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其他类型 > 明末之崛起九连城 > 第383章 母亲河的不满

第383章 母亲河的不满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影穿全明星 斗罗:乖孙快来爷爷我是封号斗罗 重生相守1977 重生后,全家读她心声杀疯了 星网竞技场 被逼替嫁,转身搬空京城潇洒逃荒 我的女神老婆太抠门 我在吞噬星空捡属性 重生归来:太上真仙 网游之天命织造师

高密城到蛟南县城沿线,在这里驻防的将近十万明军,被南北夹击的兴义军彻底地打崩溃了。 从北来的古阿多部一万人,与刘文华部一万人,总共才两万人,却打得十几万明军分崩离析,逃得满山遍野。 兴义军抓俘虏都抓不过来。 古阿多和刘文华各自都派出了好几路骑兵,对这些明军猛打猛杀,他们要将这些明军打得胆寒,打得见到兴义军就瑟瑟发抖。 此次出征的骑营,都带上了指南针,如果实在是迷了路,也不至于像李自成那样,跑到六百多公里的大明京师去了。 在大明京城外耀武扬威了一番的李自成,带队开始东撤。 京城中虽然没有兵马出来袭击他们,但李自成也拿这么雄伟的城池毫无办法。 李自成渐渐东去,京城中的人们顿时舒了一口气。 京城中的达官贵人们纷纷指责登莱巡抚袁可立,但袁可立据说已经尽节,他们喷也没有什么作用。 达官贵人们纷纷派遣管事,将家中财产迁移出去。 放眼整个大明,现在最安全又最舒服的地方,就是天府之国,川蜀之地了。 虽然云贵土司造反,占据了江州城近半年的时间,但明军已经获得大胜,夺回了江州城,正在乘胜追击,很快就能平乱成功。 大明宫中的木匠皇帝,自然也面临着选择。 区区一千平头贼骑兵,就敢在京城外耀武扬威,这样的事情,比也先围攻京城还要过分。 木匠皇帝虽然恼怒,却没有其他办法。 木匠皇帝对于自身的安全,看得比什么多重。 木匠皇帝找到了客氏,问道:“客妈妈,如今平头贼从海上攻击大明,大明各处水师纷纷战没,登莱失陷,有贼兵逼近京城。 这些臣子们却出不了退敌之策,朕该怎么办?” 木匠皇帝是客氏带大的,自然知道木匠皇帝担忧什么! 客氏回答道:“皇上,我们老家有句俗语,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大明如此广袤,都是皇上的,皇上何不去其他地方躲躲,等平头贼被消灭了,再回来就成了!” 客氏是一位见识普通的妇道人家,她心中可没有什么道义,她只知道,危险来临,就该躲起来。 “朕知道了!” 木匠皇帝觉得客氏的话非常暖心。 木匠皇帝下定了决心迁都。 第二天,兵科给事中霍维华上奏,为大明国本计,请求迁都。 这封折子,在大明京师掀起了轩然大波。 在大明朝廷中,大多数人,对于京城的安危看得非常的重,如今海防全失,京城随时都可能面临兵灾。 大明的士大夫,素来讲究的就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 如果兴义军愿意善待他们,他们一定会良禽择木而栖,转投山头,投靠兴义军。 但兴义军却不要他们这些自以为是的良禽,将他们投降的路堵死了。 打又打不过,投降也不能保全自家的财产,最好的方法,就是跑,就是迁都。 礼科给事中杨涟却提出了反对意见,坚决不同意迁都。 杨涟是为很头铁的人物,他想效仿曾经的于谦,赚泼天之功,而且他的老家在湖广地区,一下子也不用担心受到兵灾。 杨涟此举,根本就没有征求过其他东林党人的意见。 东林党人,在沿海地区有大量田地财富的士绅,早就行动起来了。 他们一方面积极捐钱捐物,资助大明军队,要与兴义军一战,另一方面,又将大量的金银粮食,往蜀中送去。 这些人,对于要不要迁都,保持了沉默。 放弃大明京城,这个污点太大了,和他们的名声不符。 东林党大部分人不发声,一些想要和东林党争取的大臣,却向皇帝靠拢,纷纷支持迁都。 杨涟毫接二连三的上梳,反对迁都。 并且还绕着弯儿说皇帝受到了奸人的蒙蔽, 面对杨涟如此行径,木匠皇帝又急又气,却又毫无办法。 木匠皇帝的祖宗打出的名声太响亮,不守住这北京城,他就是个不肖子孙。 …… 昌邑城中的杨延武也听到了大明京城的消息。 对于木匠皇帝想要迁都,他是非常乐意看到的。 大明昏暗腐朽,最烂的地方,就是大明的京城了。 南直隶和北顺天府,两个地方,都是最烂的地方。 南直隶的富豪士绅,受的优待最多,对大明朝的贡献却是最低。 大明京师,就更不用说了,集全国之力,供养一地。 这两地中的达官贵人,不知凡几,都是大明身上的吸血虫。 府衙中,杨延武正和古阿多,刘文华交代目前的军事布局。 “古大哥,文华,今年,我们的军事目标就达成了,明军如有来犯,就狠狠地打回去,但却不用再向外扩张了。 我们吃得太饱了,得消化一番!” “延武,为什么我们不直接出兵大明京城呢? 李自成就带领一千骑兵,都能在这大明京畿地区纵横,没什么损伤地退到了大沽口。 我们直接攻击京城,将大明皇帝擒获,打断大明的中枢,明军的组织将会更加混乱才对!” 古阿多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直接攻击京城?”杨延武以前还没有想过这事情,“我先想想!” 杨延武要思考一番。 直接攻击燕京城,肯定能令大明变得更加混乱,但是对于杨延武将富豪士绅驱离的计划,有没有帮助,就需要仔细思虑了。 大明京城,里面全部都是达官贵人和他们的亲信属下,将这么一群人抓获,送到哪里去都是个问题。 杨延武可没有这么多的人,去看管这些老爷。 但将木匠皇帝从燕京城中赶走,却是个不错的主意。 占领了燕京城以后,就可以通过陆路将辽东联系起来。 杨延武向来喜欢攻占一地,就将道路修建到哪里,将基础建设推进到哪里。 另外,这华北平原上,可是有一个老大难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华夏民族的母亲河,这些年,显然是对她养育的子孙,很不满意。 黄河经常泛滥成灾,很明显就是对这些常年修建黄河大堤,却从中克扣,制造豆腐渣工程的贪官污吏很不满意!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962/17497713.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962/17497713.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