖还真不算是什么好皇帝,咱要直接去求他,他还真不见得会答应。”
“对付这种人,非得是反其道而行之,故意气他一气,他才能为咱所用!咱看他这封印十分稳固,现在谁也别想来害咱们父子两个。”
懿文太子心悦诚服:“父皇果然算无遗策!孩儿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朱元璋听了这声称赞,忍不住哈哈大笑,方才被黑龙殴打的郁气顿时一扫而空。
“孩儿最佩服的还是父王的大魄力,那神圣功德碑是四弟为父皇所立的护陵至宝,父亲居然能从容将他舍去!”懿文太子脸上满是赞叹之情。
朱元璋笑声一停,尴尬道:“其实用那功德碑作为护陵法阵的核心,用处并不大,只要是法力强过阳神境界就能从容来去。”
“这功德碑最厉害的是能当做法宝来使用,我原想着把他收了带在身边,作为咱父子二人最后的底牌来用。”
“岂料那泼道士的宝钟如此厉害,轻易就破去了那碑上神光,让好好一件功德至宝变成了顽石。”
懿文太子脸上有些挂不住:“……这足以看出张天师神通之威,有他布下的封印,父皇当可高枕无忧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沉默不语。
又过了半个时辰,山中的风雨止歇,空中雨云散去。
清澈如水的月光映照下来,明孝陵中一片宁静。
一团黑气毫无征兆地在孝殿前出现,好似突然出现的墨水在空气里化开。
黑气中走出了一位身形高大,满脸横肉的喇嘛。
“中原之地有百神庇佑,本座好不容易潜到这里来,原想抓这两条龙回去给普渡慈航精进法力,却不想还是晚来了一步。”
“道家主劫之人更加厉害了,普渡慈航虽虽然借国运修行了这么些年,估计也只能和他势均力敌。”
“大日如来被耗在大雷音寺,禅宗诸圣却纷纷下界,连不动明王那厮都背叛了我佛,形势愈发不利了本座还是再想别的办法助普渡慈航一二。”
这喇嘛在大殿外站了片刻,还是没靠近那团厚重的雷云,又怕惊动南京城里那些道家、佛家仙神,于是又变成一团黑气消失不见了。
却说张牧之带着守静道长和蛟魔王回到灵应观中时,赤脚大仙和希夷先生已经不在藏书楼里了。
楼中桌子上只放着几颗火枣和一页纸,守静老道拿起那纸张一看,见纸上写了几句口诀。
那是讲述如何以火枣中的离火之气,炼去元神阴渣,成就阳神境界的秘诀。
张牧之也跟着看了几眼,笑道:“若没有这秘诀,纵使食了火枣也不能成就阳神,只是增加些法力罢了。”
守静道长躬身朝方才赤脚大仙和希夷先生坐过的地方拜了拜,起身后笑道:“两位大仙走的急,贫道都没来得及道谢。”
“那两位这些年一直是神龙见首不见尾,在人间四处闲游,道长不必放在心上。”
张牧之已经猜到了让守静道长去劝自己的仙人是谁,随后又叹息:“最近下界的仙人不少,我方才在皇陵时便感应到有许多天仙在以法术窥视我。”
守静道长将桌上火枣小心收起来,笑着劝说:“天师无需忧虑!您只要俸道而行,所作所为无愧于心,倒是不必在意别人怎么说。”
张牧之点了点头,又道:“我封印了太祖皇帝这事儿根本瞒不住人,就怕那许多和我有隙的修士以此为借口生事。”
守静道长手中拂尘一摆:“以天师如今的神通法力,又有那神钟至宝,哪里需要顾忌这些?”
张牧之忍不住笑道:“守静道长深谙处世之道,总能为我指点迷津。”
守静老道士摆摆手:“天师乃大真人,早已照见自家本性,任那山崩地裂也不可动摇,哪里需要我的指点?”
两位真人一起大笑,片刻之后,蛟魔王忍不住开口:“趁时间还早,不如两位真人助我散去身上龙气,使天下龙脉再能孕育真龙,如何?”
张牧之却摇了摇头:“你散去龙气乃是惠利天下之举,岂可如此草率?我当邀请金陵附近的同道作为见证,用以宣扬你的功德。”
蛟魔王连忙推辞:“不必如此麻烦,再说我也不在意那些!”
