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章 成立汇通票号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拯救班花:开局将她拿下 一世冰神 大乾:开局朝廷发老婆啦 菜鸟归来,末世也飞翔左灵裴楠生 规则怪谈:我欺诈了整个失落之地 同林鸟,各自飞 穿越到大业皇朝 废物养子,竟是绝世强龙 云隐中的漩涡 星际异能小绿光

既然要用吝啬的岳丈,夯筑加速银子流通的基础,那就要死捏着一个把柄才行。 大明所存顽瘴痼疾众多,想一一都给他解决了,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但很多事情朱由检要想在前面。 票号这类产业,是民间自发组成的,为汇通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然在小农经济下,却没有金融这个概念。 朱由检想通过自己的方式,一步步搭建完备的金融体系,为推动币制改革,加快地方发展,组建银行体系,引导对外贸易等,做着相应的前期准备。 其实票号这个概念,最早能追朔到唐朝,到了宋朝得到一定完善。 可是这跟鞑清末年的票号业,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 大明所推出的宝钞,就是参考宋朝流通的交子,只是在明初推行的宝钞。 随着时间的推移,贬值的速度惊人,最后跟擦屁股没什么两样…… 不懂金融内在逻辑,没有挂钩的贵金属货币,全凭心意的滥印滥发。 那跟拿一堆纸,抢夺民间财富,没啥区别。 朱由检想要做的事情,是明确金本位,铸造金银铜币。 单单是这一项,若是能够做好的话,就能让国朝赚取不少钱财。 可偏偏大明又是贵金属贵乏地,大明奉行的主流思想,还是财不外露,想谋划成这一步,需要朱由检做的有很多。 提高生产力,逐步恢复朝廷公信力,积极对外展开贸易,攥着较为充沛的金银储配…… 不管是哪一项,都不是好做的事情。 所以退而求其次,想谋定票号业,才是重中之重。 “陛下……” 被吓傻的周奎,算是彻底失去了主见,跪在地上,不知该说些什么,这次他觉得自己是真的大难临头了。 难道他要成为大明唯一被绞刑的国丈了?! “起来!堂堂当朝国丈,跪在地上成何体统。” 朱由检皱眉道,“念在皇后的份上,这次朕来解决此事,但死罪可免活罪难逃,这件事情,朕记在心里了。 若是胆敢再犯,那数罪并罚,就算是朕,想为了皇后,也保不住国丈了。” “谢陛下开恩!谢陛下开恩!” 见自己不用死了,不用被钉在耻辱柱上,激动的周奎,连连说道,“老臣保证,以后绝不会再犯了。” “既如此,那国丈就戴罪立功吧。” 朱由检讲明用意,开门见山道,“朕打算创设票号,为我大明百姓,多谋取一些利益。 这件事情朕觉得国丈最合适,此事就交由国丈来办。 就叫汇通票号吧,具体该做些什么,不该做些什么,等国丈随朕回宫,朕再详细的讲给国丈。” “老臣愿戴罪立功!” 一听不是向自己索要银子,周奎哪里会犹豫? 毕竟捅了这么大篓子,要是不干些事情,被皇帝女婿记在心里。 万一那天心情不好,再重提此事的话,那他岂不是又难逃一死了? “国丈先别答应这般痛快。” 瞧着态度积极的周奎,朱由检言道,“丑话先说在前面,若是汇通票号做不好,或国丈敢靠着票号贪银子,造成严重的舆情。” “那你这个脑袋,怕是保不住了!” 周奎顿感压力激增。 这皇帝女婿咋回事啊,咋死揪着这点不放了! 可周奎哪里知道,朱由检就是太清楚他的秉性了。 不这样把话说死,那开设的汇通票号,就将成为敛财神器。 一个存储银子,每年给予多少利钱。一个放贷银子,低于市面的高利贷。 再加上异地汇兑等业务的开展,一旦汇通票号的名气打出来,必将会在民间受到极大的追捧。 尤其是对经商的群体来说。 “老臣愿意做。”周奎犹豫再三,还是点头道,“不过陛下……被查扣的盐,能否让崇文门税关……” “想都别想!” 朱由检斥责道,“被抓的那些恶奴,全部处决,国丈要向顺天府衙,缴五万两银子!” 对抠门岳丈的毛病,朱由检绝不会惯,不死死的拿捏着周奎,那他所谋划的事情,就要向后推迟不少。 之所以选择周奎,一个是他够吝啬,那就代表他怕死,了解这一本质,想拿捏住抠门岳丈,对朱由检根本不算什么。 另一个是周奎的身份,当朝国丈,哪怕他不出面,但是靠着风传,都能让汇通票号,以最短的时间,先在北直隶开设起来。 大明官场的那一套,朱由检太清楚了。 又能死死的拿捏着,又有足够的身份背景,就周奎这个抠门岳丈,算是难逃朱由检的五指山了。 只是跟朱由检的状态不同。 周奎此刻的内心,却是在滴血啊。 砸那么多银子,买来八千石私盐,本想着大赚一笔,到时继续来回倒腾,那他手里的银子就越聚越多。 可现在非但一两银子没有赚到,还把这么多本钱给亏进去了。 关键他还要给顺天府衙缴五万两银子,那不等同于在他身上割肉吗? 可一想到孙传庭咄咄逼人之势,还有自家皇帝女婿的态度,周奎算是明白一点。 这次亏得再多,他都逃不过缴纳罪银的命运。 跟来顺天府衙前,那趾高气扬的态度不同,随朱由检一起,离开顺天府衙时,周奎就像是瘟鸡一样,没了任何的活力。 “徐枢辅,在西山要筹建的各类建筑,还要夯筑数条宽道,总造价高达十三万七千余两银子。” 宋应星眉宇间生出忧色,边走边对徐光启说道,“您说这份奏疏,呈递到陛下那边,会同意吗? 邓玉函他们也真是的。 陛下将西山一带的整体规划,点名道姓交由他们负责,这是对他们的信任,然他们却不考虑国朝的情况。 单单是一座武备院,就占地五十余亩,规划筹建建筑群,更是多达七处。 这封奏疏若交户部着办,只怕这么多银子,户部那边,绝对不会轻易划拨吧?若是没有这些银子,那西山筹建一事……” “现在就不用说这些了。” 徐光启眉头微蹙,开口道,“等到了乾清宫那边,若是陛下觉得所花银子太多,我们可向陛下言明,缩减西山建设所需。 武备院对于大明的重要性,你我心中都很清楚。 若是能够早一日落成竣工,那改良火铳、火炮的进程,就能相应提前开始,所以我们要尽力争取。 其实也不怪邓玉函他们,想将事情做的这般尽善尽美。 毕竟唯有将西山的事宜做好,那先前所定的传教一事,筹建京师大学堂一事,开设天文、地理等各类学科,通译欧罗巴各国典籍一事。 还有聚集更多传教士来京一事,陛下才会给予更多的支持,你们懂吗?”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288/15156720.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288/15156720.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