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8章 起立鼓掌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宠你一世又何妨 神偃传 锁死:天道当红娘,你我都别想跑 每天一封来自未来的信 请假,回家娶老婆 顾先生的念念不忘 囤千万物资过末世 氪金就变强,高考前我已成皇 绿茶女配在修仙文里躺赢 都市一元购,重生学长女友爱上我

啪啪啪。 啪啪啪! 掌声,节节攀升,并且在安森等人站立起来的时刻达到一个全新巅峰,本来就已经不可思议的滚滚热浪居然继续攀升一个台阶,演变为一场风暴。 格斯-范-桑特略显羞涩拘谨。 这位已经在电影圈打滚将近二十年的五旬导演,他参加过柏林和威尼斯的主竞赛,他登上过奥斯卡颁奖典礼舞台,他见过不同巅峰不同世界的风采。 然而,他依旧保持一颗孩子般的赤子之心。 他始终坚持制作独立电影,十年如一日地关注人们身上的伤痕以及那些伤痕留下的影响;他始终坚持拍摄自己想拍的电影、讨论自己想说的话题,比起奖项和票房来说,更在意电影想要传达的信息。 没有花哨,始终质朴。 “大象”,也一样如此,一部和HBO合作拍摄的作品,却没有想到最后走到这一步,登上戛纳舞台。 并且,赢得全场掌声。 格斯有些腼腆,他还是不适应这样的聚光灯时刻。 格斯拘谨地站起来,悄悄地向安森三个孩子示意: 停止。停下。 然而,这一招不管用,安森嘴角的笑容完全绽放,稍稍让开位置,让卢米埃尔大厅能够看到格斯。 轰轰轰! 匪夷所思地,掌声居然再次攀升整整一个档次—— 席卷全场。 包围在掌声中央的格斯满脸错愕地看着眼前的景象,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放眼环顾四周: 一张张笑脸汹涌而癫狂地塞满视野的每一个角落。 猝不及防之间,格斯眼眶一阵温热。 格斯有些狼狈,慌手慌脚地擦拭眼角的淡淡水汽,连忙展露一个大大的笑容,试图掩饰自己的窘迫,然后有样学样,也跟着安森等人一起鼓掌起来。 却不想,心绪激荡,难以平复,眼眶再次涌上一片温热。 尽管格斯拍摄电影,从来不是为了这样的时刻,比起奖项和票房来说,格斯始终在试图思考生命本身,否则他也不会拍摄出“盖瑞”、“大象”这样具有实验性质的作品了,归根结底还是在思考生死。 然而,电影和所有艺术一样,只有当它被人们看到的那一刻才能够具有价值,否则永远只是自言自语。 眼前这一幕,让格斯感慨万千。 “心灵捕手”之后,他几乎从大众视线里彻底消失,人们早就已经忘记了有一位名叫格斯-范-桑特的导演依旧在制作电影,全心全意地。 格斯不想小题大做、也不想自我感动,但泪水还是忍不住。 前方,安森看到了这一幕,主动上前拥抱住了格斯,重重地拍了拍后背,“导演,不知情的人还以为我抢走了你的功劳呢。” 一句调侃,顿时就让格斯放声大笑。 然后安森继续说道,“这是你的时刻,好好享受。” 格斯不由再次泪汪汪起来,又哭又笑,如同面部神经失调一般。 浩浩荡荡、轰轰烈烈的掌声,冲破卢米埃尔大厅的门板,在整个电影宫一楼大厅里微微激荡起来。 嗡嗡,嗡嗡。 空气,轻轻震动,宛若海啸正在靠近的景象一般。 大厅里来来往往的人潮,在门口苦苦守候的观众,视线全部刷刷刷地朝着同一个方向汇聚而去。 短暂困惑过后,拉长耳朵终于明白里面的状况: 所以……“大象”,爆了? 震惊,错愕,面面相觑。 一时之间,议论纷纷,难以相信,安森在戛纳的首次亮相居然赢得全场起立鼓掌的待遇,一个意外。 回想去年夏天,“蜘蛛侠”引爆北美票房市场之后,安森一度销声匿迹,一直到TMZ的登场揭开谜底,“大象”进入大众视线,迅速引起好莱坞的热议。 纷纷吐槽,一眼识破安森准备在艺术电影领域打开局面的意图,扭转花瓶形象;但这着实是可笑的,如果偶像花瓶形象那么容易打破,好莱坞就不会那么多苦情帅哥了——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马修-麦康纳,汤姆-克鲁斯,布拉德-皮特,乔治-克鲁尼,威尔-史密斯、休-格兰特,本-阿弗莱特,马特-达蒙等等等等。 如果愿意的话,这份名单还可以继续长长地罗列下去。 他们都渴望打破偶像标签,却始终没有能够成功;现在轮到安森也是一样。 与其还没有学会走路就开始想飞,不如先脚踏实地一些—— 先好好巩固“蜘蛛侠”一夜成名带来的巨大光环再说。 和格斯-范-桑特合作? 怎么看怎么像是一次糟糕透顶的选择,病急乱投医,毕竟格斯早就已经过了创作巅峰,这些年沉寂太久,在自说自话、自娱自乐的道路上越走越远,那不是艺术,纯粹是垃圾;选择格斯这样的导演,最后合作出来的结果很有可能就是一场灾难。 然而! 但是! “大象”不仅入围戛纳主竞赛,一鸣惊人地颠覆全部想象;而且还在首映式期待值破表的情况下引爆卢米埃尔大厅。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发生的,上帝! 所以,卢米埃尔大厅里面到底发生了什么? 啪啪啪! 啪啪啪! 掌声,持续不断,经久不息。 并且,越演越烈。 短短不到三十分钟,消息就已经传遍整个戛纳小镇,正在不同位置不同场馆参与电影节的人们一传十十传百地听说了最新动态: “大象”,赢得整整十二分钟全场起立鼓掌的待遇。 十二分钟。 惊愕,震撼,亢奋。 那些无缘进入卢米埃尔大厅观看“大象”首映式的观众一下就被卷入风暴之中,整个世界天旋地转: 怎么回事? 戛纳,不是威尼斯也不是多伦多,和那些热情好客闻名的电影节相比,戛纳一直以苛刻严厉闻名,和冷静客观的柏林相比,一样残酷却更加犀利。 在柏林,不好看就是不好看,观众才不会寒暄客套,冷冰冰的批评绝对不手下留情;而在戛纳,不仅仅是批评而已,嘘声、咒骂、中途离场也做得出来,法国人总是以更激烈更奔放地表达自己的不满。 所以,当一部电影赢得全场起立鼓掌待遇的时候,那就是爆了;如果起立鼓掌不止三分钟五分钟的话,那就是大爆特爆。 事情,就是如此简单。 并且,“大象”映后新闻发布会也再次证明了这一点。 当剧组团队登场的时候,全场记者再次站立起来,以山呼海啸的掌声表示欢迎,不止掌声而已,还有口哨还有欢呼还有尖叫,新闻发布厅瞬间就被雷鸣般的滚滚声浪淹没,把戛纳电影节推向第一个高潮。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449/2875920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449/2875920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