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8章 鼓楼,三哥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耳畔尸语 单手插袋,制霸舞台 渣女分手感染欧克瑟,我狱面修罗 夜渡 最强家丁 疯批反派被我教做人 剑脊 被夺气运后,在修仙界苟成神 红尘炼心之心有千百劫 大明:我,最强皇孙,请老朱退位

燕京。 老癫收养的半大孩子中,地位最高的是亲传徒弟,有资格和老癫,许大海同桌吃饭。 至于其他半大孩子,他们自己在别的屋吃,也不在意这些,有好吃的,就能嗷嗷叫,倍倍儿乱蹦! 一个个有使不完的牛劲儿! 正房,屋内。 “吃了咸菜滚豆腐~皇帝老儿不及吾~” 许大海盘腿坐在炕上,蘸着调料,先吃了一口咸菜,又夹了一块冻豆腐。 蜂窝状的冻豆腐吸收了汤汁,味道非常棒! 再来一大口羊肉! 好吃! 香迷糊了! 咕嘟咕嘟~ 铜锅内热气腾腾,食物翻滚,一个个气泡炸开,飘荡着诱人的香味,屋内温度开始快速升高,四人陆续脱掉厚棉袄。 随着天色暗淡,窗外寒风越发的大了,呜呜~的响声,听的人心里直冒凉气。 但吃着火锅,越发觉的享受了! “来,下羊肉!” “大口吃啊!” “香!” 边吃边聊聊古董圈的一些趣事,以及许大海在新加坡,泰国的经历等等,自在的很。 蘸料是麻酱碟,还有酱豆腐,韭菜花和虾酱。 不仅是老北京火锅,在北方老百姓日常生活中,虾酱的身影也非常常见,即便在闭塞的农村,也有赶着牛车卖虾酱的贩子。 等再过一些年,慢慢的虾酱就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吃到半饱后,放慢进食速度,更专注于聊天。 隔天。 许大海打算中午再去三哥家蹭饭,上午没事儿,便带着两个半大小子充当跟班,坐上红色车身,奶白车顶的bk670系列的铰链式公交车。 坐在车上欣赏街道两边景色。 秋天的燕京。 是真的萧瑟啊! 不知不觉来到鼓楼站。 “下车!” “好嘞!” 两个半大小子,麻溜儿的跟着下车,许大海抬头望着红墙歇山顶的鼓楼。 脑袋里不由浮现,后世一个燕京大姨的一句话——有什么可照的呀,这破tm鼓楼~ “来,给我和鼓楼合影!” “好!” “我教你们怎么用相机。” 咔嚓~ 许大海戴着墨镜,背对鼓楼,右手放在腰间,竖大拇指——标准拍照动作。 燕京鼓楼有大几百年的历史了,历经沧桑,多次重建,岁月留下的痕迹非常明显,也确实很破。 “走,进去看看!” “这个楼是给谁住的?” “当官的呗,肯定是大官。” “咳,你俩嘀咕啥呢?这楼不是住人的,是古代报时用的,类似于古代的钟表。” 也就是燕京城内,有名的古迹建筑太多太多,比如故宫,雍和宫,恭王府,颐和园等等,对比之下,导致鼓楼名气小很多。 若是换个城市。 鼓楼也可以是着名景点。 3毛钱一张票。 许大海给了售票窗口里一块钱,给了三张硬质纸质票,还找回一毛,他随手把一毛钱递给离的近的小跟班,后者很高兴! “下一个!” “买学生票?光有学生证不行,还要系红领巾!” “你跟我磨叽也没用,规矩不是我定的,回去拿红领巾吧,下一个!” 许大海看了看身后离开的学生,哦,原来学生票还有这项规定。 三人进入鼓楼,一层很空,顺着陡峭的长阶梯往上爬,来到二楼后,极目远眺,能看到老燕京城的大片景色。 景山公园,故宫,北海,以及大量的老胡同…… 跟着许大海的两个半大小子,一个叫王粮,矮个,大眼。另一个个子高一些,不过性格相对内向,叫赵乐。 两人都是出生于1975年,今年实岁16。 “鼓楼外边看多了,这还是咱俩第一回来里边看啊。” “是啊,那边是故宫?” “嗯!马上就要跟着癫爷去海南了,癫爷的意思是,让咱们留在那儿,帮猴哥做事。” “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燕京?” 两个半大小子,心中充满了对远行的期待,迷茫,畏惧,以及一丢丢不舍。 在他们眼中,猴子“王智”已经是成功人士,学习的榜样! 许大海收回目光,视线落在两个略显青涩的半大小子身上。 和后世不一样。 在这个年代,16岁可以算是大人了,有的已经结婚生子;有的接了父母的班,进了国有企业;还有的当了数年学徒工,快可以独立做事了。 “到了海南,踏踏实实的,多做少说,多看看王智是怎么做事的,多揣摩学习。” “海叔,我们明白!” 两人对许大海也充满无限感激。 不出意外,他们这一生,都会跟着许大海,这也是老癫的意思,他们也明白这一点。 这个年代,无所事事的青少年太多,社会也充满野性气息,很流行“拜大哥”,“混社会”。 在王粮,赵乐等人心中,许大海就是他们的大哥,非常非常强大的大哥,说话比法律还要好使!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中午。 由于许大海提前打了电话,所以当他提着大包小包的礼物登门时,三哥三嫂已经有所准备,包好了饺子。 边其乐融融的吃饭,边聊一些家常。 倒也轻松自在。 在三哥这院儿住了一晚,早上天空阴沉沉的,吃过早饭后要离开时,三嫂让他带回家一些东西,大包小包的——有的是给小婷子,小花她们的,也有几件衣服是给老爹老妈,爷爷奶奶的。 望着许大海离去的背影。 三哥站在门口,目光发直,久久没有回神。 乌云很低,寒风凛冽,墙角的枯草不断摇晃。 “怎么,舍不得你弟弟走啊?”三嫂笑道。 “哎,和亲人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了。” “好了,过年的时候咱们就回去了!收拾收拾,就请了半天假,今天该去上班了。” . 赤峰。 是蒙东地区核心城市,南距燕京大约400公里,东距沈阳大约500公里。 拖赵野军帮忙,许大海买到了卧铺票,花费40块。 k255次列车。 “下雨了啊!” 许大海的行李,包括从国外带回来的东西,以及三哥三嫂准备的东西,已经安排在京的员工运往许家屯儿。 即便空着手,登上绿皮火车时依然非常艰难。拥挤,嘈杂,混乱,弥漫着汗臭味儿,很多人的行李非常大,不得不把蛇皮大口袋举过头顶。 “呼~” 等来到属于自己的卧铺车厢,许大海才松了一口气,窗外的雨已经大起来。 哗啦啦~哗啦啦~ 一场秋雨一场寒! 快到冬天了。 隔壁床位的两兄弟,一个侧躺,手掌撑脑袋;另一个翘着二郎腿,脚丫子不断颤动着,谈兴正浓,从国外聊到国内,从军事到民生。 许大海和他们唠了几句,便失去兴趣,开始躺在床上,闭上眼睛,听着雨声感觉也是一种享受。 喜欢重生1984老婆孩子热炕头重生1984老婆孩子热炕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519/3546613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519/3546613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