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没有一劳永逸的制度
推荐阅读: 光阴之外 工具人又重生了 分手后,前女友住进我家 惊!花瓶美人她有亿点点御兽能力 被八零糙汉娇宠,末世女配美又飒 二婚嫁豪门大佬,渣前夫失了控 传奇逆袭之路 墨生的探索 剑宰乾坤 霉运女二,胎穿70年代苟住命! 一剑一酒一乾坤
彼时的东暖阁内,陷入到沉寂之下。
一旁候着的王承恩,低着脑地,静静站在原地。
“时下正值国朝艰巨之际,辽东的建虏,山陕的流贼和民乱,山西官场的腐败。
直隶、山东的灾情,再加上一个白莲余孽。”
朱由检剑眉倒张,看着韩爌他们,淡然道,“朕是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举?
还是弑杀的暴君,叫你们一个个这般胁迫朕?
朕是逼着你们,做了什么事情?
还是说朕为应对多变的时局,为保大明江山永固,而特设起几个衙署。
就叫朝中某些大臣,一个个被刺激到了?
他们不知情,你们难道还不知情吗?
朕现在最烦听到的,就是祖制礼法,有明以来,太祖高皇帝,成祖皇帝。
他们老人家,在御极天下时,可曾遇到过朕遇到的难处和境遇?”
韩爌、王洽他们,一个个神情复杂起来,心里生出各异的想法。
对于此次的请辞,并非是他们的本意。
实在是人在江湖飘,哪有…不对…是迫不得已啊。
从特设直隶巡抚时,朝中的一些舆情就不好了。
可紧随其后,短短十数日间,又是赈灾公署,又是理藩院的。
这就算是叫朝中文官自我催眠,那都催眠不过来啊。
当今天子对待时局的拿捏,出招的刁钻,叫很多人都没有办法,找相应的借口来反对,来规谏。
这还玩个屁啊。
“臣…恳请陛下,永废矿税!”
韩爌彼时走上前,不提理藩院,不提赈灾公署,作揖行礼道,“眼下国朝局势混沌,若陛下不允臣之请辞,还请陛下恩准臣之规谏。”
“臣附议!”
“臣附议!”
东暖阁内,所站的这帮阁臣、枢辅,一个个神情复杂。
但最后都纷纷站出,向朱由检作揖行礼。
朱由检双眼微眯,看着韩爌、王洽他们,显然对所提永废矿税一事,是没有想到的。
御极之初,在天启朝外派的大批镇守太监,全都被召回京城,魏阉所行矿税事,也便就此作罢。
征收矿税这件事情吧,具有两面性。
一面能帮着国库增收税源,然所征的矿税大头,都叫镇守太监,包括麾下爪牙走狗给贪了。
一面能接着镇守太监之手,打击各地士绅、商贾等群体。
但离开天子视线的太监,多行仗势欺人,践踏法纪之事,残害地方百姓。
‘这是看出朕乾纲独断,生怕自身的利益受损啊。"
朱由检心里轻笑起来,‘之所以有这样的顾忌和担忧,只怕跟倚重厂卫,崇文门税关事。
天津开海,包括重开榷场,都有关联吧。
只不过近期的朝局变动,就更加刺激到朝中文官群体那根敏感紧张的神经了,所以才会这般啊。"
对所谓矿税事,朱由检太清楚了。
无非就是既得利益群体,不想给大明多缴赋税,所以才死揪着此点不放。
其实在赋税这件事情上,最能体现出皇权和臣权之争,因为在这里面,所牵扯到的利益太多了。
谁敢想象,某地产茶重地,所缴茶税就几十两银子。
谁敢想象,南直隶所辖官田,多数都叫某些利益群体,用各种名义占着好处。
江南的那种官商勾结,风气之严重,快叫大明对江南诸省,实际掌控力都被削减到极为严重的程度。
一边是多灾多难的北方诸省,一边是纸醉金迷的江南诸省。
这两者之间,所形成的鲜明对比,是叫人觉得讽刺和可悲的。
“诸卿家,你们所提的永废矿税,依着朕的理解。
是想规谏朕,不要从内廷谴派镇守太监,到地方为祸百姓?”
朱由检收敛心神,故作不解的看向韩爌他们,说道,“似这样的良言,诸卿家就该多多提出啊。”
韩爌,“……”
周道登,“……”
和他们预想中的不一样,天子似乎并没有发怒,甚至脸上还流露出淡淡的笑意,此举的确超出他们预想。
说实话,若是有可能的话,他们也不想请辞,也不想跟天子顶撞。
但处在这人情世故之下,有些时候并非是他们想怎样,那就能怎样的。
本文网址:https://www.sztlong.com/25288/15156961.html,手机用户请浏览:https://m.sztlong.com/25288/15156961.html享受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温馨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书目,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加入书签方便您下次继续阅读。章节错误?点此报错!