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人选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直播逃荒种田,弹幕教我当大地主 月色着迷 海贼之我生而为王 沙雕春风吹满地,恶毒公主逆天命 大同村的故事 妖尾:我要召唤纳什男爵 我的身份愈发变态 鬼叫畈:归墟之蚀 兄弟你好香 剑阁闻铃

军中真是缺人啊…… 这些日子以来,军中死的人太多了,不管是将领们,还是兵卒们。 这几次大战,死了主将两位,将领数十余。 那些青夷人是想要彻底斩断大夏那些小将苗苗啊。快准狠,如此一番下来,现在军中的将领都是那些快上不了战场的老将。 反而是副将、主将极为缺少。 就算是从军中选拔,那主事的主将也需要是个老成、可靠、有威望的人。 事情兜兜转转又回到了原点。 从前,姜奕就是不知道要任免谁为主将,才暂且搁置了此事。 目前西北的大营是由孙将军和穆将军两位老将军暂时主持大局。 但这二位将军,一位今年已经四十九了,另一位已经马上就要年满六十五。 人到七十古来稀啊 让这两位老将军帮着他收拾着这烂摊子,姜奕自己都有些羞愧。 再加上老将军们年岁都太大了,军中始终需要一位年岁稍微年轻些的青年将领来主持大局,为老旧的军队注入新生的力量。 但这个人选不好找,极为珍稀。 在姜奕的眼中,除了曾经的李彦成,也就是他舅舅能够担当此等的大任。 可如今两个人都战死沙场,以身殉国。这让姜奕在叹息不已的同时,也对这个主将的人选百般的犹豫起来。 其中各项权衡下来,竟然是没有一个可以堪当顶梁柱的将军。 如今的这个情形,就算是他想要去选择一个合适的人选,似乎也无从挑选了。 现在正是紧要的时候,还偏偏缺少不了这个人选。 这就让姜奕不由得犯了难,心中也更加的忧虑和急躁起来。 毕竟总不能从天上掉下一个人来,特地来给他当将军吧? 等待了片刻之后,兵部尚书一面看着姜奕的神色,一面报出几个人名来。 但姜奕要么直接摇头,要么问了兵部尚书这人的生平之后,继续陷入了纠结之中。 姜奕为难是为难,但他也明白如今的的确确是需要有人镇守边关去。 他用指腹摩挲着衣袖的布料,眉头蹙起,面色沉了下来。 片刻后,他有问兵部尚书道:“爱卿以为……何人最适合担当此等重任?” 说着,他将目光投放到兵部尚书的身上,眼眸闪动。 “这……恕臣直言,如今唯有一位前往边关可稳定人心,保我大夏江山无虞。” 兵部尚书面色恭敬,垂眸顺目,如此说道。 这让姜奕来了兴致,眼神里闪过一丝的兴奋,不由得挺直了身体,目光灼灼的望向兵部尚书。 被姜奕注视着的兵部尚书紧绷着身体,眼眸低垂,双手握着拳死死的盯着那宫殿中的地板,似乎那上面的东西让他更加感到兴趣。 “此人出生皇室,文武双全,胸中自有谋略,也曾打得胜仗。” 兵部尚书说道这里时,姜奕在心中已然明白此人是谁了。 他目光幽深而锐利的望向继续开口的兵部尚书,帝王的气度让他容此人将这番夸耀的话说完。 此时在姜奕的心已经满是锐利的刺,那个人的名字在他这里就是禁忌。 “唯有此人坐镇边关,方才显现出我大夏皇室兄弟同心,如此才能威震宵小,保的边关安宁。” 兵部尚书这一句话说的是言辞恳切,十分动人。 他自认为是十分妥帖的,这也是他方方面面思虑周全之后,唯一一个出现在他脑子里的人影。再说了这位文王可是陛下的兄弟啊,人人都知道陛下最为仁善,对兄弟们也十分的亲和。 想必陛下一定对这个答案很满意吧。 说罢,兵部尚书还意犹未尽的微微抬头,望向坐在床边的姜奕的神色。 但是姜奕面色冰冷,眼神冷冷的望着兵部尚书,那眼神活像是要生吃了他一般。 兵部尚书蹭的一声就跪了下来,整个人匍匐在地,口中慌张的说道:“陛下息怒……” “息怒?