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7.第314章 朝鲜太上皇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逃荒路上,我娇养了首辅公子 异界崛起之我有帝国系统 这个天师不正经 韩星萧清寒 黑与红:捡到的亲弟能识人心 神话复苏:只有我选择华夏神话 离婚后她惊艳了世界 黑莲花被迫万人迷[快穿] 唐羽 被迫登基后我爆红星际

嗯,俗话说得好,工作的时候,当然要称职务了! 永瑆听到了底下人的回报,脸色微微沉着,面露不解。 他有些想不通,就当前之局势来看,成都战局白莲教贼兵已然占据了上风,压制住了大清兵马。 既然如此,那他们又何必在这时候撤兵呢? 这不是给了大清这边一个喘息之机吗? 白莲教贼兵的操作令永瑆相当的费解。 思索着这些,永瑆脸上的表情一阵阴晴不定。 “总督大人,我等接下来该如何做?” 一旁,四川提督李祥禄开口询问道,在问话的时候,李祥禄一副跃跃欲试的表情。 永瑆思索一阵,开口说道。 “白莲教贼兵在占据上风的时候,却是忽然选择了撤兵,如果本督没有猜错的话,应当是我大清的援兵要到了。” “既然白莲教要撤,那我大清自然不能让其如意。” “传令下去,立即派遣我军骑兵出城,袭扰正在北撤的白莲教贼兵,拖延其北撤的步伐。” “以求拖延至我军援兵抵达,里应外合围歼白莲教贼军!” 永瑆信誓旦旦的说道。 他没能想到进入川蜀的会是明军的兵马,还以为是清军的援兵到了,是故有此决议。 一旁的清军骑兵都统,扎西德勒打千儿领命道。 “末将遵命!” 语罢,他便告退离去,准备带领麾下骑兵,出城去阻击白莲教义军北撤。 …… 伴随着一阵令人牙酸的门轴磨擦声,成都城门大开。 清军骑兵部队鱼贯出城,向着正在北撤的白莲教义军追去,企图拖延白莲教义军北撤的步伐。 马蹄声阵阵,天地间仿佛只剩下了战马奔驰的声音。 一阵阵烟尘席卷! 清军骑兵打着呼哨,纵马急奔。 不少人都是一边纵马飞奔,一边从马鞍旁取出了箭矢和骑弓,准备要弯弓搭箭,用骑射袭扰正在北撤的白莲教义军。 崩!崩崩! 弓弦撒放,伴随着一阵弹般的弓弦颤响声,一发发箭矢被抛射上天,划过一条优美的弧线,箭雨向着白莲教义军的阵列射去。 噗呲!噗呲! 旋即,利箭贯穿皮肉的声音不断的响起,不少人在中箭的同时倒伏在了地上。 鲜血顺着伤口涌出,染红了大地。 一名白莲教义军士卒被箭矢贯穿了喉咙,他躺在地上,捂着喉咙发出一声声惨叫。 更有甚者,被从天而降的箭雨给扎成了刺猬,当即便没了呼吸。 瞬间,原本正在有序北撤的白莲教义军中开始发生了骚乱。 宋之清接到了汇报,回头看着那只出城袭扰他们的清军骑兵,恨得牙痒痒。 “他妈的,这群鞑子果然给脸不要脸!” “我圣教兵马已然北撤,准备放他们一马了,可他们却还不肯罢休,自己主动追上来找死。” “当真是给脸不要脸!” 咬咬牙,宋之清下令道。 “传令下去,让我军骑兵出击,阻击鞑子骑兵追击……” 宋之清有些被气到了,本来他是打算让大军原地扎营,干脆不走了,配合即将到来的明军一起进攻成都的。 但很快他便意识到了不妥,现在他还没有死心,不准备现在就投靠大明呢。 他要是带兵留在成都城下,等大明主力抵达后,万一准备要吞并他,那他岂不是连跑都跑不掉了。 是故,宋之清便打消了这个不切实际的想法,准备继续撤兵。 至于说鞑子嚣张? 呵呵,让他们嚣张个一时半会儿的也没什么。 用不了多久,明军的主力就要抵达成都了,到时候,他倒是想要看看,成都城内的鞑子还笑不笑的出来…… …… 白莲教的骑兵出击了,他们再次纵马冲向了清军的骑兵。 靠着敢打敢拼,生生的用以命换命的打法,拖住了清军骑兵。 而白莲教义军的主力,也是抓住了这个时机,不断的向北撤去。 多少有些狼狈! 永瑆站在成都城头,看着白莲教义军的狼狈,脸上不由自主的浮现出了一抹笑容。 