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铺设铁轨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穿越成舔狗炮灰! 网游之虚影王座 武术风尘 给你玉女心经,没让你用双修证道 我把亲姐锻炼成拳法八级 我,绑定万界超市,暴富了,懂? 回到古代当太傅 斗罗:尘心之子,一剑斩神! 男生宿舍,女生止步! 生而为王

大明八闽之地到长江入海口,这一带分布着众多的大明水兵卫所。 都是当年为了防范倭寇设置的。 这几年,海上倭寇绝迹,连海盗都没有了,这些卫所士卒,难得过了几年舒心日子,他们没想到,如今来了更为强大的兴义军。 倭寇当初的海船,还没有大明水师的海船厉害。 但现在,兴义军可是拥有着几层楼高的海船,而且炮火非常犀利。 福州府,新任巡抚南居益得到旨意,让其组建水军。 南居益开始积极招募水兵! 福州府的富豪士绅们,出钱出人,纷纷支持巡抚南居易,并且推荐素有勇名的王梦熊来担任水军总兵。 王梦熊力大无比,作战勇猛,曾经参加过播州之役,也剿灭过海寇,确实是一员猛将。 …… 北港前,东海水师的一支分舰队驻防在此地。 刚从新兵训练营出来的郑芝龙,因为成绩优异,成为了东海水师大帆船上的一名船长。 而郑芝龙的弟弟,郑芝虎也同样成为了东海水师的另一艘帆船的船长。 虽然杨延武的到来,改变了这个时代的轨迹,但有些人,注定是要在时代洪流中搏风击浪的。 优秀的人,无论时代如何改变,他们都会在时代潮流中留下绚烂的身影,只是因为时代潮流的改变,他们的命运因此也改变了。 登莱巡抚袁可立的命运,也已经完全改变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本该得已善终,荣誉加身,封妻荫子。 但现在,因为失地陷师,大明的言官们,纷纷要将袁可立逮回京城问罪。 而兴义军直接威胁了大明士绅的利益,让言官们对袁可立恨得更是咬牙切齿。 不过,木匠皇帝不再任由这些文官摆布,并没有撤掉袁可立的职务,而是让他用心任事。 登莱前线,再次陷入了焦灼状态,明军不敢主动进攻,而兴义军则忙着迁徙民众。 …… 大明山海关,袁崇焕有点失落,他是真的觉得自己很知兵。 袁崇焕来山海关,就是为了干一番功绩而来的。 但没有想到,兴义军不从山海关来,而选择从海路进攻,而且还是进攻登莱地区。 兴义军从登莱进攻,山海关一线的防守,就显得有点鸡肋了。 整个山海关到居庸关的长城防线,几乎成了摆设。 袁崇焕也知道了袁可立兵败的消息,叹道:“哎,袁巡抚大意了,如果是我,一定不会让平头贼如此放肆!” 山海关外,蓟辽总督孙承宗本来是要构造锦州防线的,现在变得举棋不定。 这个防线到底又有什么意义呢? 不过,他们如果知道兴义军在辽东的布局,就会知道,这道防线还是有用的。 广宁城外,杨渠之看着铺设而来的铁轨,心情舒畅。 这东西好用啊! 在陆地上运送物资量大,速度看上去很慢,但不用休息。 而且蒸汽机车的运行速度,比帆船的速度要快! 唯一的限制,就是要铺设铁轨,如果是山地,就会变得非常艰难。 但辽河套平原,显然容易铺设铁轨。 …… 莱州府,三山岛外,几艘大帆船,运送了大量的铁轨过来,将要在山东半岛铺设铁轨。 杨延武做事情,喜欢提前准备。 虽然登莱之地刚刚打了下来,但铺设铁轨的工作,必须马上就开展。 大明地域辽阔,如果没有铁路帮助,杨延武想要攻下大明,不花半辈子功夫,估计是难以做到的。 驼背工匠特意赶了过来,其实根本不需要他前来。 只是驼背工匠很久没有见总督杨延武,他就想找机会见见。 驼背工匠永远都会记得,是谁改变了他的一生,让他有了如今的地位。 原本的他,本该在一个简单的炼铁矿坑中,劳累至死,一辈子默默无闻。 现在的他,是兴义军科研署中的五巨头之一,而且是排名第一的巨头! 钢铁对兴义军的发展太重要了,是杨延武最看重的产业。 杨延武见了驼背工匠,笑着说道:“老爷子,你怎么来了,这里兵荒马乱的!” 驼背工匠见了杨延武,激动地说道:“总督大人,我觉得一点都不乱,有兴义军在的地方,我非常心安!” 杨延武心中也很感动,有些人,天生就很淳朴,并不是因为学了什么学说变善良了。 “老爷子,我们如今的钢铁产量,能不能供应得上啊,这些家伙,可都是些消耗钢铁的大工程!” “总督大人,你不用担心,完全供应得上。 朝鲜半岛的铁矿,我们都在开采。 特别是咸镜道的茂山铁矿,那真是个好铁矿啊,质量非常高。 总督大人真是神了,这么偏僻的地点,你都知道! ……” 说到驼背工匠的专业相关的事情,这老头就滔滔不绝。 朝鲜半岛所有的铁矿,都在开挖中,而澳洲岛的一些大铁矿,也已经走入了正轨。 北美的炼铁中心,虽然才起步,但因为技术熟练,工匠充足,也将很快大规模发展。 杨延武对于钢铁产业,从朝鲜半岛的铁炉堡开始,就从来没有松懈过。 前身作为一个科技工作者,当然明白钢铁对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无论是修建铁路,还是钢铁巨舰等等,都需要大量的钢铁。 杨延武安静地听驼背工匠说着兴义军领地内钢铁发展业的情况,一边看筑路工程队将铁轨从大帆船上搬运下来。 这几船铁轨,毫不夸张地说,可能就是大明一年的铁产量。 “老爷子,进屋谈吧,这海边风大!” 杨延武看了一会,领着驼背工匠进了旁边的指挥所。 杨延武开始泡茶。 驼背工匠看了看墙上的地图,有点忧伤地说道:“哎,大明啊!曾经的故乡啊!” 杨延武讶异地问道:“老爷子,你老家是大明哪里的?” “凤翔府的,当初我也是随着入朝抗倭的大明军队来到辽东,然后滞留在了朝鲜半岛!” 驼背工匠感叹,想起当初那些日子,记忆太过深刻,太苦了。 杨延武给驼背工匠端上一杯茶,说道:“放心吧,老爷子,你一定有机会回故乡看看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962/173534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962/173534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