朕何来的怒气?”姜奕冷哼了一声,此时的他表现出了不同于往常的强硬和冰冷。似乎唯有在这个时候,他才像是一位真正帝王。 皇帝一怒,伏尸百万。 不知道如今,谁会是那具尸体呢。 跪在地上的兵部尚书想,可能……大半的可能会是他的吧? 但姜奕的怒气并未因此而停滞。 他的话语冰冷而锐利,像是一把开了锋的利剑一般,露出那寒光凛冽,危机四伏。 “朕有一位好皇兄啊……” 姜奕气的轻笑起来,面色肃然,那眉头微微皱起,显现出他的厌恶与不耐烦。 似乎是想到了文王这些年来的做派,姜奕的言语更加锐利。 “朕才病着几日?看来已经有人迫不及待,那不臣之心昭然若揭。” “陛下……不是陛下……” 兵部尚书想要解释,但是口嘴笨拙,翻来覆去那几句都是让姜奕不再动怒。 但是姜奕如何能不生气,如何能不忌惮呢? 如今文王都敢向军权伸手,拿下一次,时不时就敢说‘圣上无道"他也来一次清君侧? 姜奕攥紧衣袖,面色愈加的冰冷了。 “说,文王还让您做了什么?他是不是也惦记上了朕坐下的这把龙椅,是不是也想要往崇光殿的高座上,坐上一坐?” 文王?文王! 可真是他的好哥哥。 何时都不忘记给他添堵。 如今远在封地都如此的上蹿下跳,姜奕的目光更加幽深了。 前些时日他召回诸王进京,相比文王已经在路上了。 呵~ 好啊,人还没到京都,就已经迫不及待想要跟他干上一架。 果然是他太过仁慈了吗? 正在姜奕心中想着要如何处置他这位好大哥的时候,兵部尚书也想到了陛下前些日子对文王的不喜。 顿时整个人都宛如掉进了冰窟窿里。 既然陛下不喜文王,那会如何看待他这个举荐文王的兵部尚书? 原本以为那不过是流言罢了,没想到竟然是真的。陛下果真是忌惮文王非常。 “陛下,此番举荐,全是本心为之,绝无半点的掺杂党争之嫌啊陛下……陛下,臣真的从无此心……” 兵部尚书快步膝行向前,在崇安还未来得及阻挡的时候拉扯住了姜奕的衣摆。 说话间更是哽咽,涕泪横流,完全不顾及朝廷命官的形象。 “你……你放开……” 姜奕想要将自己的衣摆从兵部尚书的手上挣脱开来,眉头更加紧紧的皱起。 “陛下,臣绝无此心啊陛下……臣一心一意只是为了大夏的军政,为了边疆,为了大夏的百姓啊……” 但是兵部尚书哭的更狠了。那泪水溅湿了姜奕的衣裳,在那明黄色的寝衣上沾上了更深的痕迹。 姜奕看着面色更难堪了,但是心底的不愉快和忌惮猜疑还是减少了三分。 “好了,哭哭啼啼像什么样子?赶快收起来,莫要像个泪人似得。” 姜奕看着兵部尚书那摸样,嘴角一抽。 美人若是哭泣,那是梨花带雨,让人怜惜。 但是兵部尚书可和美人这两个字沾不上半分的关系。 一个面上带须,头发都半百的猛汉如此拉着他的衣摆,哭哭啼啼,简直是辣到了他的眼睛。 兵部尚书听到陛下消了气,心里顿时放松了三分,那跌倒在冰窟窿里的小心脏也爬到了冰面上,得到了几分喘息的余地。 “是臣失礼了,还请陛下……勿怪……” 兵部尚书放下姜奕的衣摆,膝行着后退了几步,恭恭敬敬守礼的说到。 如今看来陛下已经相信了自己,至少性命是无虞的。这让兵部尚书心中一宽。 姜奕摆了摆手,面色难堪倒是好歹也不再打算和他继续计较下去。 “那为何是文王?” 姜奕对着兵部尚书语气冲冲的问道。 他倒是不明白了,怎么就人人都觉得文王好。 什么时候,文王比他还更得人心了? “这……” 兵部尚书也是有苦难言,吞吞吐吐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 倒不是他不想说,可是该说的他最开头不是都已经说完了吗? 但是那些对文王的夸奖,很可能就是陛下的雷区。 这让他如何敢再开口,再去摸摸老虎须子。 他不是不要命的疯子。 他不仅想要命,也更想要头上这顶乌纱帽不掉。 