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虔诚影迷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超品兵王在都市 你个游戏设计师,天天警局备案? 快穿:我在异界客串路人甲 开局杀鸡做菜,你管这叫八岁? 让你当神豪,没让你当渣男 我用鸡毛掸子带飞全宗门 镜中结界 NBA:指环王之路 天道酬勤,先肝为敬 火影之忍者会武术,谁也挡不住

第919章虔诚影迷 等等,诶,等等,事情好像不对劲吧? 据伊曼纽尔所知,“大象”剧组推掉后续全部采访,今天上午就准备离开戛纳,没有必要继续占据空间—— 小镇,也就巴掌大小,空间有限,结束放映和宣传之后,剧组转身离开,为下一个剧组腾出工作空间。 这是常态。 如果“大象”剧组准备离开戛纳,安森留下来做什么? 幻觉,那应该是幻觉。 伊曼纽尔摇摇头,她觉得自己这两天里里外外持续不断捕捉安森和“大象”剧组的消息,应该精神恍惚,随随便便看到一个身型高挑的背影就认为是安森。 这是病,得治。 深呼吸一口气,伊曼纽尔找回冷静,提醒自己注意力应该转移到“狗镇”剧组上来,她不能随随便便离开位置,否则又要重新排队,红地毯应该就要挤死了。 冷静。专注。沉稳。 但这不容易,思绪还是不由自主地重新飘过去。 在理智做出一个合理判断之前,身体已经做出本能反应,一个转身,伊曼纽尔离开队伍追了上去—— 那個背影…… 修长高挑,挺拔匀称,一件薄荷绿网球衫搭配深绿色短裤,搭配圆顶编织草帽和墨镜,带着一个米色帆布袋,即使看不到五官,视线也还是忍不住飘过去。 老实说,伊曼纽尔脑海里浮现的第一个身影就是安森。 她……还是忍不住。 一连串小碎步追上去,伊曼纽尔扬声呼喊了一句。 “安森!” 那个背影居然停下脚步,转身望过来。 伊曼纽尔:…… 眼珠子差点就要掉出来,居然——真的是安森? 墨镜遮挡住半张脸,再加上帽子,几乎认不出来,但那个轻轻上扬的嘴角弧度,还是牢牢抓住视线。 伊曼纽尔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左右看了看行人,“你在这里做什么?” 安森轻笑一声,“看电影呀。” ……就这? 安森却没有再继续多说什么,手指放在唇瓣上,做出一个“嘘”的手势,嘴角的笑容完美绽放开来。 转身,离开。 这次,伊曼纽尔没有再继续追上去,只是目瞪口呆地看着那个背影,戛纳清晨的浅金色阳光宛若瀑布一般洒落下来,细细地勾勒出高挑身型的轮廓,潇洒优雅之中隐隐透露出些许轻快,来来往往的视线都忍不住多看一眼,她的心跳突然加速起来。 看电影,对,就是如此简单却又如此真诚的答案。 不由地,伊曼纽尔就想起安森和尼古拉斯那次专访最后的谈话,安森表示他需要确认一下那些电影,于是—— 安森来了。 一切,就是如此简单。 伊曼纽尔自己也没有意识到,心情就飞扬起来。 一个早晨的好心情,就这样明亮起来。 静静地站在原地,又注视安森片刻,终究没有多说什么,转身重新走向红地毯入口处的排队队伍里。 …… 安森是认真的。 难得前来戛纳一次,如果只是宣传一下自己的电影就转身离开,那么电影节和其他首映式其他颁奖典礼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另外一份普通的工作而已,安森不想这样。 真心实意地,安森想要体验一把电影节的氛围。为此,安森甚至专门打听过,如何才能参加电影节。 和柏林、威尼斯稍稍不同,戛纳是专门面向专业人士的电影节。 什么意思? 简单来说,柏林和威尼斯的话,任何人都可以参加,城市不同电影院里都安排了参展电影的放映场次,包括主竞赛以及其他全部单元,买票进场即可。 对影迷来说,如何根据院线、放映场次安排自己的行程并且抢购电影票,这则是电影节的一种乐趣。 然而,戛纳不同。 尽管数年之后,戛纳开放了青年电影爱好者的观影申请渠道,二十九岁以下的年轻影迷们也可以参加戛纳电影节;但不管之前还是之后,戛纳始终是一个面向专业人士的电影节。 所谓的专业人士包括但不限于,专业电影媒体、电影发行公司、品牌赞助商内部放映等,主要参与人士全部都是记者、影评人、电影博主等等。 当然,门槛没有想象中那么高,假设一名电影学院的学生,撰写自己的博客,并且赢得一定点击率,也同样可以向戛纳电影节申请媒体证出席的。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戛纳不是一个面向公众的电影节。 虽然如此,每年戛纳电影节依旧吸引三十万乃至于四十万人次的出席,再次证明法国人对电影对艺术的喜爱。 如果是其他电影节,买票入场即可;但戛纳不行。 所以,安森想要参加电影节,这里有两种办法: 一种,通过品牌赞助商,观看那些特别放映场次,一般来说,演员或者导演们在戛纳准备看电影的话,往往都是这种方式—— 迪奥非常乐意为安森提供一份邀请函。 一种,前往市场放映,和来自全球各地发行公司的买手们、制片人们齐聚一堂,欣赏电影节不同单元的作品—— 这只需要单独向戛纳申请一下即可。 但是,局限性在于,放映场次少,一旦错过就没有了;同时,全部都是小型放映厅,一百人以下,甚至可能坐不满,完全没有电影节的独特气氛。 当然,还有一种堂堂正正的方式: 首映式。 以安森-伍德的身份,登上红地毯,作为特邀嘉宾,和所有媒体记者以及影评人一起见证电影登场。 代价则是站在镁光灯底下,一举一动都引人瞩目。 对安森来说,这不是一个难题。 但重点在于,既然想要体验电影节,那就必须按照电影节的方式,感受原汁原味的风味。 更何况,安森刚刚跟随乐队自北往南一路街头巡演下来,离开镁光灯的关注,再次回到普通影迷的身份,不是一件难事。 于是。 安森选择了最普通的方式: 和每一位抵达戛纳的观众一样。 在尼古拉斯-弗林的帮助下,安森得到一张媒体证。 然后,前往电影宫排队,就是如此简单。 远远地,一眼就能够看到九曲十八弯连绵不断的队伍,宛若巨龙一般盘在电影宫一旁,令人大开眼界。 “大象”首映式的时候,其实安森就一直好奇了: 红地毯右侧的熙熙攘攘身影是怎么回事? 现在答案揭晓,原来是准备排队进场的媒体们。 “越热门的电影就需要越早抵达现场,否则排队可能一排就是两三个小时,而且也不一定能够入场。如果卢米埃尔大厅满员,那就无法再进场了。” 这是尼古拉斯告诉安森的技巧。 (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449/29762099.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449/29762099.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