张牧之又劝道:“你散去龙气后去任那黄河水神,名气声望便是香火愿力,我看这事儿还是马虎不得。”
蛟魔王思索片刻,抱拳躬身道:“既然如此,那小龙便谢过天师提携了!”
张牧之伸手虚浮:“龙君能持公正之心,主动散去龙气,恩泽亿万百姓,贫道自然要助力一二。”
三日后,灵应观中那些游走四方的道士回来了大半,在老主持守静道长的带领下往朝天宫而去。
朝天宫中,当年张牧之祈雨的神君殿前搭好了法坛。
南京城里各寺庙,宫观中的佛道两家修士都来观礼,连横望山中雷祖庙主持赵拙言亦带着弟子前来。
茅山上请来的阳神真人王克玄面色复杂,心中却嘀咕:“这泼道将太祖皇帝封印后,居然如此明目张胆地给这孽龙邀功,简直岂有此理!”
他和张牧之有杀子之仇,虽然不见得会因此闹出纷争来,心里还是难免对这位新天师有些看不惯。
当然他也不能把自家想法说出来,因为在他旁边,那几位来自灵宝派,神霄派,天心派的阳神真人正满脸喜色
他们那天亲眼目睹“张天师大展神威收服孽龙”,今日又能见证张天师散去孽龙身上的龙气,自然觉得“与有荣焉”。
时至午时,天朗气清,微风和煦。
张牧之燃香供奉法坛上中天紫微大帝和后土皇地祇两位大神,焚表上奏曰:
“……明洪武年间,我天师教下有不肖弟子刘、张二人,奉乱命行斩龙之事,遗祸千年,使朱明后中原难以孕育真龙天子,有异族窃居正统之患……”
“……百龙精粹孕化水德黑龙一条,然如今朱明国祚尚存,并非山河革鼎之时,此龙受臣教化,愿散龙气归于天地……”
“……望两位上帝垂怜人间,使我华夏永为天地正统,臣俯首以拜!”
表文焚烧之后,场中风声止歇,袅袅青烟笔直而上,这是两位上帝收到了表文。
法坛旁那负剑童子张元吉表情严肃地捧着一个水钵,张牧之焚表之后持波中柳枝朝四周泼洒甘霖,又念神咒:
“元始安镇,普告万灵,岳渎真官,土地袛灵,左社右稷,不得妄惊……护法神王,保卫诵经,皈依大道,元亨利贞。”
场外观礼的诸多道士都一起随着念诵《安土地神咒》
其实今日这场科仪,并未被记载在各部道家经典之中,因为历朝历代,谁也没遇见过“斩尽天下龙脉”这种荒唐事。
自然也就不需要做这种散去龙脉回归天地的法事。
但修为到了张牧之如今境界,做法事时种种科仪皆可随心所欲了,不必再拘泥于具体的形式。
说的直白些,道家除了道士自己修行得来的神通外,其他大部分的科仪法事,如启坛、诵经,请神等等,皆是借诸神之力行法而已。
修为高了,请神自然有灵,有许多心思细腻的道士正一丝不苟地记忆这场由第四十六代天师首创的“斩龙安天下”科仪。
礼毕之后,张牧之又从法坛上拿起一柄桃木剑,踏罡步斗片刻,喝到:“水德真龙且近前来!”
蛟魔王从容来到场中,伏地拜道:“小龙拜见紫微大帝、后土大帝,拜见张天师!”
张牧之桃木剑上已经加持了紫微大帝和后土皇地祇的法力。
紫微大帝主人道王朝更迭,后土大帝主山川河岳等地上万物万灵化生之事,今日正好借二位大帝的法力来令百龙精气回归天地。
蛟魔王拜过之后起身,跪在场中闭目不动。
“今日百龙归天地,他年真龙定山河!”
但见张牧之神情肃穆地持剑在蛟魔王头顶金冠三寸高处凌空一挥!
