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小说网 > 都市青春 > 西山往事 > 第240章 亲情需要细心呵护

第240章 亲情需要细心呵护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不让我当偶像是吧? 凡人修仙:开局获得三亩灵田 末日重生:开局10亿囤粮 史上最强寒门 他那么欲 两界:别叫我邪魔! 司听瑜陆祈川 高考落榜被群嘲?我手搓核潜艇震惊全世界 都市:狂龙归来 医毒双绝:穿越王妃斗天下

转眼到了农历腊月二十九,明天就是除夕。 早晨的天空,太阳斜斜地出现了一会儿之后,变得阴沉沉起来。 俞敏以为,今天不会有太阳了。哪知道,从中午开始,太阳又冲出乌云,重新高挂天空。将俞敏家阳台,照的透亮透亮,洒满阳光。 于是,俞敏赶紧放下其他的事,来到阳台,坐在悬空高挂的吊篮里,晒太阳。 S市这样的城市,一年三百六十五日,可能有二百六十五日,是见不到阳光的。大多为阴天或者阴雨天气。 这可是好不容易遇到的、难得一见的艳阳天啊! 一定不能错过。得撸起衣袖和裤管,尽量多露出皮肤,好好晒晒。 不远处三楼周时刚家,阳台玻璃窗户内,平时不太拉拢的蓝色窗帘,这会儿都拉上了,显得密不透风。 这个情况,表示家里没人,都走了,举家回东河老婆娘家,过年去了。 小区里显得比平时安静冷清。偶尔听到隔壁邻居在楼下的交谈。 “买这么多年货啊?”一个底气十足但有点生硬的男中音。 “昨天买了这种梨,他们说好吃。今天又去买了几斤。” “去哪过年?” 男中音说:“今年去我哥哥家,母亲在他们家过年。母亲去哪,我们就去哪。” 听到这话,俞敏不由得想起自己的母亲黄翠兰。黄翠兰在世的时候,这时候是最忙的人。 忙着洗被褥,忙着搞卫生。将家里家外,屋顶上的蜘蛛网、天花板上的灰尘、四周下水道的阴沟,都要彻底清扫收拾一遍。 想象中,如果母亲还活着,这会儿,应该已经准备好了明天一早的东西吧。 在老家,大年三十一早,母亲天不亮就起床,烧柴火煮饭炒菜。一定至少有一盘青菜炒小肠,一盘胡萝卜炒肉,一盘干豆腐炒血粑,一盘煎鱼。 所有的菜,不能放辣椒。摆上堂屋的四方桌,要先供奉菩萨和祖先。同时摆八副碗筷,八杯酒,八杯茶。 然后点香烛,烧钱纸,放鞭炮。鞭炮一响,祭祀仪式才算完毕。意味着浓浓的年味到来。 祭祀完毕之后,所有的菜,端进厨房,重新热一热,加上辣椒和其他佐料,全家人才开吃早餐。 以前,年三十的早上,村里家家户户,比赛谁家鞭炮响得最早。 那些睡懒觉的人,听到人家鞭炮响了,不得不赶紧爬起床忙活。 有一次,周军故意开玩笑,凌晨三点起床放鞭炮。放完鞭炮继续睡。 邻居们以为天要亮了,也都赶紧起床忙活。结果都起早了。 现在母亲不在了,没有人在俞敏眼前忙这忙那。“对不起,我是个不孝的女儿。”俞敏在心里对母亲说道。 不知道谁家厨房里,传出砧板砍骨头的砰砰声,还有使劲挥动锅铲的刺耳的摩擦声。 现在的俞敏,很清闲,不用忙活这些。 虽然也准备了一些年货,冰箱里,厨房里,杂物柜里,到处堆满了。 主要为防止亲朋好友来串门准备的。 一个人的日子,随便整点啥,就能凑合一顿。她根本不愿意瞎忙活。怎么省事简单怎么来。 陈伶俐、徐月莹、樊桂花、姨妈黄翠英,都邀请俞敏去他们家过年。易建国也有邀请俞敏去他家过年。 但俞敏一一推辞了。 俞敏准备应周军的邀请,年三十回Z县乡下团年。主要想和周军谈谈,给他家盖个房子的事情。 周军家的房子,一直还住在祖辈留下来的三间瓦屋木板房,已经破旧不堪,不能住了。 周军的跑山鸡养殖场,在周勇家风干跑山辣子鸡销售火爆的带动下,生意也不错。但这几年来,利润都用来扩大养殖规模了。 加上两个孩子都在读书,周军的开销是比较大的。 两个孩子都是学霸。 大的是儿子,在读博士,传媒动漫设计专业,还有一年半毕业;小的是女儿,在读本科,声乐专业,四年制,才读了一个学期。 周军负担比较重。想建新房,暂时还无法考虑。 虽然手头也有五十多万周转资金,但不敢用来修房子。一旦修了房子,手头没有了现金周转,太危险。 现在俞敏有这个经济能力,想帮周军修栋楼房。在农村,三十万,能修一栋三层楼的每层四间卧室的小别墅。再花三十万装修。 俞敏愿意花这六十万,以弥补内心对周军的亏欠。 黄翠英和周勇两个人,过年也清闲不了。黄翠英家的酸辣生姜、酸萝卜、霉豆腐,周勇家的风干跑山辣子鸡,销路一直很好。 俞敏虽然现在不拍旅游视频,只拍些生活日常上传到几个APP上,新粉丝少了。但目前依然还有一千多万的粉丝团,其中不少人下单土特产的顾客,够两家人忙活的。 想到这里,俞敏缩了缩身子,不想让对面楼里说话的几个人看到自己。 俞敏的阳台有三分之二是镂空的大理石栏杆。为了遮挡视线,俞敏买了几盆一人高的发财树盆景,横着拦住了那些空隙。楼下有一排几十米高的树枝树叶,也遮挡了一部分空隙。 