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0章 柳山亭,老师陈操之,天赋出众,水潭边的人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魂穿后,在顾爷心尖肆意点火 落宅的双身少女 这个封神不正常 叶凝薄寒年 现代咸鱼生存指南 三胎十宝,墨少很惧内 光暗主宰 家兄朱由校 都市神医:与女总裁同居的日子 读我心声后,麻麻把渣爸送进疯人院
那人笑着,“是要吃饭。要个包厢吧。”
“好嘞,包厢在二楼,客官随小的来。”
说着,方凡就引着那人上了二楼,进入了一间空着的包厢。
进入包厢,安顿那人坐下,方凡就开始推荐菜品。
给那人推荐了二十多个菜品,那人要了五菜一汤,两份米饭。
方凡就下去厨房报菜名,完了,拎了一壶灵茶,上楼,给那人上了免费的灵茶,退出包厢,站在包厢外面,打开心灵感应,倾听这个人的心声。
这个人叫做柳山亭,是一位书画大家。
柳山亭出身贫苦,是农家子。
家里也就是十亩地,要供奉一家子的嚼用。
柳山亭父亲,伯父,叔父也都挺能生。
大伯父生了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二伯父生了三个儿子。
柳山亭的父亲生了一个儿子,三个女儿,柳山亭这个儿子是最小的。
四叔父生了一个儿子,一个女儿。
五叔父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
柳山亭的父亲在外面跑商,是兄弟五个里面最富裕的。
柳山亭四岁了,就被父亲送去村子里的私塾读书。
那个时候,柳山亭还不叫作柳山亭,叫做柳虎头。
柳山亭这个名字,是柳山亭进入了私塾,柳山亭的父亲给了一百个铜板,私塾的先生给起的名字。
柳山亭天资聪颖,过目不忘,在读书方面特别有天赋。
是的,柳山亭是有灵根的,然而,这个时候,谁都不知道他有灵根。
有灵根的人,身体素质
比寻常人要强的,脑子也比寻常人好使,这个是一定的。
更不用说柳山亭的容貌,眉眼精致,容貌俊秀,皮肤白皙,根本不像是农家子。
柳山亭的父亲,每年给家里二十两银子,换取柳山亭读书,不用做农活的权利。
在柳山亭四岁读书前,柳山亭的父亲,每年给家里是十两银子。
家里的孩子,到了四五岁,不管是女孩子,还是男孩子,都要开始做事。
女孩子做家务,喂养牲畜,男孩子下地干活。
不仅仅是柳家这样,村子里的大部分人家也都是这样。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不是白说的。
而柳山亭的父亲,在柳山亭生下来就决定了,以后要送柳山亭读书。
柳山亭不干活,还能读书,自然是让人嫉恨的,甚至那些长辈,大伯,二伯,四叔,五叔,也都是不服气的。
毕竟,还没有分家,按道理来说,一家子的孩子要一碗水端平。
吃一样的饭,住一样的屋,凭什么柳山亭能读书,还不用下地干活?
商议之下,就让柳山亭的父亲,每年多给家里十两银子,算是补偿其他人的。
终究,柳山亭四岁还是去读书了。
私塾的老先生,叫做陈操之,是进士出身,也曾经做过官。
不过,性格耿直,不在官场上同流合污,得罪了不少人,官做不下去了,就回乡了。
刚好,柳山亭他们村子村长,为了方便自己孙儿读书,就在村子里建了私塾。
一般来
说,像这样村子里的私塾,请的先生,顶天就是秀才了。
然而,村长知道陈操之回乡了,就动了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陈操之来村子里私塾做先生。
陈操之也觉得每日里无所事事,挺没有意思的,就来了村子里的私塾做先生。
陈操之是进士,当年位居二甲传胪,那个时候,陈操之才二十八岁,可谓是年轻有为,才华横溢。
陈操之见过的惊才艳艳的人,见过有天赋的人,见过那些世家大族精心培养的年轻人,不知道有多少。
他自己就是在读书方面特别有天赋的人。
然而,收下了柳山亭以后,陈操之才明白,什么是真正的天才。
柳山亭过目不忘,过耳不忘。
生字教一遍,就能记下,默写出来。
书,陈操之教过的,听一遍就能完全记下。
甚至,陈操之授课,柳山亭听完课,就能复述下来,不差半个字。
最主要的是,柳山亭能举一反三,尤其是算学,上了半年的课,在算学方面已经得陈操之真传有七八成。
经义,辩经,更是头脑灵活,别出心裁。
陈操之每看一次柳山亭,就觉得老天爷是眷顾他得,给他送来这么好的学生。
私塾不仅教授四书五经,还教授琴棋书画。
陈操之的琴棋书画也都不错。
尤其是书画,求的人不知道有多少,陈操之的一幅书画,至少价值三千两银子。
让陈操之震惊的是,柳山亭学习琴棋书画,和他读书一样
有天份。
尤其是书画,学习了三年,堪堪七岁,已经小成。
要知道,当年陈操之学习书画,八年到了小成境界,已经被世人赞誉天赋出众。
而陈操之是世家子,学习书画的各种条件不知道比柳山亭好多少。
总归,陈操之觉得,自己以后能不能扬名,就看柳山亭的了。
以后,柳山亭会大放异彩。
陈操之的教书养老生活,顿时不一样了。
陈操之时常给柳山亭开小灶,甚至,郑重其事,收了柳山亭为学生。
八岁,柳山亭就获得了秀才的功名,还是小三元。
不负陈操之所期。
不管是陈操之,还是柳山亭的父母,家人,甚至柳山亭自己,都以为,柳山亭会沿着科举的道路,一步步走下去,取得大三元的名头,考取状元,最后走入官场。
然而,柳山亭还是被命运安排走上了他最应该走的修仙之路。
柳山亭有着在后山读书的习惯。
每日早起,柳山亭吃完早饭,就会拿着书,进入后山,在半山腰一个水潭旁边,读书。
那一日,和往日并没有什么不同。
柳山亭吃了早饭,拿着书本出门,去了后山。
到了水潭旁边,柳山亭就皱起了眉头。
水潭旁边的地上趴着一个人。
这个人平淡无奇,没有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
柳山亭也扶过这个人,看了看这个人的面色,面色蜡黄,气息紊乱,然而身上没有什么伤口。
柳山亭就给这个人把脉,把脉的时候,
柳山亭吓坏了。
这个人根本已经没有脉搏了,然而,还有气息,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柳山亭是学习过医术的,儒医,说的就是他们这样的人,儒,医,不分家。
四书五经读的好的人,医术一般都不错。
所以,柳山亭确信自己不会把错脉,也更不会把死人看作有气息的人。
所以,这个人,到底是怎么回事?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897/27076998.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897/27076998.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