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九章:大夏立国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封魔圣战 你不是说她年纪大,不得宠吗? 我是猪 都市绝代战神 重回十八,再不硬气就废了 高武:女神别吹了,我无敌了! 怪猎:荒野的指针 你出轨在先,我功成名就你哭什么? 让你暂管洛克斯团,我成最弱了? 开局就无敌,小医馆内造就长生
见明放一付惊愕的样子睁大两眼望着自已,明玉珍不由得心中一声暗叹:“唉,想不到我十岁随太祖起兵,久历沙场,身经百战,可谓是一世英雄,可后人却都是软懦无能之辈,儿子明文道只醉心于诗文书画,手不能缚鸡,整日里留连于青楼勾栏,自谓是风流雅士,其实腐不可救,不想孙儿明放也不习武事,胆小怯弱,如此下去,老夫打下的诺大家业能传与何人继承?”如此一想,明玉珍不觉心情沉郁起来。
见他良久黙不作声,明放又有些害怕了,便嚅嚅的问:“爷爷,你怎么了?”
明玉珍正在出神,听他一问,便醒过神来,转头看了看孙儿胖乎乎的圆脸,心中一宽,在心里自解地笑道:“嘿,本王是不是真的老了?想这么多干嘛?俗话说“前人打天下,后人坐天下嘛”,担那些心干什么?只要趁本王身体尚还旺健,打下一座好好的江山,又何必去烦恼些什么后继无人呢”?
如此一想,心下顿宽,明玉珍遂仰头一阵“哈哈”大笑言道:“放儿,没什么,爷爷在想事情,这事情一想通了呀,心里面便畅快多了。”
“哦,原来是爷爷在想事情呀,孙儿还以为是哪里做得不对,惹爷爷生气了。”明放松了囗气说。
“没有,放儿很好丶很乖,没有什么做得不对,不过你也渐渐长大了,要学会理事,今后还有天大的事情等你做呢。”
“天大的事搞?什么事情?”明放有些吃惊。
“到时候你就会知道了,今天晚了,回房休息去吧。”明玉珍说着伸出手溺爱地在明放的头上揉了揉,满眼之中,尽是宠爱。
“嗯,爷爷,孙儿回房去了。”明放说着站起身来,往明玉诊躬身一礼,便住自已房内走去。
“我这孙儿虽然文弱,但还颇知礼数,倒还有些大家宅弟之风,甚好,甚好。”
看着明放离去的背影,明玉珍心里一半满意,一半失落。
北京紫禁城,故宫太和殿。
明宣宗朱瞻基眉头紧锁,盯着面前龙案上重起一尺多高的文书发愣,若细翻这些文卷书信,会发现其中十之七八都是各路官吏进言举报弹劾渝州王明玉珍的,说他久居西南,拥兵自重,无视朝令,独霸一方,几有割据称王之势,朝庭若再不阻止,恐天下必将大乱云云。
宣宗睁着一双熬得通红的眼睛,有些失神地盯着满桌的文书发愣,嘴里面若有若无地念叨着什么,神情之间,有些气愤,有些失落。
下面一群文武大臣见状无不面面相觑,一个个心惊胆战,缩头缩脑,不敢出声。
众人之中,唯有英国公张辅,忠诚耿直,敢于发言,见了众臣模样,不禁叹了一声心道:“这些人平日里一个个标榜忠直,夸夸其谈,一旦真有事情,俱都做个缩头乌龟,生怕惹事上身,如此岂是为臣之道?常言说食君奉禄,当为君分忧,如此行为,非人臣之所为也。”
张辅逐越众而出,拱手奏道:“陛下也无须过于烦忧,毕竟这些事只是旁人揣测,也是道听途说之言,想那渝州王也是自小随太祖爷起兵,当初太祖爷命他坐镇重庆,封他为王,也是出于对他的信任,臣相信,太祖爷不会看错人的。”
朱瞻甚听了龙眉一抖,沉呤无声。
张辅顿了顿又道:“退一步说,既便他明玉珍真有自拥为王之举,也没啥可怕的,这可是他反叛在先,如此一来,朝庭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出兵付伐于他,到时候天兵一至,什么渝州王,一切都土崩瓦解,又有何可虑?”
朱瞻基听了那一对紧皱的眉毛不禁又抖了抖,囗中不自觉地轻吁了一口气,紧绷的神色也不禁渐渐缓和过来,他有些满意地瞟了瞟张辅,心里面暗暗言道:“还是英国公能为朕解忧,其它这些人,唉,除了太学士于兼,都是些什么玩意儿哟,真他娘的,不能为朕出一点主意,老子还要养着这一大堆闲人,背时哟,唉…”
心里面这样想,但却不能表露一点出来,一个帝王,就是要会平衡各种关系,搞定各种角色,需要忠臣干吏,也需要碌碌庸臣,常言道“水至清则无鱼,”如果都是忠臣,皇帝就不好制衡臣下了,养奸是为了克忠,扶忠是为了制奸,这些都是帝王为保皇权行使的必要手段而已,历来如此,并不奇怪。
不然为什么历代帝王都会养几个奸臣呢?你以为能坐上帝位的人会是傻子吗?
