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末之崛起九连城 > 第242章 夺取开原城

第242章 夺取开原城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大明武帝崇祯 影视:从一代宗师开始 重生后的我,被白月光缠上了 神秘世界:开局睡觉就会死 沐蓝星球3:星空学院 天命反派慕容复 嘿,魔道又如何? 重生:崛起从找女神她爹借钱开始 双修邪神 逐鹿南北朝

开原城大明辽东辽海卫,三万卫,安乐州的卫所衙门。 开原城治下有九个镇堡,几百个墩台,还包括三个边关,镇北关,广顺关和新安关。 要说大明的兵部不懂兵事,也不是完全不懂,在地图上排兵布阵还是整整有条的。 开原城处在女真和鞑靼的夹缝之中,与附近的关墙寨堡,构成了一个完美的防御体系。 但要说大明的兵部懂兵事,又高看了他们,因为兵事,少不了兵将的使用。 兵将都是有学有肉的人,不是简简单单的一个数字。 无论是大明的兵部和辽东的经略,巡抚都只会部署军队,至于如何让军队提高战斗力,他们只有一个方法,就是给足饷银。 在他们的眼中,只要给足饷银,随便什么人,求战欲望就会杠杠的。 其实他们也没错,对于那些常年吃不饱饭的卫所士卒来说,为银子拼命,无话可说。 但让一个骨瘦如柴的人去拼命,怎么拼得过常年吃肉,身体彪悍的女真人和鞑靼,更别说常年训练不休的兴义军了。 而且发的饷银能不能到每一个大明士卒手中,也是很难保证的,这帮高高在上的官员,其实很容易被蒙蔽。 现在在开原城的,有三千大明卫所士卒防守。 如果他们每时每刻都守着边墙,在不靠谱的土城墙的帮助下,防住女真和鞑靼的进攻,问题不大。 但大明的卫所士卒,不过是卫所长官的奴隶,要为长官们提供免费劳动,哪里能专心守着边墙。 兴义军打过来的时候,大明的卫所士卒正驻扎在外,给卫所长官放马牧羊呢! 李肖虎领兵而来,这些明军立即做鸟兽散,开原城中,稍有薄产的,闻讯更是纷纷外逃。 李肖虎可不会让这些人逃走,这些人无论好坏,都是兴义军需要的。 开原之南,来了一千人马,打着“李”字旗号,正是闻讯来救援的李如桢部, 没多久,又来了一个打着“李”字旗号的一千兵马,是闻讯来救援的李光荣部。 两人看到兴义军势大,根本就不敢向前,相互看了一眼,都退走了。 李肖虎也观察到了这两路兵马,他并没有让人追击。 开原城被攻破的消息传来,杨延武跟着进了镇北关。 镇北关内,一队衣着破烂,身体瘦弱不堪,走路颠颠撞撞的普通明人,在兴义军的押送下,排成一队长列,朝关外而去。 杨延武找到了押送他们的大队长。 “这些都是流民吗?” 大队长用手轻拍胸口,回答道:“总督大人,这些不是的,这些都是当地大户的佃农!” “佃农,这和大明的流民也好不到哪里去啊!”杨延武很惊讶。 他购买了大量的大明流民,觉得大明的流民非常的凄惨,但没有想到,大户人家的佃农,和流民比起来,也没有什么两样! 杨延武自然不了解,在大明,几乎所有的土地都在士绅富豪,皇亲国戚手中,大明的大部分人,都是佃农。 这些佃农,也只是比流民稍好一点,能够维持得下去而已。 稍微碰到一点灾难,就会破产成为流民。 在开原城辽海卫署衙中,杨延武见到了李肖虎。 “肖虎哥,收获怎么样!” “收获很大啊,城中五个大户,城内有三万多人,各处镇堡,估计有五万多人! 延武,我们真要将这些大户的财产没收吗,这可能会引起激烈反抗!” 李肖虎看着杨延武,脸上有担忧之色,不过他的脸黑,杨延武没看出来。 “八万人口?开原怎么会有八万人口,那怎么只有三千士卒?” 杨延武并没有纠结会不会有人激烈反抗,他只是惊讶于开原城的人数。 李肖虎点点头,肯定地说道:“确实有八万人口,这些大户人家倒是有不少家丁,没有算在士卒里面。” “延武,我们真的将这些富户的家产没收吗?这和我们提倡的保护私有财产的理念不符合吧!” 