蛟魔王忍不住身子一抖,好似正在经历极大的痛苦。
“昂!”细微的龙吟声响起,蛟魔王身上飞出七八条小儿胳膊粗细的龙形金光,瞬间冲上高空往四面八方飞去。
这些龙气和蛟魔王被斩掉的胳膊不同。
蛟魔王胳膊所化的那条黑龙具有懵懂的灵智,同样也继承了他对朱明王朝的怨恨。
而现在散去的金色龙气却无五行属性,无灵智可言,只会回归山川灵脉之中。
张牧之手中木剑动作不停,脚下禹步一踏,又一剑挥出,从蛟魔王右臂旁三寸外的虚空中斩落。
蛟魔王眉头一皱,额头青筋暴起。
龙吟声再起,又有几条龙形金光飞出,散入天地之中。
就这样张牧之脚下动作不停,踏着禹布绕着蛟魔王旋转,手中一剑一剑不断在蛟魔王身子四周虚斩。
十几剑过后,那蛟魔王的身影已经变成了一道虚像,跪在地上就似一团朦朦胧胧的人形雾气,仿佛风一吹就会消散。
张牧之停下手中动作,来到蛟魔王身前,抬起一剑朝蛟魔王心口刺去:“安魂定魄,正神归位!”
桃木剑一下刺进蛟魔王身体之中,蛟魔王面色狰狞,忍不住开口大叫,然而却没有声音传出来。
一点璀璨的金光从桃木剑的剑尖处亮起,照亮了蛟魔王那虚幻的魂体。
张牧之拔出桃木剑,伸手一点蛟魔王眉心:“黄河正神显圣灵源王还不醒来!”
蛟魔王感到头脑一清,身上所有的痛苦都消失不见,连忙拜谢:“小神多谢张天师敕封,日后我当恪尽职守,为华夏百姓谋福祉。”
于此同时,天地之中有一道道玄妙的气息归入蛟魔王身躯之内。
那是属于黄河水神“显圣灵源王”的香火愿力,自上任水神冯夷氏被杀之后,这些愿力就消散在天地之间。
新的黄河水神继位,这些香火愿力再度汇聚而来。
蛟魔王那虚幻的身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起来,身上那黑袍金冠也变成了黄色的衮服、冠冕。
今日这场法事,最繁琐复杂的是散去龙气归还天地的过程,因为这不是张牧之自家本事,而是借的紫微大帝、后土大帝的法力。
而最后封神的步骤却十分简单,甚至连水德星君的排位都没有供奉。
只因那上任黄河水神被杀后,这神职符篆本就在张牧之手里,如今直接把他赐给蛟魔王就是了。
张牧之回转身,念诵送神咒后结束了这场法事,又过来把蛟魔王扶起来,上下打量几眼,笑道:
“显圣灵源王虽然是靠香火愿力重聚的身躯,按理应该算是业龙,但这一身法力却可比你神道真龙了!”
显圣灵源王躬身:“还是多亏了天师再造之恩。”
张牧之摇头:“是你自家品性中正所致,又有天地正统龙气的底子在,干我何事?”
显圣灵源王依旧连声道谢。
张牧之只好道:“你也无需谢我,今年雨水频发,你上任后如能尽力维持黄河不决堤,便是大功一件。”
显圣灵源王面容一肃:“既如此,那小神这就去黄河上任,在此拜别天师了。”
张牧之点头:“你自去便是,过几日自有天庭水府的仙官将册封旨意、金印降下。”
显圣灵源王拜别之后,腾云往北方黄河上任去了。
张牧之命人收拾法坛,朝前来观礼的众修士致谢。
朝天宫里,无论佛道都齐声赞颂张天师的大功德。
众人散去,张牧之留下守静老道,嘱咐道:“灵应观弟子都在四方行道,道长成就阳神之后,可做这朝天宫主持之位。”
守静老道迟疑道:“朝天宫毕竟是皇家宫观,此事仍需燕京陛下下旨才可。”
张牧之笑道:“朝天宫地下封印的魔龙都没了,这主持之位皇家哪会在意?左右只是一个虚礼罢了,我进京后再为你请封。”
守静道长点头应承了下来:“既如此,那我便将灵应观选个得力的弟子打理。”
半个时辰后,张牧之带着张元吉在街上逛的累了,一边往孙家药铺走,一边随口询问:
“侄儿,经此一事,不知你有何感想?”
张元吉依旧背着剑,思索片刻后回答:“侄儿觉得这皇帝地位虽尊,但他们说的话有时候也不一定对。”
“就像这蛟魔王,皇帝说他是魔龙,我看他行事光明磊落,比许多人强得多了!”
张牧之摸摸张元吉的脑袋:“所以这天师之道,并不是一定要愚忠皇帝,而是要合乎天道自然,自己辨别是非善恶才是。”
张元吉点头:“二叔说的有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097/2390592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097/2390592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