就在兵部尚书这般的吞吞吐吐之际,姜奕也明了了兵部尚书不愿演说的原因。 他叹了一口气,将这件事情沉入心底。 “那除了文王,便没有其他更合适的人选了?” 姜奕开口问道。 他是真的不愿意,也不想去用文王。 若是可以,甚至他都想下旨,让所有人都不再面前提起这个名字。 还跪着的兵部尚书苦兮兮的叹了一口气,他的目光带着几分暗淡,额头低下让姜奕有几分看不清神色。 “回禀陛下,臣……的确没有其他的人选了。” 刺客的兵部尚书简直是想要吃上一口后悔药,早知道今日就晚些进宫,换一套说辞了。 或许,直接告病也好。 这一日,简直就是在鬼门关上走上一遭。 他这年岁看着老,其实也不算老。他可还打算再活上个几年。 听到兵部尚书的回复,姜奕没有做声。 他也在心中盘算了一遍。 如今是的的确确没有合适的人选了。 在姜奕的心中,文王也并不合适。 呵,他不过就是帮朕打赢了造反的庆国公朱奇和英国公张犇,除此之前,他哪里还有什么功绩? 再说文韬武略,军事天赋更是半点都不及李彦成的指头。 唯一为文王加加筹码的,就是他的皇族身份。 一位皇室成员镇守边关,才最是能够稳定朝野内外的人心。 可从前镇守过边关的王爷们都是什么人?各个都是当朝皇帝的亲信心腹,不少都是一个娘肚子里生出来的。再不济也是自幼就交好的。 可文王是什么人?在姜奕还未登基的时候,他就是姜奕的死对头。时常跟着他一位太子比东比西,没有少给他下绊子。在朝臣们眼中,估计文王没有造反都令人奇怪吧? 毕竟就连父皇也亲口说过:“文王最为肖朕,而朕最亲七子。” 瞧瞧,父皇最喜欢的两个皇子,如今已经造反了一个。 呵呵……他就不信文王没有造反之心? 这让他如何敢将兵符递给一个心怀叵测,但又出身皇室的人? 他还没有想要退位,更不想被人逼宫,宛若是前朝皇帝那般凄凉。 人家逼宫的好歹是亲生儿子,而他这兄弟之间最为无情。 但如今江山社稷,岌岌可危。 北境打了一场大败仗之后,一直军心不稳。 如今南边正和南蛮死战,北边若是再抵挡不住,南北夹击之下,大夏如何抵挡的住? 姜奕深深的长长的叹了一口气,满是无奈。 自从他登上这九五至尊的宝座之后,就更加的无奈,长长叹气。 就连心态上,也带上了几分的迷茫和彷徨。 “真的没有其他办法?” 姜奕再次问道。 他的声音悠忽,带着几分他自己都未曾感觉到的迷茫和彷徨。 但回答他的,依旧是兵部尚书的那句话。 “微臣无能,并未相处其他的法子为陛下分忧,臣该死……” 兵部尚书以头抵地,言辞卑微而陈恳。 “罢了……” 姜奕摆了摆手,如今他已经懒得去想那些事情了。 如今摆在他面前的似乎只有两条路。 要么不用文王,用军中那些垂垂老矣的将领,或者是哪些新出茅庐的小将。 那结果似乎也很是显而易见,就连兵部尚书都不认为他们能抵挡住青夷人的突然袭击。无论是能力谋略或者威望,这些人都是不足的。 这样的话,北境只能死守了。就算死守,也不知道能不能挡下青夷人的铁蹄。 毕竟那可是草原上的无冕的霸主啊。 曾经纵横捭阖之下,无人敢触怒甚至挑衅于他,人人皆仰起息而苟存。 除却这个选择,另一个选择同样让姜奕绝望。 若是选择了文王,固然稳定的军心民心,但是姜奕就会迫不得已将军权找给这个他认为的隐患。 一旦文王手中掌握了北境的军队,那么,他会不会调转枪头?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059/1496128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059/1496128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