这样,楼下过路的人,应该看不见俞敏的阳台,至少是看不清。 俞敏偏头对着水泥栏杆缝隙里,朝对面有声音的地方瞄了几眼,也看不见他们的身影。 但是,小区围墙外的对面,同样是三楼的阳台,是可以平视俞敏家阳台的。 那栋楼是后修的,比俞敏住的这一栋要新一些,也略微高一些。 现在的俞敏,只想一个人安静的呆着,不想谁来打扰。 明天年三十,吃过早餐,才去往Z县乡下周军家,吃团圆饭。 前几天,周军到周勇店里,送年前最后一趟货。当时周军邀请俞敏,坐他的面包车回乡下过年。但俞敏不想那么早去。准备明天搭徐子豪的顺路车回乡下。 徐子豪的父母也住在乡下。徐子豪是个大孝子,每逢过年过节,都会回去看望父母。 然后大年初二,俞敏准备去姨妈黄翠英家拜个年,再回S市。 过了年,得把驾照考了,自己也买个车。出行就方便了。 这次,周红和周英没有回娘家陪周军过除夕。她们俩都说,大年初一过来。 俞敏初二走。这样,姐妹之间,能在春节期间,在周军家里,见上一面。 虽然姐妹之间感情很清淡,也隔得不远,平时也能见着。但俞敏觉得,春节团圆的日子里,应该有个仪式感。还是应该在老家,见见面,聚一下,再走。 俞敏中午十二点到的周军家。 俞敏让周军放下手里所有的活,两人一起商量一下新屋宅基地的问题。 周军却说:“等儿子毕业工作了,再说修房子的事吧。也就一年半时间了。熬一熬算了。你的钱自己攒着,用来养老。” 俞敏坚持自己出全资修。 周军只好说:“那这样,修三层楼的毛坯房,先只装修一层楼,四间卧室,够住了。儿子将来结婚,再装修上面两层楼。算你借给我五十万。将来手头宽裕了还你。” 俞敏回答:“还是一步到位最好。就当我给自己在乡下修一栋养老的小别墅好了。三层楼,你和嫂子、侄女住一层,侄子结婚住一层,我自己住一层。想来住的时候,住一阵子。不想来住的时候,就住城里。将来我百年归世了,房子无偿赠给你和嫂子。” 俞敏说完,就见周军脸色黑了下去,不高兴了。 周军是个特别要面子的人,也是个骨子里特别硬气的男人。俞敏这么喧宾夺主地唱主角,将他周军作为一家之长的脸面,置于何地?村里人会怎么议论? 周军不想受人施舍,哪怕是自己的妹妹。 俞敏连忙改口说:“好,好,好。依你一半,依我一半。算我借给你五十万,剩下的你自己想办法。反正先把房子修起来再说。过了正月十五,就动工。争取明年春节搬新房,怎么样?” 周军同意了。 两人又去到村支书家里,商量宅基地的问题。 俞敏母亲黄翠兰以前的宅基地,已经被村里收回了,一直维持原样未动过。 村委会同意,用黄翠兰的宅基地置换。将来搬了新房,将周军现在的宅基地返还给村上。 施工队和设计图纸的事情,不用俞敏管。 村里、乡里,现在普遍推倒旧板房,新建钢筋水泥楼房。 周军说,就依乡随俗,聘请给周勇母亲家修房的那个施工队。包工不包料。 不用什么设计图纸,也不用签什么合同,一切从简。乡里其他人修房子,都是这样办的。 这个施工队,已经在乡里建了几十栋同样结构的楼房。经验丰富,不会出什么问题。 终于为周军办了一件实事。俞敏很开心。这个年也过得特别开心。 大年初一那天,周红周英两家人来给周军拜年。 在俞敏推荐下,周英两口子,答应不再去遥远的H市打工。在姐姐周红和姐夫申红卫的卤菜店里入股,在S市再开个分店。 这样,既有技术合作,又相对独立核算。 反正卤菜店急需扩大规模,满足市场需求。肥水不流外人田嘛。一举两得的好事。 姐妹俩一拍即合,何乐不为? 虽然周红周英与俞敏之间,姐妹关系比较淡漠疏远。但俞敏不能以同样的淡漠疏远来回敬。俞敏一如既往地关心她们俩。 人心都是肉长的。你对人家好,人家才会对你好。你对人家好一分,人家会对你好十分。 小时候,因为俞敏一家三口人的加入,使周家姐弟也受尽了委屈,得不到父爱和母爱。 她们俩对俞敏的淡漠疏远,也是可以理解的。 凡事只有先付出,才会有回报。只有先改变自己,才会改变他人。 就比如,俞敏将周红和申红卫的卤菜店,加进自己的网店铺子,帮忙分享宣传,订单成倍增加。现在要扩大规模,俞敏也是有功劳的。 周红对俞敏的态度,在发生着变化,比以前亲近了很多。将俞敏奉为上宾,很是尊敬。 所以,亲情也是需要细心呵护的。不求回报的真心付出,就是维护亲情的最好纽带。 几年了,一家人难得地围坐在一起过大年。 俞敏沉浸在浓浓的亲情氛围里。心里怀念死去的母亲、父亲和弟弟。一边给逝去的亲人烧纸钱,一边心里祷告,我现在的日子过好了,你们不要担心。希望你们在那边也过得好,不缺钱花。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217/15104075.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217/15104075.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