心中满是报复成功的畅快。 此前自己被白莲教义军压着打的憋屈,尽数化去。 只是,就在这时候,成都城头的马道上,再次奔来了一名哨骑。 这名哨骑风尘仆仆的,脸上身上衣甲上沾满了灰尘和血迹,看起来异常的狼狈…… 哨骑一路狂奔至永瑆面前,翻身下马道。 “启禀总督大人,重庆方面急报!” “明军大军主力自湖广西出,溯流而上杀入四川境内,重庆已然沦陷,明贼主力正在向着成都杀来……” 永瑆闻言,脸上的表情明显一滞。 旋即他便反应过来,怪不得白莲教贼军在明明占据优势的情况下,竟然要撤兵呢。 原来不是因为大清的援兵到了,而是因为明贼要来了! 这特么的…… 在意识到这一点之后,永瑆脸上的表情干脆怔住了,旋即便是一脸的惊慌。 如果让他带兵对抗白莲教贼军,那永瑆多少还有些把握。 在他看来,白莲教贼军的成色也就那样,只要自己这边大军调度得当,不敢说彻底消灭白莲教。 但同其对峙稳住战线肯定是不成问题的。 但如果对上的是明贼的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 自从明贼起兵以来,大清对上明贼,基本上就没赢过几次。 清军在对上明军之后,即使明军什么都不做,他们下意识的便也会怯上三分。 永瑆自然也是如此,他对于明军,心中的恐惧不言而喻。 深吸一口气,永瑆脸色凝重的开口叹息道。 “明贼入川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面对来势汹汹的明军,永瑆实在是想不到自己该如何应对。 就在这时候,他身边的四川提督李祥禄开口说道。 “总督大人,成都城防坚固,易守难攻,且粮草充足,我军凭城固守的话,成都应该可以坚持不短的时间。” “若是我军援兵能尽快抵达,里应外合之外,说不定战局还能有所转机。” “现在我军所应该做的当务之急就是,让正在同白莲教贼兵纠缠的骑兵尽快回城……” 不同于永瑆,一着急便失了分寸,李祥禄这员老将还是能稳住,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方案的。 永瑆闻言,这才算是稍稍镇定了下来。 依言吩咐道。 “快,立刻派人去将我军的骑兵唤回城来。” “再派人去催促我军援兵加快速度,尽快抵达成都。” “再去将成都城内的民夫们都给动员起来,给本督加固城防……” 永瑆急切之间,连续下达了三条军令。 语罢,他又对自己身边的一名亲兵说道。 “你立刻携带本督的亲笔信去关中一趟,向老十五求援,求他发兵入川,增援成都战事。” “告诉老十五,你我兄弟同心,定然可以将明贼给歼灭在川蜀。” “以立下不世之功勋!” 永瑆知道,光凭云贵川三省之地的兵力,他想要守住成都,压根是一件痴心妄想的事情。 是故,他选择派人去向西北总督老十五永琰求援,希望永琰可以发兵入川,协助他守住成都城。 现在永琰手头的兵力,可是他们这几个被派出来外镇一方的皇子中,所能掌握的兵力最多的。 在永瑆看来,若是老十五永琰肯出兵相助,成都城环视有守住的希望的。 亲兵戈什哈闻言,打千儿而去,准备要去关中求援。 永瑆站在成都城头,眺望东方,眼神幽幽,其中满是凝重之色。 …… 朝鲜,济州岛! 明军的朝鲜舰队在抵达朝鲜之后,第一战便是攻取了济州岛。 当然了,说是攻取其实不准确。 因为,济州岛上压根没有清军的驻军,只有一群投降满清的朝鲜兵在驻守。 唯一能和大清扯上点关系的,也就只有那一面清字大旗,以及那一颗颗留着金钱鼠尾发饰的秃瓢了。 清廷在占据朝鲜之后,虽然没有在朝鲜强行推行面向全民的剃发令。 但那些投降了满清的朝鲜兵,却是逃不过的。 在和珅的主持下,现在满清所任命的朝鲜官员,以及军队,几乎都变成了金钱鼠尾。 正所谓是官剃民不剃。 嗯,当初满清刚入关,立足未稳的时候,也是这么忽悠汉人士绅的…… 然后嘛,就懂得都懂了! 