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潜水捉鲍鱼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叔,你的小可爱又想带球跑 殿下,太子妃又去查案了! 从延命灯开始的长生路 穿为龙傲天的情敌 总裁!别撒狗粮啦! 神话再临!从民俗志怪开始 我在宋朝种点地 重生之兽语建筑师 摊牌了!我就是骸骨大帝的领主 忠犬太子的掌心娇

“呀!好肥的海参!” 一旁的沈青青惊呼出声。这玩意可不会咬钩,只能是锚上来的。 弯腰拾起这条肥大的刺参,在手里轻轻一掂,周余非常满意。 二十二三公分,重达四两多,在野生海参里,算是很大的了。 而且黄海的海参,比起南方的要贵的多。 这么不到半斤的鲜刺参,就能卖五十块左右。如果是闽省产的海参,那对不起,价格只有一半甚至三分之一。 所以以前他俩即使捞到海参,一般都是自己吃掉,很少拿去卖。因为真的不值钱。 而鲁参这样的价格,在国内也只能排第二。排在第一位的海参,当属产于渤海湾的辽参。 大略就是水越浅,水域越洁净、水温越低、含泥量越低的海域,海参的品质越高。 随手将刺身抛进鱼桶,周余甩手又是一竿。 这次他没直接去钩海参,而是把假饵抛到一只三疣梭子蟹身边。 鱼竿一挥,钩子精准的锚进了蟹壳的缝隙里。 大螃蟹猝然受惊,张牙舞爪间已经被浮空而起,还没明白被什么攻击,就已经呼啸着飞出水面,直接荡进了周余的手中。 沈青青越发的惊讶了: “我的天,下边这么多好东西呀?我还以为只有小鱼呢!” 梭子蟹体型较大,一般个体都八两以上。周余钓的这只更是大的出格,一巴掌都盖不住它的背壳,起码得有一斤半。 螃蟹不能和鱼装一起,沈青青连忙去储物舱又取了个活鱼箱过来。 把螃蟹扔进鱼箱,周余心中一动。 这下边除了螃蟹龙虾,鲍鱼、扇贝也多的。 与其在这费气拔力钓小鱼,还不如和沈青青下去潜水。那满地的海参、螃蟹,不是白捡一样么。 “青青,你说的没错,这又是海参又是螃蟹的,下边好东西肯定不少,要不咱俩下去潜水吧!” “好呀,难得到黄海这么浅的地方,我去拿潜水服!” 沈青青把路亚扔在一边,转身就往储物舱跑。周余也放下钓竿,跟着她去了。 不一会,两人把所有装备都带到船尾。 两人先在船尾船栏绑了一条绳子,然后互相帮忙,很快把干式潜水服穿好。 又把气瓶、通讯器、头灯、电脑表、浅水刀、网兜等一应外设挂好。 两人跨上船栏,对视一眼后同时翻身,落入冰凉的海水之中。 两人已经很久没有潜水,至于夜潜更少了。 二十几米的深度转瞬即逝,两人很快便沉到海底。 眼前礁石林立,沟壑纵横。 除了大大小小的底栖鱼类,各种甲壳类、软体类水族也是随处可见。 沈青青才一落脚,便从脚边礁石上揪下一只鹅蛋大的鲍鱼来。反手将鲍鱼装进网袋中,沈青青忽然惊讶的说道: “咦,这里好像不怎么黑嘛?” 周余仰头一看,高处的海面煌煌一片,因为水浅,渡鸦号的的灯光竟有一部分能照到海底来。 虽然下方依然幽暗,却也有一定的能见度。两人的头灯竟然还用不上。 “嘿嘿,这样更好,省得把好东西漏掉了!” 头灯的光线,再加上海面投下的微光,这片海底的能见度相当不错。 他一弯腰,就拾起一只一斤多的梭子蟹,看了一眼便满意的放进了网袋中。 沈青青则把目光投在附近的礁石上。 那石头上密密麻麻,都是她刚刚抓到的那种鱼获,俗称四孔鲍或盘大鲍的皱纹盘鲍。 鲍鱼古称鳆,又名镜面鱼,九孔螺,明目鱼,将军帽。名为鱼,实则为腹足纲,鲍科的单壳海生贝类,属海洋软体动物。小说 鲍鱼壳呈椭圆形,单面开口就像扣下的龟壳,壳下就是腹足和跖面。 鲍鱼就是靠着这粗大的足和平展的跖面吸附于岩石之上,爬行于礁棚和穴洞之中。 鲍鱼肉足的附着力相当惊人。一个壳长15厘米的鲍鱼,其足的吸着力高达200公斤。 如果第一下不能出其不意把它掀翻,那即使把它的壳砸碎,也没法把鲍鱼肉从礁石上取下来。 沈青青不敢再用手揪,从腰间取下小铲子,选中了石头上最大的一只鲍鱼,挥手便铲了下去。 这一击迅雷不及掩耳,那鲍鱼还未来得及反应,肉足便和礁石分开,往下方的沙地跌去。 沈青青伸手一捞,鲍鱼还没落地,便被抓到手中。 伸手一掂,在水中都有点份量,估计要在半斤多重。 喜滋滋的把大鲍鱼装进网袋,沈青青再次挥起铲子,往另一只大鲍鱼铲去。 咔嗤一声闷响,又一只鲍鱼从礁石上脱落下来。 沈青青照例用左手接住,放进网袋之中。 接连得手之后,沈青青信心大增。双脚拨水,穿梭在一块块礁石丛中,小铲子挥舞如风,专挑大个鲍鱼下手。 另一边周余也犹如海豚穿梭,四处捉拿螃蟹和龙虾。。 梭子蟹生性畏光,属于夜行性生物。两人要是白天下来,还真见不到几只,因为那是螃蟹们隐匿沉睡的时间。 而此时正是它们沉睡一天后,从沙底、石头下钻出来活动觅食的时候。 一只又一只的三疣梭子蟹,也不知道从哪里钻出来的。 周余举目四顾,广阔的礁岩区内,大螃蟹随处可见。真是捉不胜捉。 周余四处穿梭,专挑大个的螃蟹下手,一连捉了二十多只螃蟹后,小网袋有点撑不住了。 当即和沈青青打个招呼,便往海面游去。 周余在船尾处浮出水面,拉着绳子爬上了船。 将大螃蟹放进活鱼箱后,周余没忙着下水,而是到储物舱,换了个大号的便携鱼护。 ‘噗通"一声水响,周余再次潜回了水底。 这回空间足够,周余也能放开了手脚。直接在附近两公里单位内捕蟹捉虾。 两人一个捕蟹,一个铲鲍鱼,忙的不亦乐乎。 周余换了大袋,而鲍鱼个头微小,两人再不需要频繁上浮。 因为这里水浅的缘故,空气消耗要少的多。 两人足足忙了近五十分钟,眼看瓶内的压缩空气消耗殆尽。 两人才拖着满满的网袋,往海面游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174/1422859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174/1422859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