李肖虎再三问道,他怕激起激烈反抗,到时候攻城略地,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当然要没收,他们只是我们兴义军的俘虏,不是我们治下的公民。 而且他们的这些财产,大多数都是不义之财!” 杨延武说得很果断,虽然对一些善良的人来说,这样做确实不公平。 但是,杨延武却不想开这种头,因为一旦放开,对兴义军现在的领地,将会是一种剧烈的冲突。 这些人太有钱了,如果就这么让他们加入兴义军领地,他们很快就会利用钱财,在兴义军中占据高位。 那时候,兴义军就不再是杨延武想要的兴义军了,而杨延武好不容易打造的社会,将会变成和大明一样。 那杨延武灭掉大明,就没有任何意义。 当然,杨延武也会命人进行甄别,如果真是善良之人,杨延武会将他迁徙到稍好一点的地方。 对于善良之人,只要勤奋肯干,在兴义军领地内,想要安心的生活下去,甚至想要活得更好,问题都不大。 但如果是为恶之人,那就不要怪杨延武不客气了,那西伯利亚的苦寒之地,就会是他们的归宿。 大明已经腐败的足够彻底了,不推倒了重来,谁也治理不好。 “肖虎哥,我去这些大户人家看看!” “嗯,我陪你一起去!” 李肖虎当然不是担心杨延武的安全,杨延武本身就有亲卫保护,他只是想看看杨延武去这些大户人家干什么! 开原城中,一间大户人家里。 三百多口人都被押了出来。 其中一位老者,已经年过花甲,但因为保养的很好,身体非常健朗。 “你们干什么,我要见你们的头领,你们这样做是不对的!” 兴义军的士卒根本就不理他,见到杨延武到来,向杨延武敬礼。 “总督大人!” 杨延武点头示意。 年过花甲的老者看到了这一切,他冲了过来,喊道:“这位大人,你们这么做是不对的,我家一向是良善之辈,你问问这些街坊邻居,问问他们!” 旁边的一些街坊邻居也纷纷点头,表示老者确实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是个好人。 “哈哈,老人家,你说你是个良善之辈,你家仓库存粮有多少石啊?” 杨延武见这些街坊邻居都表示赞同,他倒要看看这人,是真善,还是伪善。 这时,这家人中一个中年人站了出来,说道:“回大人,我们的确是良善之家,我们仓库中存有粮食十万石左右! 这都是我们辛辛苦苦积存下来的!如果大人需要,我愿意捐献一半作为军需!” 三十万石粮食,差不多千吨,足够几万人吃上一年。 这家人一家连佣人加起来,只有三百多人,就算现在没有收入,都能吃个半辈子了。 “哈哈,那你家中库存多少银子啊?”杨延武笑道。 “这,回这位大人,我家的银子也不多,也仅仅几十万两银子。” 中年犹豫了一番,还是说了出来。 杨延武摇了摇头说道:“听听,仅仅几十万两银子,这也太少了点吧!” “是的,大人,我们家只是寒门,家道中落,才会流落到这边荒之地!比大明真正的富豪,差得非常多!” “你这句倒是实话,确实比大明真正的富豪还差很多。” 杨延武转过头,对押送的大队长说道:“将他们带走吧,送到后方好好调查一番,他们有没有干什么恶事,怎么积累起如此多的财富的!” 老者和中年都脸色一半,他们积累的财富,有很多手段可不太光彩,在这边关之地,想要敛财,一个是圈地,另外就是走私。 杨延武并没有怜悯他们的意思,他们的命运,比一般人可要好得多。 大明大多数士绅,儒生,都将被他送到黑龙江北岸,去西伯利亚高原上垦荒,用他们的圣人之学,征服哪里险恶的环境。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962/14889356.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962/14889356.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