所以明宣宗朱瞻基也只是咽了口老气,恨恨地暗啐了一囗作罢。
他把脸转向张辅,态度温和地笑了笑,又皱着眉头正颜说:“这些个乱臣贼子,真是不给朕省心哪,想当年播州土司杨应龙起兵叛乱,在之前他在父王面前也是做出一付唯唯诺诺,忠心无二的样子,待时候一到,方才露出爪牙,当年的平播之战,朝庭尚有保国候秦良玉可用,可如今秦良玉年事己高,早就解甲归隐,不再过问世事,朕担心一旦有事,又有谁可以出来为朕分忧?”说着朱瞻基不由得叹了一气,眉头又紧皱起来。
张辅见状连忙奏道:“陛下不必生忧,臣保奏神武将军余梅和骁龙将军方鸣山二人,有他们在,可保大明江山无忧。”
“哦?”朱瞻基听了沉思片刻道:“朕以前也在父皇口中听闻过此二人之名,只是所知了了,如此而已。”
张辅听了笑着奏道:“他二人乃是夫妇,当年在秦良玉麾下屡立战功,驱倭寇,战瓦刺,在平播之战中大败贼寇,威震四方,只因为后来马千乘一案,秦良玉一门受到牵连,导致方余二人心下不满,也脱离军营,辞官归野,先皇念及二人战功,虽准其归乡,但朝庭仍保留了他二人的爵位和奉禄,这二人本是为国为民的忠臣,臣敢担保,一旦国家有事,朝庭下令征召,他二人必定能回。”
“一定能回?你就那么肯定?”宣宗疑道。
“老臣以性命担保,这二人信得过。”张辅毫不犹豫地说。
“那就好,英国公,朕相信你说的话。”朱瞻基听了神色稍宽地点了点头说,顿了顿继而有些沉痛地言道:“当初马千乘一案其实纯属错案,太监总管邱乘云举报马千乘谋反,经查纯属无中生有,父皇心里也清楚,但为了他帝王的面子,将错就错,这就导致了马千乘病死石柱牢中,朝庭如此对待有功之臣,能不教人寒心吗?那个邱乘云后来也落了个被父皇毒酒赐死的下场,可见诬陷别人,自已也终究不得好,何苦来呢?可见做人还是要光明正大些才是正理,众卿以为如何啊?”说着他拿眼睛往下面群臣一扫,下面马上泛起了一片同和声,嗡嗡一片,如过江之鲫。
张辅点点头道:“陛下所言极是,做人当以忠直为本,切不可谄言诬人,不然终会害人害己,至于这个渝州王图谋不轨之说,咱们可听其言,观其行,相信再狡猾的狐狸也难免有露出尾巴的时候,咱们只要做好防备,静观其变即可,也无须过于烦忧。”
朱瞻基听了心下大宽,仰头“哈哈”一笑道:“还是朕的英国公啊,真是听你一席话,朕心愁顿消,好!咱们做好咱们该做的,且看那些叵测之徒又如何动作?”
真可谓是“龙颜一解四海春”,皇帝一笑,众大臣悬着的心一下便放松了,整个朝堂便也变得欢声笑语的活络起来,但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远在千里之外的重庆府,已经等得不耐烦的渝州王明玉珍已经不想再等了,他都八十了,再等恐怕都要来不及了,再说朝庭已经开始削藩了,搞不好哪天就削到重庆来了,到时候削了他这个渝州王,哪他一手庇荫下的明氏家族,也只有一起玩完了。
“他妈的,反正伸头也是一刀,缩头也是一刀,一不做二不休,老子就造你个龟孙子儿皇帝的反,在重庆自立为君,看你龟孙子又能奈我何?”
明玉珍咬牙切齿地望天而言,然后对着一班手下断然下令言道:“当今天子无能,朝庭不公,残害忠良,我明玉珍不奉这个昏庸无道的儿皇帝为主,今天在此自立为帝,建立国家,国号大夏,诸位从此后便是我大夏国的子民,咱们君臣一道,共建乐土,不知诸位愿否?”
下面这些人都是长年跟随在明玉珍左右之人,全是明玉珍的死党,加之明玉珍确实待他们不薄,收买人心这一套他做得十分到位,他也明白这些人都是死心塌地跟他的,这也正是他的依仗,他毫不怀疑这些人的忠心,果然他话音一落,下面便泛起了一片赞同声,众人一则佩服这位渝州王,二则也想跟着谋个开国功臣之名位,谁又愿意平平庸庸的做一个无名之人?
这一切当然都是在明玉珍的预料之中,一点也不意外,他听了微微捋须一笑,拿出一面锦旗叫人挂起来,这是他早就叫人绣好的,红色的旗面上三个斗大的金黄大字“大夏国”分外夺目,旗帜缓缓升起在重庆城头,在嘉陵江和长江的凛冽江风吹拂中高高飘起,哗哗作响。.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467/277832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467/277832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