然后,在明军舰队抵达济州岛之后,济州岛上的朝鲜驻军几乎没有丝毫的抵抗,便选择了剪辫归降。 明军顺利控制了济州岛! 而明军在控制济州岛之后,便开始指挥战俘在济州岛上营建水寨,修建码头。 准备要将济州岛当做是大明在朝鲜的前进基地进行经营! 朝鲜制置使王愍浩在舰队抵达济州岛之后,便开始书写书信,准备同自己以前的故友同僚联络一下。 共商反清事宜! 而明军各部也是没有歇着,在修整的同时准备着战斗。 下一步,他们将会在汉江入海口处的仁川展开登陆,并尝试着收复汉城,重振朝鲜反清之士气。 …… 汉城,朝鲜巡抚衙门! 和珅翘着二郎腿,双手拢在皮袍子内,坐在一张摇椅上,于一处角亭中欣赏着雪景。 他手边的一张小几上,摆放着烤的金黄,然后撒上孜然辣椒调味的炙鹿肉,还在冒着热气。 红泥小炉上,一壶黄酒咕嘟咕嘟的温着。 而在他的身边,几名穿着单薄的侍女于寒风中瑟瑟发抖,但却也只敢十分恭敬的站立着,不敢有别的动作。 这些侍女中,有好几个人都是只有一只耳朵。 另一只耳朵因为犯错,已经被割了去。 和珅自从在那次遇刺,并丢掉一只耳朵之后,整个人便变得偏激了起来。 一但下人犯错,动辄便喜欢割掉人的耳朵以做惩罚。 在京城时候,和珅上面还有不少的大人物,是故,他行事还多少有些收敛。 但在朝鲜,和珅作为大清朝廷所任命的朝鲜巡抚,在朝鲜总督福康安被调走之后,他就已经是最大的了。 是故,和珅便忍不住将本性暴露了出来。 在此之后,在他身边伺候的侍女小厮真可谓是遭了老罪了。 稍有错处便会被割耳挖舌! 而这些侍女小厮对此也是没有丝毫的办法,虽然他们有不少人都是世道门阀出身,但是,哪怕他们的身份再怎么高贵。 在和珅这个朝鲜的太上皇面前,也只能是恭恭敬敬的伺候着。 面对责罚肉刑更是只能默默承受。 生怕自己不小心得罪了和珅,和珅一怒之下会牵连他们的家人。 雪飘飘扬扬的下着,鹅毛大雪哗哗的下,院落内的景物前后被积雪覆盖,白茫茫的一片。 和珅展开嘴巴,一旁的侍女拿起一块烤的金黄的炙鹿肉送到了他的嘴边。 和珅张嘴吞下,鹿肉的滑嫩与椒香在他的口中炸开。 鹅毛大雪中,和珅一口烤肉,一口温酒,眼睛微闭,享受着难得的闲暇。 只是,就在这时候,伴随着一阵杂乱的脚步声,只见和珅身边的一名侍从打着伞,从石子路上快步走来。 这名侍从来到了和珅面前,面露焦急之色,开口说道。 “大人,出事了!” 和珅闻言,眼睛都没有睁开,语气平静的说道。 “又有什么地方出事了?可是有人叛乱?” “镇定些,慌什么,汉城尚且有朝廷大军驻扎,天塌不了。” 虽然福康安在被调离朝鲜的时候,带走了朝鲜所驻扎的八旗新军大部,但却并没有见所有的八旗新军全部带走。 现在的朝鲜仍然有数千八旗新军,以及数量更多的绿营兵驻扎。 再加上那些投诚了大清的朝鲜兵,在和珅看来,现在的朝鲜局势还是很稳定的。 那名侍从闻言,脸色却是微变,旋即开口说道。 “回大人的话,并非是有人叛乱。” “而是……而是明贼出兵朝鲜了!” 和珅闻言,原本微微眯着的眼睛瞬间瞪大,脸上原本的轻松闲适也是消失不见。 他嘴里嗪着的美酒噗的一声全部喷了出来。 脸色瞬间开始惊慌了起来。 和珅可以不将朝鲜人的叛乱放在眼里,但却没办法将明军的来犯不当回事。 虽然和珅还没有和明军正面交手过。 但大清那么多的督抚大员,钦差重臣,那么多精锐主力,骁勇铁骑,接连败在明贼手上,这就已经很能说明问题了!(本章完)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949/2088596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949/2088596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