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章 航行事故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迟来深情狗都嫌,我牛逼了,你哭啥 HP:开局我影响了斯内普的童年 医神殿之盖世神医 民间诡闻实录:堪舆宗师 火影之千手家的大姐大 妙手神医:从一顿毒打开始 红楼御猫 BTS我来自新疆 绝世仙芒 委身疯批督主后,我揣崽了

鸭绿江上,一排船只并列在江心,上面搭建起了高大的起落架,有些水性好的人,系着绳子往水中潜入。 这当然不是江水中有什么宝贝,而是有一艘由柴油机驱动的内河船只,在这里翻了,倾覆在了河中。 杨延武站在河岸边,观察着人们忙忙碌碌的作业。 驼背工匠站在杨延武身边,解释这起事故可能的原因。 “总督大人,这可能是船长操作失误了,速度太快,来不及拐弯。” 杨延武点了点头,问道:“船上的人,有多少人没有找到?” 驼背工匠语气黯然的道:“三个,船长也没有找到。” 杨延武望着江心,语气沉重地说道:“善后的事情,一定要安排到位!” 驼背工匠保证道:“总督大人放心,绝不会让这些人的家庭没有了依靠!” 江心之中,沉没的船只被缓缓吊了起来。 很快,一具尸体也从船中被抬了出来,那是那位年轻船长的尸体。 “啊!孩他爹!”一声哭嚎声响起,痛彻心扉。 杨延武也听到了哭嚎声,他走向前去,看到了一个中年妇女带着几个孩子,哭倒在地。 杨延武走到他们身边,蹲了下来,看了看被浸泡的惨白的尸体,安慰道:“大姐,节哀!” 中年妇女看了一眼杨延武,愣了一下。 “总督大人!” 中年妇女拉住杨延武的手臂,哭得更大声了。 有人要将中年妇女拉走,被杨延武制止了。 杨延武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但杨延武知道,他这时候不适合走开。 不一会儿,中年妇女停止了哭泣,松开了手,悲伤的心情稍微好了些。 她是流民出身,她知道有总督杨延武在,就不会让她们孤儿寡母受欺负。 周围很快有人将尸体抬走,将中年妇女一家子带走。 杨延武眼中有点湿润,他从来不是心硬如铁的人。 杨延武对身旁的驼背工匠说道:“老爷子,船舶的设计,一定要考虑安全方面的设计,以后的船舶一定会越来越大啊。 如果沉没,损失可就大了!” “总督大人放心,我们一直都有将你说的安全生产放在心上,这次是船长训练的不够,我们会让船长们加强训练的!” 驼背工匠保证道。 “嗯!” 杨延武其实知道,无论怎么讲安全,也只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想要完全杜绝事故的发生,那是不可能做到的,特别是在海上航行。 “老爷子,回科研署一趟,我有些图纸给你看看!” 杨延武坐上了马车,驼背工匠跟了上来,兴奋地问道:“总督大人,是不是和柴油机那样的图纸?” 杨延武摇了摇头,说道:“没有那种详尽,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 杨延武这次画的图纸,可以说,根本就不是什么图纸,而是一个大体的框架。 自行车,摩托车,拖拉机,汽车,挖掘机等等,就是杨延武这次画的。 但杨延武并不清楚这些机器的具体构造,只有一个大体的印象。 这不是图纸,只能说是一个设想。 科研署中,驼背工匠得到图纸后,一眼就看出了这些图纸的缺憾,但他并没有失望。 这些构想,已经让他眼中一亮! “总督大人,你构想的这些机器,如果真能实现的话,就太好了。 这个自行车,是用脚踩就能行走吗?” 杨延武点头说道:“我觉得应该可以,你们试试嘛!” 杨延武并没有保证,能不能制造出来,需要这些工匠们努力。 驼背工匠拿到了图纸,已经沉浸在思考之中了,不搭理杨延武。 杨延武笑了,驼背工匠这是科研病犯了。 杨延武也不打扰驼背工匠,带着人离开了科研署。 回九连城的时候,杨延武再一次看到了那艘沉船。 “突突突!” 船又重新开动,往鸭绿江口驶去。 这些由柴油机带动的内河船,将要穿过黄海,到达长江入海口附近。 杨延武将在冬季发起新一轮攻击,夺取大明江南膏腴之地。 而这些船只,在长江中游弋,就是想将江南的士绅,都吓走。 …… 南直隶,苏州城。 城内有一座董家绣庄,绣庄的刺绣非常精细,生意兴隆。 董家绣庄的后院中,董家家主焦急地在院中转来转去,他的夫人白氏马上就要生了。 “哇!”一声婴儿的啼哭响了起来。 接生婆很快出来道喜道:“恭喜董员外,喜添千金!” “赏!” 董家家主听到是千金,并没有不高兴,将早就准备的红包拿了出来。 董家家主和夫人白氏恩爱,这是他们的一个孩子。 “突突突!” 震耳的轰鸣声响起,董家家主原本高兴的心情,瞬间就沉了下去。 这声音太吵了,让董家家主心中变得烦躁。 董家管家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说道:“老爷,不好了,平头贼的地狱恶龙从七鸭蒲开进了阳城湖来了!” 阳城湖,就在苏州府城的外面,与府城的护城河直接相连。 董家家主怒声道:“守城的士卒没有反应吗?怎么会让平头贼闯进来,我们捐了那么多银子有什么用!” 管家脸色难看地说道:“老爷,我们的船只全被那地狱恶龙撞翻在了湖中,挡不住啊!老爷,要不,我们还是搬走吧,听说平头贼很快就要攻打府城了。” “搬,搬到哪里去,我们可没有人在朝中为官,搬到其他地方,会被地头蛇吃的骨头都不会剩!” 董家家主心情变得非常恶劣,在苏州府城中,稍微有点门路的人家都搬走了。 兴义军在长江上横行无忌,让江南之地的士绅们坐立难安。 不过兴义军倒不抢掠,董家的生意受的影响很少,很多刺绣,据说就是兴义军的商人买走的。 董家家主很矛盾,他不知道该不该全家搬离,还是等着兴义军攻占了苏州府城,归附兴义军。 士绅们将兴义军传得很可怕,兴义军也不遮掩,要对士绅们清算,根本就不按常理出牌。 门房突然匆匆来报道:“老爷,外面来了一个人,说是兴义军中的商人,要为老爷指一条明路!” 董家家主眼睛一亮,说道:“快请,快请!”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4962/18295802.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4962/18295802.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