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六章 战事起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雨至,飘摇录 鬼灭之刃之我成为无惨新爹 让你拍汽车广告,你拍擎天柱? 侯爷的掌心娇是朵黑心莲 人在大学,校花女神找上门 神魂丹帝 末日之人类的未来 柔情似野 天骨至尊 突然和美女上司有了娃
周乾狠狠地握住扶手,内心的激动与振奋,已无法言表。
“但歌大风云飞扬,安得猛士兮守四方。胡无人,汉道昌!”
宁无恙话音落下。
但全场又响起震耳欲聋的呼喝声。
“胡无人!道汉昌!”
“悬胡青天上,胡埋紫塞旁!”
“履胡之肠涉胡血,必须血债血来偿!”
“杀杀杀!”
在场那些准备应对武者比试的武举人,握紧拳头,暴喝出声。
他们的叫声直冲云宵。
哪所是阿毛这样的勇士,在看到这群激愤的大兴人时,都忍不住心肝发颤。
原来大兴人彬彬有礼的外表下,骨子里竟还有如此血性!
“将军,我们与大兴开战,真的能赢吗?”
阿毛不知道是将军没有听到他的问题。
还是大兴人的呼声逐渐高涨,淹没了他的声音。
总之。
没有人回答他的这个问题。
但是。
向来认为,只要开战必胜的阿毛,都有这样的疑惑。
可想而知在场的那些意志力不坚定的北狄人,在看到大兴人的反应后,是何感想。
笛卡那多的视线从神采飞扬的大兴人身上,落到了北狄人身上。
当看到他们脸上的恐慌时,才知道,原来大兴战书中所讲的兵不血刃、攻心为上,是这么个用法。
“宁无恙啊宁无恙,我笛卡那多这辈子,曾经只敬佩国师,如今,我愿意称你为北狄最该除掉的敌人,没有之一。”
然而图鲁浪费了一条性命,却没有伤到宁无恙的分毫。
笛卡那多深知。
想要暗杀宁无恙,或许比暗杀大兴皇帝还要难。
一切,晚矣。
才子之间的比试,在宁无恙调动起所有人的情绪后,继续进行。
大兴才子们像打了鸡血似的,对着前来挑战的西域人,没有任何的保留,给予全力进攻。
获得的大兴才子越来越多,局面呈现出一边倒的状态。
而武者比试之时,场面更加激烈。
哪怕有点到为止这个规矩,上擂台的北狄人还是都受了重伤。
这些战斗里最为抢眼的。
便是宁无碍的刀法。
宁家刀枪并天下,早已随着宁峰执掌新兵主将,打响了名声。
可当他们真正的看到宁无碍使出的刀法,用来克制北狄强敌时,才知道它真正的厉害之处。
当宁无碍一口气打退了北狄十人的车轮战,还没有受伤。
因此直接让北狄武者团,全军覆灭时。
周乾等不到明年再行武举比试,当场宣布,封宁无碍为校尉。
还特赐封号为“无敌校尉”,官居从六品。
对于这个封赏,有人倒是眼红想要出声反对。
可看到宁无碍青龙刀上未干的血迹,又识相地把话咽了回去。
原本以为要持续几日的比试,在大兴人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战力之下,令西域诸国的才子与武者们感到了惧怕。
午后刚过一个时辰。
竟无人再战。
而按照比试的规划。
毫不意外,大兴才子与武者团,获得了最终的胜利。
周乾望着台下像被霜打了一样的西域各国来使与才子们,十分满意这样的效果。
“各国来使与才子们,今次比试,获胜方为我大兴,你们可有异议?”
没有人回答。
西域诸国似乎想用这样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他们所有人全都朝着笛卡那多看去。
只要笛卡那多认输,他们才能跟着认输,否则,他们就会被误以为是向大兴示好,从而引起北狄以及楼兰,甚至整个西域诸国联盟的征讨。
哪怕有许多国家,认为北狄制造的屠村案,让北狄丧失了这次战斗中的先机。
但他们依旧不敢发声。
直到。
龟兹主使大喊了一声。
“龟兹对这个结果没有异议,我们龟兹的文化根源在大兴,大兴为我们龟兹的宗主国,打不赢宗主国,不是应该的吗?”
龟兹主使的话,令在场不少西域国主使们,投来鄙夷的眼神。
但有了这样一个领头羊存在。
早就对大兴示好有所意动的各国主使,纷纷附和。
“我们也没有任何的异议,大兴的才子果然才华横溢,文章天成,大兴的武者勇猛无敌,是我们学习的目标。”
“如果大兴皇帝陛下同意的话,我国希望派才子前来学习,好聆听宗主国的教诲。”
越是鄙夷的人,膝盖越软。
恨不得现在就请大兴这个宗主国,派兵驻扎本国,保护本国不因战乱受到侵害。
就目前的形势来看。
战事一触即发。
是投靠大兴还是投靠北狄,只能二选一。
眼看着许多人表态,西域诸国们也毫不掩饰自己这段时日对大兴实力的重新认知的崇拜,跪倒了一片,以表决心。
站在场上的西域各国主使,到最后已寥寥无几。
笛卡那多双眼喷火一般看向开了一个“好头”的龟兹主使,心里已经做出了决定。
一旦开战。
先让楼兰把龟兹小国给灭掉!
“龟兹虽国小但懂大势,来人,请龟兹主使上座,另,派使者前往龟兹,递交两国交好的国书,一万兵马西出玉关,防备楼兰商人因偷运琉璃制造事端。”
楼兰还没开战。
先让大兴找了个现成的理由,派兵防备。
楼兰人当场傻眼,用求助的目光看向笛卡那多他们。
笛卡那多牙齿几乎咬碎,却没有半点应对之策。
周乾是大兴皇帝,拥有五十万可调动的军队,他只是一个主使,不在职的将军,他能给楼兰人保证什么呢?
只能保证。
等到北狄出兵的时候,会派出援军,在大兴兵马击败楼兰国,正值疲惫之际,坐收渔翁之利。
尽管比试的落幕。
西夷馆的封锁依旧没有解除。
尽管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来使之中,明显有控制细作的主使。
哪怕外围的控制,只能阻止他们消息传递的时候,多费几番周折,但至少给所有人传达了一个信号。
战争,越来越近了。
箭在弦上。
不得不发。
因屠村案激起的群愤,在冀北道乃至大兴各地,都引起了剧烈的反响。
但凡家里有闲置壮劳力的,又或者因天灾人祸而只剩下一条命,想要搏个出人头地,或是去军营吃顿饱饭的,全部踊跃参军。
谁都知道,文人兴盛的时代虽未过去,但武者立功的时机已经到来。
冀北道总驻兵处。
傍晚时分。
当尚善将十月十五这日新增的征兵名单送到宁峰面前时。
宁峰看着满满当当的五大口箱子的名单,深吸一口气,又缓缓吐出。
“陛下欲征五万新兵,如今在冀北道便超出了一万,自古燕赵多义士,我算是又一次见识到了。”
“将军,名额已满,还去晋山道吗?”
“先带这六万新兵前往北境,再请陛下派来的宋监军前往晋山道,以备陛下不时之需。”
局势已如此紧张。
北境哪一日战事兴起,都不是意外。
十月二十。
当冀北道的新兵,距离北境边防驻兵还有百余里时。
在一场接连两日的大雪掩映下。
北狄于夜间,发起了猛攻,连下三城。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60/1576684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60/1576684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