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入慕之宾 > 第九十七章 私通(上)

第九十七章 私通(上)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疯了吧,你怎么又在跟邪神谈恋爱 三好妖怪黄小丁 女儿大闹修仙界,我仙帝身份曝光 穿成小新家的女仆 被渣男劈腿后,我和总裁闪婚了 年代文反派大佬的早逝前妻重生了 重生不娶大肚子,养猪种地好日子 春生江上 异界之现代修真 我镇南王世子,你让我干点正事?

“你和阿珑怎么样了”景璘问道,“那日,据说他派人将你二人半路拦住,还让阿珑将你送了回来?” “正是。”我说。 “孽障!”景璘面色难看,又骂了一会,看向我,“那接下来,阿珑这边你如何打算?” ——琅琊王是个纯直之人,对于少年旧识,总是十足信任。 ——你若对他无意,便莫与他牵扯。 心里蓦地又想起了那些话。 傲慢。他以为他是谁,敢当着我的面给我下评断。我喜欢谁不喜欢谁,用得着他来说? “琅琊王乃纯直之人,他说当年他离京就国之前,曾向陛下发誓,定要回京辅佐社稷。”我说,“现在,他果真搬到了。依我看,陛下不必担心他会做出对陛下不利之事。” 景璘露出些欣慰之色,却道:“那还不够。他和太上皇仍有来往,朕要他切切实实站到朕这边来。阿黛,你放心,朕会把你嫁给阿珑。” 我怔了怔,有些无奈。 景璘通过拿捏后宫,将一票世家大臣笼络在了自己的身边。若景珑是个女的,他也会毫不犹豫地将景珑接近宫里来。 “太上皇不倒,我便无从脱罪。”我说,“我现在仍是个戴罪之身,是嫁不得琅琊王这样的人的。” “若是朕给你赐婚呢?”景璘冷笑,“朕别的事或许举步维艰,可给大臣赐婚乃不在话下。当上了琅琊王妃,你便不是罪人,朕要看看,谁敢跳出来反对。” 我看着景璘,心头一动。 这倒是一条路子。皇帝给大臣赐婚,并不普遍,不过要走到赐婚这一步的,大抵是有些隐情,要么在面子,要么在里子。而皇帝赐婚,那是皇帝保媒,无上之荣,面子里子都有了,一切都可名正言顺。 可我却觉得,自己并没有那样的高兴。 “怎么?”景璘也察觉了,道,“你莫非不愿意?” 上官黛。做你该做的。 我微笑:“怎么会不愿意?多谢陛下。” 景璘忽而长叹一口气。 “阿黛,”他说,“你可还记得,当年太子被废的时候,朕曾跟你说,你要是嫁不出去,朕就娶你。” 这话,他确实说过。 那时,他跟所有人一样,以为我伤心病倒,是因为当不成太子妃了。他特地跑来安慰我,说他会当皇帝,娶了我之后,最不济也会让我当贵妃。这宫里的宫室,我喜欢哪里就随便住,保证我可以靠着他混吃混喝一辈子。 我苦笑。 “可后来,先帝就带你去征了北戎。”我说,“我和陛下终究差了缘分。” 景璘看着我,少顷,也笑了笑:“是啊。” 我和景璘说了约摸半个时辰,看着天上乌云压顶,似乎又要下大雨,这才分别开去。 才走出御苑,突然,我发现前面的树荫下,有个人影,似乎正朝这里张望。 大约是发现了我,那人影转身走开。 纵然只是闪了一下,我还是认出了那人身上的衣裳,似乎就是玉清观里女冠的打扮。 回到玉清观里,兰音儿抱着碧眼奴迎出来。 “玄真。”她说,“方才,董淑妃宫里的人来了,说董淑妃请玄真过去讲经。” “董淑妃宫里的?”我讶然,“而后呢?” “见玄真不在,就离开了,说下次再请。” 我皱了皱眉。 “董淑妃对道学一向没什么兴趣,好端端的,突然请我去讲经做什么。” “没说。”兰音儿道。 我微微颔首,从她手里接过碧眼奴。 “方才我不在的时候,女冠们都在做什么?” “与往常一样,有的人在殿上念经,有的人在各处洒扫。”兰音儿道,“是了,殿上供奉的荷花没有了。有几位女冠说,御苑里或许有早开的荷花,要去找一些来。” “哦?”我问,“找到了么?” “还未到端午,哪里就能找到。”兰音儿道,“她们就是想偷懒,出去了一会,又回来了。” 我沉吟片刻,道:“都有哪些人,你记下来,告诉我。” “知道了。”兰音儿道。 —— 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自从回到宫里,我就再没有见过太上皇。 不过如景璘所言,他并不是不想见,就不会见到的人。 端午,丽日晴天。据说京城外头的河道里,百姓的龙舟赛办得很是热闹。 宫里有宫里的热闹。 一大早,玉清观就钟磬齐鸣,一众女冠身着礼衣,诵经祈福。 太后、明玉领着一众内命妇,到玉清观里来烧香祈福。 这之后,宫中有端午宴。 除了内命妇们,皇帝和宗室也会来到。 当然,少不得太上皇。 所有人都落座之后,他才姗姗来迟。 入阵曲的乐声,在端午节里多少显得不合时宜。不过它就像一支令箭,让所有人登时停下来,将目光投向殿外。一时间,除了乐工们的入阵曲,殿上没有别的声音。 太上皇玉冠锦袍,如每次出现在这等场合时一样,身上穿戴皆天子之制。 耳边,传来明玉不紧不慢地嗑瓜子的声音。 景璘惯常的面无表情,看也不看一眼。 太上皇入席之时,我感到一道目光在面前掠过。我站在太后身后,眼观鼻鼻观心,似无所见。 内命妇这边,除了太后,也有几位先帝时的太妃共宴。 太后对外一向彰显宽厚之德,对这些太妃们一向不薄。今日来的,也都是从前与她交好的。 皇子皇女们也抱了来。 一个个小儿,打扮得粉雕玉琢,在上首前行礼。太后看着他们,脸上满是慈爱之色,一个个抱在怀里,令人打赏。 “这端午宴,好些年没热闹过了。”一位太妃微笑着对太后道,“托圣上和太后福泽,这两年风调雨顺,社稷稳固,妾等方可过上安心日子。” 这话,显然很得太后喜欢,她露出微笑。 上首的另一边,太上皇正与几位宗老交谈。 说得无非是些许寒暄的言语,但有一件事十分讨厌。他的声音很是沉厚,无论我怎么装作他不存在,却总能听到只言片语传入耳中。 那声音穿透力极强,刮着耳朵里头,教人无法忽视。 兰音儿和一众女冠们端来盛着绦绳的盘子,送到每位宾客面前。我亲自将一根绦绳系到太后的手上,又为她怀中的皇长子系上一只香囊。 而后,我拿起另一只,要为董淑妃怀里的二皇子系上。 “玄真日理万机,这等小事,便不必劳烦玄真了。”董淑妃看着我,似笑非笑,说罢,吩咐身边的宫人将我手中的香囊接过去。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149/15022857.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149/15022857.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