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风流三国:开局迎娶大乔 > 第485章 金银带来的改革

第485章 金银带来的改革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高武:人到中年,系统才来 网游:从一场邂逅开始 半岛小行星 过气偶像之咸鱼翻身 残疾大佬不孕不育?她一胎生四宝! 重生之项羽传奇 灵墟,剑棺,瞎剑客赵庆李观棋 诡异世界:从婴儿开始到长生圣武 梦沅长相思 偷偷等风来

在场徐庶、钟繇、蔡邕、郑玄等人都兴奋得像一个孩子。 平日成熟睿智全部都消失不见了。 当然了,面对如此巨量的金块换成另外一个人也会如此。 “从我们东海郡往乐浪郡而去,需要多长的时间?”徐庶连忙问道。 “如果是风险不大,那可以号召更多的徐州人士到那里进行淘金!”钟繇也是十分的心动。 朱然对于这情况还是很了解的。 “如果是顺风顺水的话,最快在两天就可以抵达东夷了。” “如果是运气稍微差一点,那就四五天左右。” 大家一听,心中就有了计较。 在汉代的环境,基础运输是十分羸弱的。 出一趟远门,十天半月是很常见的情况。 四五天时间并不算多。 不过还要考虑到船只运输,迷路、风暴、不可预知等危险。 “有了这么多的本钱,主公说,很多的计划就可以进行了。” 朱然一边说着,一边将两个厚厚的记事本递给了徐庶。 全体人的目光,聚集过来一看。 第一本写着:《关于高薪养廉的若干试行方案》。 第二本写着:《关于对治下区域股份制改革》。 在座的这位谋士文臣都是汉末三国的人杰,原本的智谋就十分的出众。 在跟随了糜竺这些年,接受到了更多后世的理念。 一看糜竺这写的标题,就知道是极其重要的事情了。 于是他们凑了过来,将这第一本记事本打开。 开篇第一句就使得所有人精神都集中了起来。 “凡是贪腐问题存在于历朝历代里面,我们徐州因为极其浓厚的商业环境,当然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诸位阁老都是本王得力的亲信,为官清廉,一心为民。” “但是你们的手下呢?你们的家人呢?还有那些打着你们旗号的那些亲戚朋友呢?” 糜竺这连续三问,一下就将大家都给问住了。 他们跟随糜竺,很大的原因是知道糜竺的志向乃是一统中原,横扫异域番邦。 在这样崇高的目标面前,他们个人没有多少小心思,都在尽心尽力地辅佐糜竺向目标前进。 但是,其他的手下可能就没有这么高的觉悟了。 “在征讨东夷获得大批金银之后,决定对原本的官员体系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改革。” “主要的方向乃是【高薪养廉】!” “一,以超高额薪酬作为官吏的报酬,让他们有足够的资产过上优厚的生活,降低贪污的动机。” “二,完善对于官吏的福利制度。” “三,建立对于官吏的监督制度,成立廉政公署,锦衣卫加强对于官吏的监督,如果有官员知法犯法,三倍惩罚!” “要让他们知道这高薪,可不是这么好拿的!” 后面是糜竺根据后世的一些经验,对于高薪养廉的想法与建议。 诸如分配房屋制度、公车供给、社会地位、报纸宣传等等。 糜竺还特别强调: “本王的钱也是从蛮夷手中辛辛苦苦获得的。” “官吏如同拿了高薪,还是在吃空饷、贪腐的。” “不管你是阁老的亲戚还是儿子,都要狠狠地惩治!别怪本王没有提醒了!” 看完这里之后, 这些文渊阁成员们都巴掌叫好。 徐庶一拍大腿:“这么好的法子,我怎么就没有想到呢!” 蔡邕乐了,摸着胡须笑呵呵: “我的女婿的还是有远见啊!” “随着地盘扩大,这贪腐的问题逐渐冒出了苗头平日大伙都仇白了头,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现在我女婿直接是提出了这妙招!” 郑玄笑着说道:“高薪养廉之举,利国利民!我是十分拥护的!” 而钟繇脸上却是露出了紧张的神色。 “不行!我得回去要告诫我家族中人才行。” “那些家伙以前在洛阳城中,就习惯依仗权贵而搞风搞雨。” “主公入主淮南之后,这些家伙也捞取了不少的好处,平日里面我骂过很多遍都不听……” 他一边说着,一边迈开腿就往外面走。. 想要前去警告家族的那些人。 忽然,钟繇将脚步收了起来。 大家有些奇怪,这提点一下家族之人是很正常的事,为何钟繇停住了? 钟繇摊了摊手:“我们钟家除了钟会之外,其余人等都是碌碌无为的庸才。” “既然他们不听,那就狠狠地杀掉一批,让他们知道我们徐州之法不可欺!” “只有知道疼了,他们才会收敛。” “反正我们钟氏家族人多,死个百八十个也没有问题!” 众人听到钟繇所说的话,先是一愣,然后露出了佩服的神色。 钟繇的“短尾求生”的胆魄不是一般人所拥有的! 这样去除毒瘤之后,可以使得钟氏家族长盛不衰了! 是个好法子! “不说这个了,我们赶忙来看看另外一个方案。” 徐庶将第二本册子打开。 “嘶!!”顿时所有人都倒抽了一口冷气。 随着这两大船的金银抵达兰陵。 很多的百姓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不一样的味道。 今日加紧印刷了一份报纸,正面标题: 《清正廉明正风气》 翻过第二页: 《锦衣卫联合新成立的廉政公署,展开对贪污渎职进行查处》 第三页:《今日查处严重贪腐官吏十七人,明日午时抄斩;号召全州中学、太学前往观看,并书写观后感》 报纸上面的内容都是用通俗大白话说的,百姓们一看就能够了解其中的意义。 在得知“整风”开始,茶馆酒楼的百姓们都开始议论了起来。 “我们的王爷辛辛苦苦打天下,这些贪官污吏尽是捣乱!杀得好啊!” “你们不知道吗?这里被斩头的十七个人里面,据说有十二个是钟阁老的亲戚!有三个还是侄子呢?” 此言一出,那茶楼内为之一静。 “真的吗?”大家都将目光看向这位蓝衣的文士。 “那还有假!我前两日就看到那钟陵、钟商等人在集市中就被锦衣卫摁倒在地上了,这可是阁老的亲侄子呢!一样问斩了!” “你们要是不信的话,明天去查看就知道了。” 食市内的百姓很多人都持有怀疑态度。 毕竟这官官相护乃是传统,即便是王爷贤明,但是那些官员就不一定了。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78/166732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78/166732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